台湾慢生活的韵律起伏于城市的巷弄,仿佛不受外部车水马龙世界的干扰。那份不疾不徐的闲适,不仅沉淀在台北永康街、台中草悟道飘香的独立咖啡店,华山文创园区的独立电影院,以及周边藤蔓缠绕的茶室和窗明几净的独立书店中,更在偶遇某位作家、诗人的悠悠朗读、街坊邻里轻声细语的问候里。而虔诚的信仰和对艺术的包容,则雕饰了“慢”的灵性。于是人们走进庙宇,在氤氲香火中默念祷词。年轻人踏进大稻埕、铁道宿舍,雕刻、绘画、缝纫出或精巧或豪放的文创品。在这里放慢脚步感受那份精致和专注,定会令你难忘。
《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由《走遍中国》编辑部编著。《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是“走遍中国”系列丛书中的一册。《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关键词:旅游指南、江西省。《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由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由北京金吉士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印刷。《走遍中国:江西(第三版)》为2016年4月第3版。
......
江南古典的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精品,以历史悠久、造园精巧、数量丰富著称于世,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我国江南最丰富而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 《江南名园录》收录分布在我国江南地区18个城市和古镇45个江南名园,每脸皮名园均附有数幅至数十幅彩色照片并加以综述赏析点评;以精美的艺术设计向读者展示了江南名园的叠山理水、园林建筑和树木花草的配置、匾额及对联的陈设艺术,在有限的空间,浓缩了自然界的山水风光,创造出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优美景观,融建筑美、自然美、人文美于一体,充分展现我国江南古典园林中『生境』『画境』『意境』三境相融的造园艺术,透示了江南造园艺术的真谛。
庐山是载入世界文化舆自然遗产名录的“文化名山”。庐山别墅则是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公元19世纪下半叶,庐山别墅伴着西风东来应运而生,随后相继兴建并保留至今,形成蔚为大观的别墅建筑群。名人、事件与别墅相连,建筑、历史与文化相映,由此产生了以八处 别墅为代表的众多建筑佳作。 此书是庐山博物馆长期调查与研究的结晶。书中收入庐山牯嶺上的别墅二百零七处,精选彩色图版三百一十八幅,著录研究文章与图版说明七万字,并配有中英文封照的目绿、图题和著述提要。这是一本适合 外读者阔读和收藏的关于庐山别墅历史与风貌的精装图集。
《天津市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编纂,是一部以“地名”为主题的 工具书,是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名普查成效的直观体现。《地名词典》的编纂是对厚重地名文化记忆的梳理,对服务 和社会治理、发扬 文化传统、满足公众服务需求和确保地名普查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地名词典》共采收天津市范围内地名约2000条,5万余字,资料收集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 本词典所收录地名分8个部分: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自然地理实体;交通运输设施;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农业和水利设施;工矿企业;服务业。本次编纂只收录了部分规模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词条信息。
《天津市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编纂,是一部以“地名”为主题的 工具书,是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名普查成效的直观体现。《地名词典》的编纂是对厚重地名文化记忆的梳理,对服务 和社会治理、发扬 文化传统、满足公众服务需求和确保地名普查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地名词典》共采收天津市范围内地名约2000条,5万余字,资料收集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 本词典所收录地名分8个部分: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自然地理实体;交通运输设施;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农业和水利设施;工矿企业;服务业。本次编纂只收录了部分规模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词条信息。
《天津市地名词典》(以下简称《地名词典》)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持编纂,是一部以“地名”为主题的 工具书,是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地名普查成效的直观体现。《地名词典》的编纂是对厚重地名文化记忆的梳理,对服务 和社会治理、发扬 文化传统、满足公众服务需求和确保地名普查成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地名词典》共采收天津市范围内地名约2000条,5万余字,资料收集截止日期为2019年12月31日。 本词典所收录地名分8个部分:政区、居民点、城镇交通;自然地理实体;交通运输设施;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名胜古迹和纪念地;农业和水利设施;工矿企业;服务业。本次编纂只收录了部分规模较大或具有代表性的地理词条信息。
本书是中国地理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学位委员会首批区域地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刘君德教授在改革开放以来对全国三十四个省区市进行过多次考察的基础上,对各省区市相关地理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成果。全书分四卷—— 卷为中国东部北区、第二卷为中国东部中区、第三卷为中国东部南区、第四卷为中国西部地区,将全国三十四个省区市划分为十个地理单元(十章),以各省区市考察的足迹为线索,以区域和城市为重点,对涉及的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生态、政区等重要的地理问题进行探讨。四卷本图文并茂,问题思考配以现场照片加以阐述,内容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者、清史专家华林甫教授等人协助校对。 本书可供地理学、行政学、区域经济学、历史学、旅游学,国土—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及相关
本书将从大运河活态特征衍生出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特点进行系统阐述,充分关注大运河(京津冀段)文化遗产的整体价值,内容包括大运河的缘起与发展沿革、城市的兴起、文化遗产的构成、多维价值的再现、遗产体现的文化与智慧、物质与非物质的共生、遗传的活化保护、遗产文化的创意衍生等内容。用大运河文化遗产群的综合理念保护、传承、衍生文化遗产的价值,呈现全新的运河文化与智慧。本书不但能为研究运河遗产文化的相关读者提供新的研究切口和思路,本书将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文化的普及,有利于大运河京津冀段文化遗产群的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