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游什刹海,享受晨步夜嬉慢生活,逛老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体验老北京里九外七皇城四的生活。故宫角楼的摄影地、季节在什么时候,它到底美在何处?如何欣赏故宫等古代建筑的屋顶及梁柱结构?前门、大栅栏,组成了具有典型老北京市井商业风貌的街区;大型淘货商街,耀眼的王府井、东单和西单;妩媚的夜晚,北京城的另外一种颜色;京剧与茶馆,国粹北京的戏曲与传统脸谱…… 《美丽北京》不仅仅是北京的旅游指南,由久居当地的玩家倾情推荐,是重新体验北京和发现北京新玩法的理想读本,还有大量的旅行地图和旅游热区交通提示,是一本深度讲解北京旅游的自助游口袋图书。
登高望远,是层云激荡;面朝大海,则春暖花开。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福建正是一处既可登高又可望海之地。 福建的山,并不算高,却自有它山水相融的灵秀,不必说武夷山的蜿蜒九曲,就是福州的鼓山,也被誉为“山水知音”。 福建的海,似乎没有北戴河的雄浑苍茫。没有海南的白沙热浪,但它是温馨的,是安静的海山花园。福建的人,也因历史的变迁而带来诸多的文化景观。闽西的客家文化、永定的土楼、闽南的惠安女、闽东的畲族风情、厦门泉州的南洋文化和异域风采,都让人感叹多元文化在福建的奇妙融合。 福建就是这样飘在东南沿海的一片绿叶,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并为它惊喜。
吴胜明先生的新著《瑰丽的地下艺术殿堂——中国溶洞之旅》第二版从溶洞类型,洞内外景观诸方面,抓住洞穴特点,“实实在在”指出各个描述溶洞的性,做到了内容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突出,让读者印象颇深。至于资料翔实,更是难能可贵。例如,不少溶洞,尽管在全国不算太有名,但作者仍然一丝不苟地娓娓道来,从地点、洞名由来、开发时间、代表性景区、特点、文化内涵、游后感,都进行了言简意赅的记载和评述,使读者在旅游时能胸有成竹,少走了许多弯路。
四川古称巴蜀,自蚕丛、鱼凫以来,悠悠文明史至今已有4500余年。四川素有“天府之国”之誉。自李冰率众建成都江堰之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沧海桑田,至今也已逾2200余年。 四川的旅游资源品位高、数量多、类型全、分布广,可谓得天独厚。四川现有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32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69个,其中九寨沟、黄龙寺、峨眉山一乐山大佛、青城山一都江堰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有73个和省级森林公园,50个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有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13处,63所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 四川旅游资源的特点可归纳为四句话:雄奇秀丽的自然山川,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独特有趣的民族风情。雄、奇、险、秀、幽、野、古、绝。 四川自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