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剖析了中国债券市场的最新发展脉络。宏观环境篇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形势、宏观金融形势及国际债券市场的动态,分析了全球利率环境和大宗商品市场走势。市场篇则细致考察了货币市场、债券一级及二级市场的运行状况,探讨了债券衍生品、政府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绿色债券等多个市场的发展情况。此外,该书还讨论了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中国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程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策略,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市场洞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钱币”。 哪枚钱币承担了秦统一六国的使命?哪枚钱币斩断了王莽的改革事业?哪枚钱币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被铸造出来的?哪枚钱币预言了明王朝的失败?哪枚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本书作者以钱币学家和史学家的眼光,挑选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100枚钱币,从器物、制度、思想三大视角,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另类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一部钱币史,可以说是一部朝代 替史、一部古代的政治史、一部另类的经济史。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按照时间顺序,从 早的货币海贝(贝币)开始,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的顺序,一直讲到 早的人民币。 上卷包括了从先秦到唐和五代期间的钱币,讲述了钱币的面世、流通、统一,以及钱币所见证的中外文化交流。在上卷中,你会读到,“朋
本书包括七部分:1.全球对外投资状况及投资风险。记载2015年全球及中国对外投资的相关信息,分析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及所面临的风险。2.中国企业主要投资区域及国家投资风险分析。为服务 一带一路 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同时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相符合,2016版将这些国家按照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中亚及东欧、非洲、南美洲排序,同时将西欧和北美洲投资国家合并为发达国家,共8个区域。在提示各类风险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别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在该国投资的重要的4-6个风险因素重点分析,并辅以案例。后通过专题形式为企业展示该国的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3.中国境外主要投资行业风险分析。根据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存量及流量数据,选择电力、农业、汽车、采矿业、油气、房地产、水泥、纺织、光伏、铁路和工业园区十一个行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钱币”。 哪枚钱币承担了秦统一六国的使命?哪枚钱币斩断了王莽的改革事业?哪枚钱币是为了平定安史之乱而被铸造出来的?哪枚钱币预言了明王朝的失败?哪枚钱币见证了一个被尘封近千年的王朝?……本书作者以钱币学家和史学家的眼光,挑选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100枚钱币,从器物、制度、思想三大视角,梳理中华文明发展脉络,另类解读中国历史与文化。一部钱币史,可以说是一部朝代 替史、一部古代的政治史、一部另类的经济史。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按照时间顺序,从 早的货币海贝(贝币)开始,按照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五代的顺序,一直讲到 早的人民币。 上卷包括了从先秦到唐和五代期间的钱币,讲述了钱币的面世、流通、统一,以及钱币所见证的中外文化交流。在上卷中,你会读到,“朋
《世界投资报告2014》的研究分析颇具价值,能够为如何加快千年发展目标进程的全球讨论提供借鉴,以及2015年之后的深化可持续发展塑造长期愿景。 报告显示出令人鼓舞的趋势:全球FDI流量在2012年下滑之后,2013年增长了9%,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这表明了国际投资的巨大潜力,连同其他金融资源,有助于实现2015年后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 跨国公司创造良好岗位,增加出口,促进人权,维护环境,带动本土企业发展,支付公平税收,转移资本、技术和商务合约进而促进发展。
本书旨在对2021年中国投资行业和市场进行盘点和回顾,对本年度中国投资发展进行预测和展望。全书分为四部分,总报告分析了 双碳 目标下中国金融发展与投资机遇;宏观经济篇对全球与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与展望;投资市场篇对中国资本市场、资管市场、房地产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不良资产市场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并对2022年的发展态势进行展望;ESG投资专题篇对中国ESG投资、绿色金融、新能源、公募基金ESG投资、绿色信托以及租赁行业的投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本书从项目入库情况、信息公示、投融资环境、发展理念等角度总结了2021年中国PPP发展现状,结合 3060 双碳目标、ESG理念的实践等对PPP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分析了PPP项目实现基础设施REITs的路径、碳中和目标下的PPP模式创新等PPP理论研究的进展;提出了PPP付费机制设计和促进REITs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国PPP制度的完善建言献策;探讨了PPP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从融资策略、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创新性的建议;对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合同履约、争议解决等PPP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梳理和探索,分析和提炼了PPP合作新模式,对我国PPP的规范应用起到了促进作用。
本书分为五部分,共19章,主要内容包括:导论:美国仍对来自海外的投资敞开大门;收购与合并的种类:程序和参与者;收购:文件、批准和诉讼风险等。
养老金融是指为了应对老龄化挑战,围绕社会成员的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部分内容。无论是从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还是从国外发展历程来看,发展养老金融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空间。本书从我国养老金融总体发展、行业年度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热点专题以及国际养老金融发展经验等维度,重点对2020~2021年养老金融领域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产品篇、专题篇和借鉴篇、附录六个部分。
本书分为三部分, 总报告 对2020年度中国金融监管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和评论,并对2021年中国金融监管发展态势进行预测; 分报告 具体剖析了2020年度中国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以及外汇领域监管的年度进展,呈现给读者一幅中国金融监管全景路线图; 专题研究 是对当前中国金融监管领域重大问题的深度分析,主要涉及地方金融监管、监管沙盒制度、私募基金托管制度、消费者数据保护、互联网消费金融、金融科技监管等方面。
本书对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书中探讨了债券市场运行的宏观经济背景、宏观金融形势、国际债券与外汇市场、全球利率环境分析、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债券一级市场、债券交易市场及运行、债券衍生品市场、政府债券市场、资产支持债券市场、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绿色债券,以及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债券市场信用风险、国际基准利率改革等诸多前沿实践问题,并对未来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做了展望,提出了若干建议。
金融是水,浇实体经济之树。但唯有做好的金融,才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有助于消除贫困和两极分化,实现好的社会。《好金融好社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5)》是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推出的*一个系统性研究成果,该报告从社会价值与道德价值的高度提炼普惠金融的内涵与外延,将其纳入“好的金融与好的社会”的理念框架。为此,《好金融 好社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5)》明确提出“好的金融”定义,阐述普惠金融就是好金融,助益实现好社会。 《好金融 好社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15)》围绕好金融与好社会的主线,对普惠金融的定义、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做了基础性的讨论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普惠金融发展与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的市场化调整、普惠金融体系中信用风险控制、大数据征信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意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6)》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与资本、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分析、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不同行业退出的绩效表现、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绩效和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经营管理,等等。
本书主要对复杂金融网络与系统性风险进行建模,进而进行仿真或实证分析,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系统性风险进行剖析,挖掘其形成规律和演化特征。全书分为五个部分。 部分是研究基础,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相关研究现状与网络理论基础,以及本书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2部分从单层网络和多层网络视角,对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仿真与实证研究。第3部分分别从信用网络和担保网络视角,研究企业系统性风险。第4部分从单层网络和多层网络视角,主要研究银企系统重要性与系统性风险。第5部分是全书的研究总结与展望。 本书可供从事金融学科领域研究的高校教师、研究生、金融监管人员及各类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从金融分权理论出发,以大量经验数据为基础,分析和归纳地方政府、企业部门、银行部门、居民部门等市场主体的行为规律及其对金融风险的影响,从经典理论遗漏的关键事实角度挖掘转型期经济规律,从金融制度演变路径角度分析金融分权的适度边界及部门职责,进而系统深化金融分权理论、金融风险理论和金融治理理论。本书分析的事实、规律、结论可以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7)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中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及其发展,是按年度编辑出版的出版物。全书从中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与资本、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投资分析、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退出、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绩效、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经营管理、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区域运行状况、外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环境、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情况这几个方面对2016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述。
《价值》 全书共3个部分10个章节,介绍了张磊的个人历程、他所坚持的投资理念和方法以及他对价值投资者自我修养的思考,还介绍了他对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创业组织,以及对人才、教育、科学观的理解。书中包含大量珍贵资料,不仅有首次提出的7大高瓴公式,详细拆解的10多个投资案例,还有11张精致手绘彩插和19张珍贵照片。 《投资中那点事儿》 投资本身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我们是否可以化繁为简、直接追问什么才是投资的本质?有没有一些简单可行的法则和工具能够让我们直接触及投资的本质?《投资中*简单的事》(更新版)为读者呈现的正是符合投资的内核和本质的、与时俱进的普适性规律,这些规律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淡化,相反,自本书*版面世5年来,这些规律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市场的充分验证,更新版不仅在*版的基础上新增了
外国直接投资(FDI)前景仍充满风险与不确定。2011年全球FDl流量超过危机前水平,达1.5万亿美元,2012年这一复苏趋势将稳定在1.6万亿美元左右。尽管现金持有量达历史水平,但跨国公司尚未用所持现金进行持续投资,尤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仍不稳定的情况下。即便如此,全球半数FDl将流入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经济体,表明FDl对国家发展(包括不发达国家在内)具有重要作用。 内容更广泛的发展政策已被提上议程,包容性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将占据核心地位。这一新范式引发了特定的投资政策挑战。国内层面包括整合投资政策与发展战略、纳入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确保投资政策的关联度与有效性。国际层面上,需拓展国际投资协定中发展的内容并管理其复杂性以及平衡东道国与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 在此背景下,《世界投资报告2012)推出UNCTAD可持续投资政策框架
2002-2012年是中国经济开放、腾飞的十年,也是金融研究所从成立到逐步发展壮大的十年。在所庆十年之际,我们整理收录了金融所在职研究人员、博士生和博士后的部分公开发表论文。其意,一则是基于 留此存照 的想法,希望记录一下金融所十年来的学术轨迹;二则也是想借此回顾一下十年来中国经济辉煌但不平坦的历程。 2002年 这十年的头一年,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球化红利还未及体现,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消除,因此,当时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依旧是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的 通货紧缩 。如何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来摆脱这样的局面,自然成了彼时讨论的焦点。本文集收录的*篇文章 金融研究所前任所长、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于2001年初成稿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理论与实践》即是着眼于此。其核心观点是:在外汇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