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世纪著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到18世纪的金融家约翰 劳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股市泡沫,再到1907年的金融恐慌诞生了美国中央银行,以及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中,罗斯福总统怎样运用智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保证了美国以后几十年的经济稳定。本书以时间为轴,精确地向读者描绘了历次金融危机的概况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经济动荡,何去何从?让历史告诉我们方向!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分析了世界金融体系发展史,再现了金融世界的跌宕起伏。深入解读金融危机的来龙去脉以及对策,为读者拨开金融迷雾,帮助大众更好地面对新挑战和新风险。
《金融市场情绪演化机制与量化投资》作者方勇 、孔祥星自2003年开始一直从事行为金融理论与量化 投资策略研究,经历了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和 2015年6月发生的中国股灾。2008年由美国次级债引 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经8年,但世界经济的复苏 仍然乏力。基于我们的持续研究,我们认为,投资者 的情绪和行为是诱发金融危机和金融市场波动的重要 因素,应该引起政府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正如中国 社会科学院李扬教授一语见的, 债务自身并不是魔 鬼,它只是一种工具和手段。如果真要追究,魔鬼存 在我们心中,是我们这些心怀魔鬼的人,使得债务成 为破坏经济健康运行的魔鬼。
本书共分6个项目,清晰地介绍了国民经济指标、货币市场指标、资本市场指标、外汇市场指标、保险市场指标和房地产市场指标的内涵。书中讲解贴近实际,深入浅出,图文并茂,案例实用,易教易学。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经济金融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界人士了解金融方面知识的读物。
根据国家资源库项目及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主编及参与编写老师积累了一定的在金融基础知识上的教学改革经验,并在校内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该版修订的金融基础知识教材应在实用性、适用性方面有所突破。在内容编排上,贯彻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想,将 活动 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技能。实践活动除常规意义上的实验、实训环节外,还设计有参观、调研、网络搜索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协作、思考能力。
本书详细介绍了备兑认购期权的机制、策略和收益,并具体分析了各种策略的执行过程,给出了执行备兑认购策略时需要的一些工具。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学会备兑认购中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并使其成为一种自我管理的投资策略。
本书是与南开大学金融学系本科生与硕士生课程 金融工程学 配套的实验教材,也是南开金融十几本实验课程教材体系中的一本。本书涉及权证定价、远期与期货定价、互抵押贷款定价、ARM定价等内容。
《金融市场学(第2版)》注重了前沿性与适用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全面性与简洁性的有机结合,并精心编写和设计了启示性的阅读资料和实证性的讨论题目,在更好地提示读者消化“是什么”的同时,较深入地思考“为什么”,以引导读者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金融市场的相关问题,达到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金融市场学(第2版)》由王千红主编。
林建忠编的这本《金融信息分析》介绍了金融信息分析中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金融时间序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统计特征、平稳金融时间序列模型、条件异方差模型、风险值及分位数估计、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及其在股市涨跌研判中的应用、生存数据与变量类型、生存分析的基本函数和参数模型、估计基本特征函数的非参数方法、比较生存函数的非参数方法和比例危险率模型。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生、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以及金融界高级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证券业从业人员一般从业资格考试(入门资格考试)用书,主要适用于即将进入证券业从业的人员。它紧扣新版证券考试大纲,精心编写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并设计了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的真题以及解析,便于考生复习使用。
《宾退录》十卷,宋代赵与峕所撰考史笔记。此书成于嘉定十七年(1224),汇集作者平日见闻及与宾客所谈论的内容,宾退后笔录成编,故有是名。赵与峕,南宋末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官丽水丞。其熟悉两宋典章制度和轶事,记述翔实可信。《四库提要》称《宾退录》“至于考证经史,辨析典故,则精核者十之六七。可为《梦溪笔谈》及《容斋随笔》之续”。 本书底本为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本,参校南宋临安亲睦坊南陈宅经籍铺本,并参考其他各版本。书后附何焯批语、各家序跋等资料。本书校勘质量较优,可属目前好的整理本之一。
本报告由上海科技金融研究院组织编写,上海市科创中心与杨浦区金融办支持协助编写。本报告重点描述分析近两年来上海科技金融发展的重大背景、重大变革、重要创新、重要产品与重要事件。通过各方面的描述分析,力图跟踪、梳理、探索上海科技金融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成果及其背后所反映的上海科技金融发展动力、发展需求与发展趋势。
我国消费金融正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为了解和把握我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其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开展对国内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状况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在花旗基金会的资助和支持下,于200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对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10)》是2010年完成的第二次调研成果,样本涉及24个城市的5273个家庭。《中国消费金融调研报告(2010)》作者廖理希望通过持续的调查和系统的研究,努力建设中国消费金融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的基础数据平台,为中国消费金融的健康发展和消费金融学术研究的繁荣做出贡献。
《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内容比较全面,涵盖了美国次贷危机前著名的五大投行,即人们耳熟能详的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每个投行的发展史单独成章,便于读者了解美国五大投行的系统历史,脉络清楚。《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是根据投行历史发展中的具体事件进行评论和分析,这就使得《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不是简单的"讲故事",而是有分析、有总结,给读者以启迪。书中分析了美国投行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并且总结了美国投行在中国发展的历史事实,这有助于读者了解投行业在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根据美国五大投行的发展历程,提供了这些投行历史上重要人物的图片,使得《金融之巅:美国投行兴衰史》对于投行的历史人物的描述更加完整。介绍五大投行历史的各章末
微型金融在农村反贫困中扮演重要角色。本书以宁夏掌政镇为例,探讨了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掌政镇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模式变迁,对其金融生态环境和农村金融供求状况作了全面分析。本书运用田野调查获得的手数据资料,详尽剖析了掌政农村资金物流调剂中心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对其经营定位、业务结构、运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作了深入解析,对其在信用甄别、风险管理、内部治理、企业文化构建、人力资本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模式作了系统梳理,并对其履行社会责任和金融反贫困绩效作了客观评估。本书针对我国农村微型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模式,提出了“农村社区银行”的新制度框架设想,以期引起学术界和决策部门更为深入的讨论,共同为微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和金融反贫困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本书的全部内容分为14章。第1-3章主要介绍货币、信用及其相关范畴的基本内容,对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定义及多层次货币和货币制度,以及信用、融资、金融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作了详尽的阐述。第4-9章着重介绍和探讨了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资产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第4-7章,主要探讨金融机构体系(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要类型、基本特性、运作方式以及发展趋势;第8章主要介绍和分析金融市场及其种类和特点;第9章讨论了利率与金融资产价格问题。第10-14章分别对货币政策、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与非均衡、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宏观金融问题作了分析和研究。本书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金融学基础》在三版的基础上,根据当前的形势及金融政策变化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修改及更新。全书共分十章,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利息、金融体系、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问题、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核心理论、金融监管等内容。
这本新书里阐述了为什么用价值投资选股策略会一直保持有效,作者分享了他历经多个经济周期的价值投资经验,以及风险分析、全球化思维、主动投资、被动投资等。布兰德斯非常注重细节,相信通过审慎小心的财务分析,可以找出当前股价较低而内在价值较高的公司。
当前,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金融已成为金融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领域。2017年11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互联网金融分院举办了*届中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高峰论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弗里?恩格尔教授作了主旨演讲,来自国内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领域的政商学各界相关人士和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新金融研究等话题进行了讨论。本研究报告作为论坛的成果之一,将于2018年10月底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互联网金融与新金融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理解金融科技:基于文献的探究;理解智能金融:基于文献的探索;大数据与第三方征信:基于 5C 模型和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区块链票据的研究;P2P网贷能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股权众筹项
本着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线所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以相关课程标准为依据,本书在第三版的基础上对各章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拓展、案例分析、课后习题等作了必要的更新,以期更好地反映我国金融改革和实践的*情况,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本教材结合我国近年来财政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主要介绍了财政、金融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政策应用。全书共9章,分3个部分。第l部分(财政部分)共4章,主要介绍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家预算;第2部分(金融部分)共4章,主要介绍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货币供求与均衡;第3部分(总述)共l章,主要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本教材可供高等职业院校财政、税收、会计、金融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财政金融业务培训使用,同时还可供对财政金融问题感兴趣的一般读者阅读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