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货币金字塔:从黄金、美元到比特币和央行数字货币
    •   ( 579 条评论 )
    • 尼克·巴蒂亚(Nik Bhatia) /2021-08-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世界变化越剧烈,越需要稳定的坐标系。在这个黄金、纸币、数字货币、加密资产并存的世界里,能够有预见性地驾驭货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作者尼克?巴蒂亚用 分层 的框架和历史上发生的真实事件,追踪货币体系的演变,解释人类为什么用信用货币体系代替金属货币,揭示不同层级货币隐藏的秘密,条分缕析地将迷人而复杂的货币历史呈现给读者。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今世界金融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未来走向,清楚自己的资产位于货币的哪一层,从而在各层货币之间游刃有余地配置资产。

    • ¥46.9 ¥69 折扣:6.8折
    • 货币风暴
    •   ( 236 条评论 )
    • 冉学东 魏多兰乌日塔 著 /2017-04-30/ 中央编译出版社
    • 本书围绕人民币汇率等热点问题,探索了一系列央行货币政策,解读了汇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系统阐述了人民币近十年的汇率问题与升值歧途,分析和评论了资金流出、人民币高估与贬值的原因,展示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管制、人民币国际化、外部资产管理等一系列中国金融一体化问题和艰难的探索历程,对人民币在未来数年的走势及前景进行了一个全景性的分析与预测。

    • ¥32.6 ¥48 折扣:6.8折
    • 资本账户开放(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历时近两年的辩论,全方位呈现资本账户开放过程实录,周小川、林毅夫、盛松成亲情推荐)
    •   ( 335 条评论 )
    • 陈元钱颖一 主编 /2014-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本书的开头,就“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前景和路径”做出了深入剖析和探讨,从1993年首次提出“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到1996年宣布“实现经常项目可兑换”,再到如今“资本项目可兑换”的推进;从亚洲金融风暴,到国际金融危机,再到现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他从时间维度、可行性角度等多方面,阐述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与其他政策改革的配合关系、中期目标与疑难杂症等问题,为全书的讨论作出了铺垫。 本书上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是否成熟?资本账户开放之前应完成国内金融改革,还是可以协调推进?下篇聚焦资本账户开放的第二波争论,集中于讨论两个问题:资本账户开放是否应该“加快”?是否应设定路线图与时间表? 此书适合金融界人士阅读,以

    • ¥40.1 ¥59 折扣:6.8折
    • 银行业中的信用风险
    •   ( 39 条评论 )
    • (德)冈拉克 著 /2014-09-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信用风险被大量应用于投资组合信用风险违约模型中,借助精算数学形成的一种方法论。冈拉克所著的《银行业中的信用风险》全面讲述了信用风险模型的现状和*进展,被广泛地应用于银行业中。 本书的目标读者是金融数学、银行业和金融业的研究生和相关的科研人员,书中不仅介绍了模型本身,也阐述了它在描述、处理和定价信用风险中的能力。这将是相关行业不可或缺的工具。

    • ¥46.9 ¥69 折扣:6.8折
    • 货币数量、利率调控与政策转型 伍戈,李斌 著
    •   ( 79 条评论 )
    • 伍戈,李斌 著 /2016-01-01/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本书构建了一个从Poole到Woodford的理解价格型调控的基本框架,并对货币数量和利率传导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对量价调控和政策转型的现实策略进行了研究。在当前日益开放的宏观经济格局下,本书还试图在开放经济视角下分析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问题,研究三元悖论还是二元悖论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等新的前沿课题。

    • ¥47 ¥69 折扣:6.8折
    •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研究
    •   ( 31 条评论 )
    • 刘斌 赵达 /2020-12-01/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的研究,首先立论于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的成长历程、现状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其次,归纳和分析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现有和预期入驻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明晰主要风险的识别、分析、应对方法和策略;*后,深入探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治理架构、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和审计体系等具体内容,同含其他涉及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外延性研究。总之,本选题着力于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实际,总结和升华自由贸易港(区) 金融机构在全面风险管理建设中所积累经验,积极探索并试图防范中国(海南) 自由贸易港金融机构在未来全面开放和全面风险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 ¥38.1 ¥56 折扣:6.8折
    • 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研究——基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视角
    •   ( 34 条评论 )
    • 李云峰 著 /2016-09-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李云峰*的《中国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研究--基于中央银行沟通的视角》旨在探讨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工具 中央银行沟通在我国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的效应,以此促进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预期管理中的效果。具体内容体现在:理论方面,利用感知运转模型研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行为能够加速经济主体的学习过程,减少经济主体的预测误差与行为偏差,稳定预期。实证方面,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在管理金融市场预期及通货膨胀预期中的效果,发现中央银行沟通信息能够影响利率并且有助于利率预测、引导汇率朝着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与熨平汇率波动、使股票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向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并探讨了中央银行沟通预期管理的微观基础。 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沟通策略现状和制度环境,结合国外成功的中央银行沟通实践,提出了适合我

    • ¥32.6 ¥48 折扣:6.8折
    • 无形资产评估
    •   ( 288 条评论 )
    • 姜楠 主编 /2015-04-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为切实提高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财政部组织相关学者和行业专家,编写了资产评估专业教材是资产评估行业管理者、执业者、理论研究者等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并结合国家资产评估政策和*案例,不断修订完善形成的。财政部部长助理刘红薇女士对本套教材给予了肯定。

    • ¥32.9 ¥48 折扣:6.9折
    •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五版)
    •   ( 697 条评论 )
    • 彭建刚 /2019-04-01/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本教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 商业银行管理学的配套教材,以现代金融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对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配备有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可供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供商业银行员工业务培训及自学使用。 本教材力求体现以下特色:一是强调基础性,在介绍分析商业银行业务及其管理诸多变化的同时,注重阐述商业银行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二是突出实用性,以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为出发点,精选并剖析了商业银行管理实践中的经典案例,读者可扫描二维码直接链接至视频讲解、知识链接等多个内容;三是反映前瞻性,第五版教材更新了部分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增加了普惠金融、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和《巴塞尔协议III》*终方案等反映国内外金融业新发展的内容。

    • ¥35.2 ¥53 折扣:6.6折
    • 探求与超越:一个资深银行行长的理论思考
    •   ( 7 条评论 )
    • 谭曙光 著 /2014-0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探求与超越(一个资深银行行长的理论思考)》 是谭曙光行长工作40多年,特 别是在金融银行业历练了近30年后的心得 之作。《探求与超越(一个资深银行行长的理论思考) 》收录了作者各个工作阶段所写 50篇论文,其中金融类19篇、管理类14 篇、法律类12篇、科技类4篇、职场类1 篇。在50篇论文中,有23篇已在有关刊物 发表,27篇属首次公开。其中,12篇论文 的内容,作者已做成教学课件,先后为交 通银行系统内外相关单位干部员工以及高 校师生讲座培训达100余场。

    • ¥40.8 ¥60 折扣:6.8折
    • 中国货币市场研究Ⅱ: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
    •   ( 35 条评论 )
    • 王曦 著 /2016-01-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王曦、叶茂、郭家新*的《中国货币市场研究( Ⅱ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首次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货 币供给变化的历史进行梳理,全面解析了不同历史阶 段货币供给的机制,勾勒出间接调控下通货膨胀的根 源和传导机制的全景图,结合对金融危机的分析,提 出潜在通胀的估算方法,解决了关于货币政策调控通 胀的工具选择等重要问题。

    • ¥46.2 ¥68 折扣:6.8折
    • 银行风险分析(第三版)
    •   ( 144 条评论 )
    • (美)格罗,(美)布拉塔诺维克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组织 译 /2011-10-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本书对银行金融风险的评估、分析和管理等议题进行了全面概述。本书着重强调了各种风险管理原则,并强调公司治理流程中的关键参与方应负责管理金融风险的不同层面。 第三版的目标仍与版(本书)的目标保持一致。新版本增加了有关资金管理的章节。在有关资本充足率,透明度和银行监管的章节中,包括了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取得的进展情况。 本书适用于对银行财务数据感兴趣的众多读者。目标爱众主要包括负责银行分析的人以及指导其开展银行分析的高级管理层或机构。鉴于本书旨在全面概述有关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的内容。因而不适用于那些仅针对某一具体风险管理领域开展研究的技术专家。

    • ¥38.1 ¥56 折扣:6.8折
    • 商业银行学(第三版)(卓越·21世纪金融学教材新系)
    •   ( 397 条评论 )
    • 戴小平 /2018-08-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以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管理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我国商业银行法、公司法、贷款新规以及巴塞尔协议等法律法规和国际准则为依据,在深入剖析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力求建立一套科学而规范的商业银行业务运作系统、管理技术和方法。全书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部分是商业银行营运架构和环境,主要介绍银行的基本原理、竞争与并购、改革与创新和银行文化;第二部分是商业银行业务运作,主要介绍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国际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第三部分是商业银行管理技术与管理策略,主要介绍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和绩效管理。本书的主要特点:一是强调金融与法的结合;二是立足于我国银行的改革与创新;三是运用大信息量使理论与实际联系更为紧密。本书既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 ¥37.7 ¥55 折扣:6.9折
    •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与风险控制:释解《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   ( 897 条评论 )
    • 付正辉 著 /2005-05-01/ 经济日报出版社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新资本协议实施将对国际银行监管和银行的经营方式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以三大支柱:资本充足率、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为主要特点的新资本协议草案稿。经过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和三次修改,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终定稿。 新资本协议继承了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路,发展地提出了衡量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内部评级体系等将风险与资本进一步紧密、科学地结合起来。 新资本协议在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主要针对信用风险的基础上,将风险扩大到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力求使银行资本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银行面对的各项主要风险,形成了由单纯信

    • ¥40.1 ¥59 折扣:6.8折
    • 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
    •   ( 163 条评论 )
    • 邓海清林虎 著 /2013-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当前中国正值转型时期,债务问题和利率市场化推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前中国也面临着大量的债务问题,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仍然占用金融资源阻碍经济出清,地方政府对于融资成本不敏感导致债务迅速攀升,经济下行周期企业盈利下滑尚未完全反应为银行的不良资产,房地产周期启动加上金融自由化进程引发居民部门负债隐忧,能否顺利的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中国未来数十年的发展路径以及资本市场的命运,这也是我们在推出债务问题研究的初衷。

    • ¥39.4 ¥58 折扣:6.8折
    •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比较与分析
    •   ( 28 条评论 )
    • 胡奕明 等著 /2014-12-01/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作者在2001年,基于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对银行业进行了次调查,完成了题为“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的博士后报告。时隔十二年,作者在2013年,基于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对银行业进行了第二次调查。两次调查结果、分析及结论即为本书的主要内容。

    • ¥31.3 ¥46 折扣:6.8折
    • 金融蓝皮书: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4)
    •   ( 26 条评论 )
    • 王松奇 主编 /2015-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报告(2014)》以中国各商业银行的表现为依据,包括财务方面以及核心竞争力方面的表现,利用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银行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做出了评估,点评了不同商业银行的亮点和特点,提出了当前中国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 ¥46.9 ¥69 折扣:6.8折
    • 中国“迷失的货币”
    •   ( 31 条评论 )
    • 何海峰 著 /2011-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典型现象一一“迷失的货币“.即广义货币供给增长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增长率之和。本书首先回顾了”货币迷失”的发生背景并进行了国际对比.比较系统地分析了货币经济学主流理论的缺陷.考察了非主流观点的解释力。本书发现,中国“货币迷失”产生的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它与中国货币经济表现出的货币内生性、利率外生性,银行信贷(资金可得性)融资主导模式等特征密切相关。本书借助一个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框架对这些特征进行了说明。此外.本书发现.加入中国实践的制度变量后.“迷失的货币”可以在总量货币需求函数中得到解释。后.本书指出了”货币迷失”的现实政策意义。

    • ¥37.4 ¥55 折扣:6.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