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构建 A股并购实践的五级金字塔全景模型 和对中国上市公司代表性并购案例的全景式分析来展现A股八大形态并购1993~2018年二十五年间风云激荡的实践历程。 本书力图构建中国上市公司二十五年并购实践的整体框架,但A股并购案例璨若星河,如果仅仅通过数十个案例就试图展现A股并购全貌,那么必定无功而返。因此,本书抛弃了传统教科书上的理论分类,而借鉴分类学的纲目分类体系,形成一种全新的实践分类,以纲挈目,前述任务化繁为简。在完整回顾A股并购的二十五年实践历程后,本书总结构建出 五级金字塔全景模型 , 八大形态为纲,二十四模式为目 ,纲举目张,A股并购全貌豁然开朗。 并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案例成为本书的主要载体,本书就八大并购形态遴选出数十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全景式介绍分析。A股历史上著名
企业并购在近年来无论在交易规模上、模式创新还是在战略理念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企业并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并购效果不明显、并购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超竞争环境下并购呈现出不确定性、动态性、高价值、连续性、频度快、合作多但同时竞争激烈等特点,同时由于并购收益的不确定性,并购成本的不可逆性,并购时机的灵活性,这使得并购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的风险。在超竞争环境下,并购定价与时机选择是决定并购成败的*重要的两个问题,我们基于实物期权和期权博弈理论,利用随机微分方程、*化、博弈论等数理工具,从跨国并购、并购困境企业、连续并购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这两问题,为相关学者及企业管理者提供参考。
企业并购由来已久,从1895年至今,世界共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浪潮。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中国加入WTO以及国企改革的深入,我国也面临着产业整合、企业重组、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等一系列变革活动。 我国政府已大幅度放宽了对企业并购的限制,国内也掀起了并购热潮。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但纵观我国企业的并购史,真正成功的并购还不到10%。 企业并购涉及环节多,影响因素多,监管制度细,关联相关利益方多,因此,企业并购充满了挑战,要求具备的专业知识多,其中,并购方案设计的优劣是影响并购成败的关键。 《戏说并购:八阶课程讲透并购要点》结构设计精巧,内容由浅入深,通过大量的形象比喻和通俗表达将并购要点设计为八级台阶,读者可以一步步拾阶而上,逐级走近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达到
本书全面回顾企业兼并的历史,系统介绍公司理论与公司价值决定理论,深入研究兼并、分立、重组、控制的形式及其理论,严密阐述其法律环境、政策环境与管理环境,详细论述财务分析的框架和企业估值的各种方法。既有深刻的理论推论,又有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不仅牢牢把握国际学术前沿,而且密切联系中国实际,详细剖析国内外资本运作的法律和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前沿理论和国际惯例阐述中国资本运作的实践和规定。同时,资本市场的新变化和法律法规的新要求。此外,本书还广泛运用发生在中国市场的新案例、新事实,以反映中国资本运作的*动向。 本书适合金融管理专业师生作为参考用书。
《合并财务报表 编制难点与全程实战》从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讲起,逐步深入地讲解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流程,在讲解过程中运用了丰富的实例,辅以通俗易懂的解析,让读者在系统地学习合并财务报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切实提高实战能力。 《合并财务报表 编制难点与全程实战》分为10章,涵盖了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的合并处理、内部商品交易的合并处理、内部长期资产交易的合并处理、内部债权债务的合并处理及合并现金流量表的编制、特殊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商誉及其减值测试等六大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中的重难点问题,结构清晰,层层深入。 《合并财务报表 编制难点与全程实战》内容通俗易懂,案例丰富,实用性强,特别适合合并财务报表的入门读者和进阶读者阅读,也适合-作为会计职称考生、注册会计
主并企业竞争的横向并购价值和并购时机研究 ,段世霞,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段世霞 原价 ¥46.00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5-01
企业并购在近年来无论在交易规模上、模式创新还是在战略理念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企业并购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并购效果不明显、并购成功率不高等问题。超竞争环境下并购呈现出不确定性、动态性、高
《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第2版)》根据经济全球化为研究背景,强调将开放条件下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规律与我国特定的国情相结合,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为研究中心,沿着“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存在问题——原因剖析——政策建议”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全书。
《可转债实战投资技巧》共10章。章:讲解可转债的基础知识,如可转债的定义、特点、优势、获利方式、发展历史等,然后讲解可转债的行情分析软件,讲解可转债投资应注意的事项。第2章~第5章:讲解可转债的债券要素和特有要素、可转债价值的评估、可转债的打新和配售、可转债的交易规则和分时图走势。第6章~第9章:讲解可转债的实战技巧,即单根K线实战技巧、K线组合实战技巧、K线形态实战技巧、套利实战技巧。0章:讲解可转债基金的投资策略。
本书采取案例解析、法律法规、审核要点及拟IPO企业应关注的重点体例,有利于中小企业有的放矢。第二,新案例、新法规及审核精神将进一步增强中小企业通向资本市场的实效性。本书采用2017年发审委审核之IPO全年案例,并结合2017年11月新一期证监会发行部门窗口指导精神,可以有效把握当前严格上市审核之脉络。第三,简明扼要进一步增强对中小企业通向资本市场的指导性。
融资租赁业是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在中国却一路坎坷,直到2005年以后,中国融资租赁业才再度复兴,并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业务总量从2006年的8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0年的7000亿元。2011年,在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保持32.9%的增长速度,业务总量达到9300亿元。在一些城市和地区,融资租赁正在成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资金供应渠道。为记录和见证中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历程,2007年起,由中国租赁联盟组成《中国租赁蓝皮书》编辑部,每年编写一部《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报告》,供联盟成员和有关管理部门内部参考,受到广泛重视和肯定。杨海田所著的《中国融资租赁业年鉴(2012年卷)》从更广泛的角度为业内同仁和关注、研究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各界提供参考。
基于中国水土、源于生动实践,关于大型基础设施“BOT+EPC”创新模式的经济学总结。BOT是一种投融资模式,而EPC则是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当BOT投资者在建设(B)环节引入EPC,便形成了“BOT+EPC”这种复合模式。在大型基础设施BOT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EPC,是一个“整合资源、平衡利益和解决矛盾”的过程,其实质就是一个“组织”问题。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系首批采用“BOT+EPC”模式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之一。《BOT+EPC:组织逻辑与行动框架》以重庆沿江高速公路主城至涪陵段项目为标本,以科斯理论及交易成本的经济学思维,对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的组织逻辑、行动框架和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总结。应该说,这些研究是基于中国的水土而展开的,属于一种有效解决了“南桔北枳”问题的活的学问,与中国的实践是十分契合的,因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