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创新:基于TRIZ的新产品开发》描述了一种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的革命性方法 TRIZ。TRIZ方法越来越多地被企业用于提高其竞争能力、巩固领先地位。《需求导向创新:基于TRIZ的新产品开发》作者阐释了TRIZ方法是怎样运用从众多成功的发明专利中萃取出来的发明原理(creative principles),针对产品设计问题来寻求更好、更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你会学习如何将 TRIZ 工具应用于新技术的概念开发、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你还将看到如何取得突破性的而非折中(compromise-free)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定义下一代产品和技术。这也是对《需求导向创新:基于TRIZ的新产品开发》书名的解释。不论是要做出一个更好的啤酒罐,还是要包装微芯片,抑或是减少割草机引擎的组件,《需求导向创新:基于TRIZ的新产品开发》都会有所帮助。
本书围绕企业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的建构与管理问题,首先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进展,梳理现有理论缺口;其次,解析技术和组织导向下的模块化基本特征和赋能机理;再次,结合若干案例和实证分析,构建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企业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模型及其逻辑框架;最后,在此基础上,设计促进组织模块化下企业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持续运转的管理机制。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分类指数报告No.17(2018)》是第三方评价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制的、第17部全样本、全方位、多角度、分类评价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指数研究报告。本报告以国际通行的公司治理规范,同时基于中国的制度架构和现实国情,分类设计了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了截止2017年底全部上市公司(有少量必要的扣除,共计3154家)的6类公司治理指数,包括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指数、董事会治理指数、企业家能力指数、财务治理指数、自愿性信息披露指数和高管薪酬指数,并从总体、行业、地区、所有制、上市板块等角度分别进行了排名和比较,并分析了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报告同时呈现6类指数的全部样本总体排名和分行业排名,以及高管薪酬*值排名,每类排名均同时有地区和
《激荡四十年 中国企业 1978-2018(共3册)(精)》包含《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和《激荡三十年(上下册》),共三册。《激荡十年,水大鱼大》“对于过往的十年,如果用一个词汇来形容,您的答案是什么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国有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成为驱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升级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董事会的配置发生重构,多样性的董事会开始形成。 本书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探索国有企业董事会多样性的影响因素及治理效应,并进一步分析董事会多样性影响国有企业环境、社会、治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与边界条件,本书在丰富董事会治理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与建议。
《2016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推出的中国500强企业发展年度报告,记载和反映了我国大企业的新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2016中国500强企业发展报告》得到了协鑫集团、华融湘江银行、埃森哲、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清华大学全球产业4.5研究院、汇桔网、世界村健康产业集团、六度伯乐网的大力支持,在此特别致谢!
《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政策供给研究》针对我国新创企业存活率和成功率较低问题,从供需匹配的视角,基于 供给侧改革 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背景,围绕如何提升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的核心命题展开。运用胜任力理论,研究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胜任力特征、创业驱动和决策机理,以及创业模式生成机理;基于全球创业观察指标,解析创业胜任力对创业行为与风险投资的影响机制;借鉴创业MOS模型,分析创业政策与创业胜任力匹配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构建政策供需匹配模型,探析创业政策的供需匹配度;剖析我国创业政策供需缺口,探寻扶持新兴产业企业家创业的政策工具。
谭明编著的《美哉中国(精)》这部画册,全景式地记录了中国大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巍峨的西藏阿里冈仁波齐峰、神迹般的布达拉宫,到西沙群岛,到敦煌壁画,到西湖雪景,直至当代感十足的鸟巢体育馆,以及现代化的香港混凝土丛林。从历史古迹到当代景观,纵横开阖,历史与时空囊括于尺幅之间,呼吸于光影之微。这本画册展开了一方天地,呈现了生活也呈现了境界,是乡土也是宇宙,是神圣也是日常。这些作品里充满了对中华文明的追求与热爱,对古老又焕发青春的中华大地的深深赞叹,也充满了对中国大美天地的祝愿与期待。
《基于互惠理论的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过程与演化研究》在创新管理理论、行为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惠理论的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过程与演化的理论框架,进行基于互惠理论的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行为生成机制研究,系统分析互惠条件下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合作形成阶段、知识交互阶段和成果分配阶段中主体间的合作演化问题,并对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绩效进行评价,通过构建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的共生演化模型,揭示两类原始创新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如何形成长期稳定的互惠共生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企业合作型原始创新稳定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