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及训练,内容深入浅出。该书充分考虑了学科发展的前沿,使微观计量经济学的定性与限值应变量方法和宏观计量经济学的时间序列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书号:9787010263717 书名:新秩序的肇启:中国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1940-1946) 定价:1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经济学原理漫画版
林曾,梅红著的《扶贫对象主体性与组织化》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具体阐释了在扶贫项目的设计、规划、实施、监管和验收过程中,一方面要激发目标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增强群众对扶贫项目的拥有感,真正实现从“要我脱贫”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群众组织化水平,要采取不同方式将带有生产经营规模狭小、经营分散、经济实力较弱、科技水平滞后等传统职业特征的农民转变为有组织地进入市场与社会,并且能够获得与其他阶层同等待遇的现代农民,从而激发内生动力,真正提高贫困人群自我造血、自力 生的能力。
本书以心理学对人的认识作为分析认知陷阱的基础,从人们的认知弱点出发讲述消费者为何会落入消费陷阱。拆解基本认知陷阱,厘清认知税的起源,以市面上常见的保健品、 班、成功学课程、母婴产品为切入点,带读者分析认知税模式的运营布局和套路,跳出受骗案例复盘和“防骗秘诀”的窠臼,帮助大家形成自己的思考路径,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有效地面对与抵御日新月异的认知税产品骗局,买到自己真正需要的商品,做到清清楚楚购物,明明白白消费。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日渐代替了劳动力、资本、物质等传统资源,成为组织宝贵的核心资源,与之相关的知识管理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与实践的新焦点。其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组织内部实现有效的知识共享,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书作者尝试分别从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激励和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文化入手,对员工知识共享的行为过程、绩效和机理展开全面、系统、深度的剖析,以期为组织破解知识共享的“社会困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对策。本书具备以下突出的特点:,逻辑推演与实证检验结合,在梳理与借鉴国内外知识共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组织行为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多个中层理论工具,分别对激励和文化如何作用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进行了严密的逻辑推演,并构建了激励和文化影响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