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反映和分析了1978年至今30年市场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全书分成5章,章论证了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性;第2~5章以改革的历史阶段分章:第2章梳理了1978—1983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历程;第3章主要记述1984—1991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改革的深入;第4章总结了1992—2001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第5章回顾了2002年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本书将经济改革的系统描述、重大事件回顾和理论观点评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史实描述做到全面和,理论观点评述力求生动和创新。本书可作为经济改革决策部门、理论工作者及关注中国经济改革的人士的重要参考著作。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刘国光 ,商务印书馆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刘国光 著作 原价 ¥37.0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0-12-01
供给侧改革,就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通过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开源疏流,在经济可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习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掌舵与划桨——探究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契合点》内容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始终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正逐渐成为一项共识。笔
《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就如何进一步加快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和精辟的理论阐述,并就实践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出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内容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助课题“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建立共同市场(10YJAGAT002)”的成果。本书以制度分析为主要视角,研究共同市场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的制度创新,探讨以自贸区建
《不稳定城市化: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视角的城市化质量考察》构建了一个不稳定城市化理论来考察中国的城市化质量。不稳定城市化指城市化迁移过程的不稳定和非家庭迁移,当前以后者为主。中国农村人口的不稳定城市化有一系列社会经济原因,《不稳定城市化: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视角的城市化质量考察》的实证分析显示农民工家庭的收入能力限制是最主要的,教育、社会保障、土地制度等制度因素都呈现出影响。不稳定城市化对留守和流动儿童的影响是局部的,具有群体内的不公平特征。
本书汇集了多个国家多位学者的论著和研究成果,从理论和案例两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社会体系与经济制度的创新,及由此带来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本书的部分在社会学、经济学理论中分析社会创新的不同角度与层次,及其对政策的影响;第二部分拓展了横向视野,汇录并分析了美国、德国、瑞典、爱尔兰等国家社会体系、经济制度的变革和现实影响。关于社会创新的著作尚不多见,本书对此课题提供了较好的理论解释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