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密集的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电价体系对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本书从电价体系建设入手,服务能源革命的四个方面;运用现代经济理论与方法,在大量数据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和研究了电价政策与电力低碳发展战略转型、电价形成机制与电力集约发展战略转型、电价传导机制与电力协调发展战略转型和电价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电力管制发展或法治化管理战略转型四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可操作的政策建议。本书所提出的理论或政策观点、政策建议及政策分析方法,对我国深化电价改革和电力工业转型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复杂网络、演化博弈与产业集群低碳创新研究》主要运用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来分析产业集群低碳演化问题,对于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的异质性主体、多样性情景及演化中存在的不确定性等问题,采用复杂网络演化博弈理论,同时考虑网络的外部效应、主体的预期学习和自适应行为等来分析产业集群低碳演化及异质性主体的低碳策略选择行为。具体来说,《复杂网络、演化博弈与产业集群低碳创新研究》针对异质性主体行为对产业集群能源效率的影响、异质性主体行为与产业集群低碳演化博弈及仿真、产业集群复杂网络结构与产业集群低碳演化及情景仿真、产业集群低碳创新财政补贴及监管 边界、产业集群低碳创新激励机制设计与仿真等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分析揭示出产业集群内部主体间的复杂联系,清晰地得出了集群低碳演化的过程及结果。
本书由钟甫宁教授发表过的26篇中文期刊论文汇编而成,探讨了中国工业化和整体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具体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农村人口与城市迁移,特别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估计、城乡迁移规模和潜力的探讨;二是土地产权与流转市场,特别是对土地产权如何影响农业投资和土地流转的分析;三是农业保险,特别是农业保险补贴可能带来福利改进以及作为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定的收入支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四是农民收入,特别阐明劳动力市场调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并指出农民角色明显分化条件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农业补贴来缩小农民间的收入差距;五是农村社会保障;六是可持续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他国家200多年走过的工业化历史在中国被缩短为几十年的时间,可以称之为“压缩式工业化”。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全球总裁鲍达民说:“英国曾用154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中国完成这一目标只用了十几年,在灵活的国内企业与专注的跨国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不断推出创新的产品和服务。”
为推动和引导区域产业有序转移,贯彻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强政策研究,持续跟踪国内外区域产业转移动态,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司与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编写了《中国产业转移年度报告(2017 2018)》。 本报告全面解析了当前全球及我国产业转移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对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等重点区域和"一带一路 倡议下各省(市、区)展开的产业转移与合作进行探索性研究。报告还深入分析了电子信息等四个行业产业转移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等,剖析了典型合作共建园区开展产业转移的做法和经验,为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等提供借鉴与参考。
产业和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客观规律,对此经济史学家们往往称之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可以说,转型升级是工业的生命,工业的本质是革命的,所以。工业发展一天也离不开技术创新。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期以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绝大多数技术创新的产业载体,工业技术创新支撑着经济繁荣,而停止技术创新就意味着危机.近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的产业根源就是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方向不明,从而导致庞大的金融虚拟经济缺乏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的支撑, 自我膨胀而致使风险剧增。因此,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至今增长乏力,特别是失业率居高不下。 从各国工业发展史看,工业技术创新以致“工业革命”从来不是由政府计划出来的。政府虽然可以在支持和促进重大技术创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
本年鉴全面记载了2012年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的综合统计资料,通过对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各地区、各行业、各产品门类发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论述,系统反映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在2012年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
物业服务是顺应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发展而派生出来的产物,它作为房地产商品的消费环节,是房地产开发的延续和完善,是适应市场机制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的经营服务方式。莫天全编著的《物业崛起--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发展报告》共四章节,内容包括中国物业服务行业发展轨迹、中国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特点、中国物业服务行业贡献人物、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适应性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7-2026)》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饲料、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对象,对未来10年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进行了展望,主要结论如下:一、谷物自给率稳定在97%左右二、油料生产稳步增长,进口增加明显三、棉花产量和进口呈下降趋势四、食糖消费继续增长、自给率下降五、蔬菜需求继续增加、供给有保障六、水果生产增速放缓、消费增长较快七、肉类生产能够基本自足八、禽蛋产量和需求继续增长九、奶类生产放缓、进口增加十一、饲料产需将出现缺口十、水产品产需缺口有所扩大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工业》共分为综合篇、产业篇、区域篇、企业篇四个部分,共有四十六个章节,主要的章节内容有:新型工业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业升级、工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产业支撑、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稀土工业、环保产业、石油化工工业、医药工业、船舶工业、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治理与协调发展机制、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员工持股制度研究、企业并购、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机制、安全生产管理等。
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延伸,开启了“万物互联”的时代,引发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其中,质量管理是一个关乎企业生存,永恒又需不断创新的管理主题。本书主要介绍在物联网场景下,质量管理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不同于以往静态的质量管理方式,全书突出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的用户体验,根据实际需求来调整管理方式,实现动态的质量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加前沿性的支持。
本书为2024年推出的中国餐饮行业报告。本书以餐饮交易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我国餐饮行业年度热点事件的剖析,洞察行业发展趋势;通过访谈百余家餐饮行业代表企业,输出行业发展观点,总结行业发展经验,为餐饮行业从业者呈现客观现状,提供发展指南,帮助餐饮企业找到新的突破点。 自2017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与美团联合推出年度 餐饮大数据 图书(曾用名《中国餐饮大数据》、《中国餐饮年度观察和大数据》)以来,连续7年得到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的倾力支持。
粮食问题是一个永衡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我国粮食连续“十连增”,预计有可能“十一连增”(2014年夏粮已经实现“十一连增”),①但是粮食安全仍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粮食生产安全、流通安全、消费安全、进出口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从总体来说,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局部的、突发性的粮食安全问题时有发生,而由于粮食的“金融属性”的出现,粮食安全的复杂性比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得多,因此《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系统介绍了林下经济的概念、属性、构建的关键内容和分类模式,以及国家和地方对林下经济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基于理论探讨与实际需要,按四大类(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资源采集与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分若干不同模式,列举大量典型案例,分章节介绍中国各地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物种组成、构建模式和产生的效果/效益。旨在激发使用者,特别是生产经营第一线的读者参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中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环境绿色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创、共享、共赢,促进绿水青山美好蓝图的构建。
本书以 智能制造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 为主线,倡导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路径。根据世界银行集团以及主要制造业发达国家近年的相关报告探究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前景。对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进行了区域研究、产业研究和企业研究。同时,就人工智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互联网平台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视域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机理及路径,智能化与城市绿色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创新模式选择,智能化与制造业绿色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
1.《中国旅游年鉴》是全面反映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和成就的专业年鉴,收载有中国旅游业的方针、政策、专论、统计数据以及有关的信息资料等。2.《中国旅游年鉴》201 1卷所刊载的内容,主要是201 0年度中国旅游业的情况,个别资料由于全书需要而时间有所跨越。3.《中国旅游年鉴》采取分类编排法,以篇目、分目、条目组成框架结构的主体部分。2011卷分为纸质本和电子光盘版,纸质本包括6个篇目:文献专文、重大活动、合作交流、旅游业发展综述、地方旅游业发展综述、大事记等;电子光盘版包括6个篇目:全国旅游业概况、地方旅游业概况、公报、。政策法规、旅游统计、旅游机构等,另外电子光盘版的光盘中收载纸质本的全部内容。4.《中国旅游年鉴》统计资料篇中的统计数据分析,由国家旅游局职能部门提供。资料则来源于全国旅游、统计、公
《中国旅游年鉴(2013)(套装共2册)》统计资料篇中的统计数据分析,由国家旅游局职能部门提供。资料则来源于全国旅游、统计、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地方旅游业篇中所列的旅游统计数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供。由于统计的口径、方法、范围不一,与统计资料篇中的数字不一致者,应以统计资料篇中的数字为准。若与以前所公布的数字相异时,请以《中国旅游年鉴(2013)(套装共2册)》数字为准。
本书含综合篇、行业篇、省市篇及企业篇四个部分,分行业、地区、领域回顾了2015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并对2016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反映了201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全貌。本书图文并茂,数据丰富,是一本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极具价值的参考书。
2016年《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从整体经济发展、具体工业行业、经济区域和工业企业各层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工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提出相关建议,是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以及实质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本报告对理论界、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特色蔬菜主产区产业发展报告》辑录了121个地区的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概况,遍布全国20个省份的19个县(市、区),包括29个地区的辣椒产业、55个地区的葱姜蒜韭类产业、26个地区的水生蔬菜产业以及11个鲜为人知、充满地域特色的蔬菜种类。《中国特色蔬菜主产区产业发展报告》是在全国示范县调研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报告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汇编,旨在从产业发展现状、经验做法、存在问题以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入手,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大地上特色蔬菜产业发展概览,并以此抛砖引玉,期望能够得到更多农业部门、专家学者对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关注,推动我国农产品特色优势区建设和示范推广。
《2019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新中国工业70年》分为总论、综合篇、产业篇、区域篇和企业篇,正文共55章,百万余字。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相比,报告所反映的成就只是其中一隅,寥寥可数,但是报告作者们砥志研思,以其特有的学者视角,倾力描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工业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向读者展现了他们眼中、心中的新中国。
本书包括:综论篇;论坛篇;观察篇;专题篇;案例篇;附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