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连接着实体法和程序法,可谓民事诉讼之脊梁、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自我国引入现代证明责任理论以来,学界基本达成了 规范说 (也称法律要件分类说)作为我国证明责任理论选择的共识。然而,共识还远远谈不上稳固。理论上,针对 规范说 的批评从未停止。实务上,有意识运用客观证明责任观念审理案件的法官在我国仍属少数。因此,本书的问题意识,就是对以 规范说 为核心的证明责任基本原理在中国遭遇的挑战作出真实的回应。 本书的重心不是对证明责任以及 规范说 的基本原理进行整理。相较于对证明责任基本原理进行整体性研究,本书更愿意选择一种直面具体问题的进入方式,即,直接针对有可能引发争议的那些民法规范展开讨论,并在这种讨论中阐发、澄清基本原理。本书内容包括 导论 、十个民法制度的证明责任专题研究以及
本书是一部系统梳理民法典担保法律规范的实用型工具书,作者为最高人民法院从事民商事审判工作并参与重大民商事司法解释起草的资深法官。本书以民法典第十三章保证合同和第二编第四分编担保物权为注释对象,对涉及民事担保制度的全部法条进行了全面注释,注释内容涵盖条文精解、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司法文件、部门规章及相关政策、典型案例,并对条文中涉及的法律适用疑难问题进行了重点解析,能帮助读者全面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民法典担保法律规范。
中国有哪些代表性法律思想?当下,我们如何更好地批判、继承和借鉴这些法律思想?本书系统梳理了中国法律思想,堪称中国法律思想百科全书。作者力图 将思想和实践联系起来 ,在叙述大量个案的基础上对思想进行阐述和分析,启发读者对法律思想和法律实践的思考。 本书不是单纯的 从理论到理论 ,而是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大量我国古代典籍中的故事。其中有些故事(如 守株待兔 )是读者耳熟能详的,但读者或许从未想过其背后的法学意义。作者在书中带领读者从我国法律思想的视角重新发现、阅读这些故事,深入浅出,颇具趣味性, 以小见大,以微见宏 ,令人能够轻松理解其所介绍的法律话语。并且,在分析诸多或对立或交融的法律思想,罗列它们的合理与不合理之处后,作者往往并不给出 定论 ,而是给读者留足自行思考的空间。对想要了解
【 智多星管小正 青少年法治安全系列】丛书共包含四个分册 《送 小怪物 回家》 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管小正的小男孩和妈妈一起救下小松鼠后的日常生活中的与法治、安全、规则等有关的故事。本书中,从管小正的视角为大家带来了《鼠狗大战》《乾隆的钢镚儿》《红花的真相》《送 小怪物 回家》4个故事,讲述了文明养宠、文明出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爱护环境等主题。本书情节曲折生动,并配有漫画,在每个故事结尾还设置了 小正笔记 和 知法小达人 ,让广大青少年从娓娓道来的故事中了解法治安全常识,既能普及专业性的知识,又符合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 《都是藏钱惹的祸》 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管小正的小男孩和曹西西、曹东东龙凤胎姐弟在校园和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与法治、安全、规则等有关的故事。本书中,
西方有哪些代表性法律思想?西方法律思想有何魅力?本书系统梳理了西方法律思想,堪称西方法律思想百科全书。本书以问题思路作为线索,来讨论西方法律思想的演变,作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时常以 夹叙夹议 的方式展开自己的某些讨论,进而具有一些整体理论分析的色彩,使读者可以较为深入,并且以中国的学术理解方式来理解西方法律思想。本书在尽可能多地涉及西方法律思想资料,从古希腊一直到当代,特别注意将法律思想的分析讨论融入具体的法律实践活动的分析讨论中,使本书呈现 实践中的理论分析 的表征。
40余年学思精粹,俞荣根教授倾囊相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故事案例精彩纷呈 《秋菊打官司》讨说法、 亲亲相隐 有说法、 天理 人情 润国法 中华法系是 诸法合体 吗? 父子相隐 是 腐败之源 吗? 为政以德 ,是人治主义吗?韩非、商鞅是 以法治国 吗?中国古代真有所谓的 人治 与 法治 之争吗? 春秋决狱 是 高下在手 想整谁就整谁 吗?中国古代司法是 卡迪司法 吗? 结合问题和案例,本书通过追述 律典体制 律令体制 对法律史研究的影响及局限;阐析中国古代法的 礼法 属性、 礼法体制 的结构与历史,以及 礼法体制 研究范式对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的价值;寻求中国古代法之 自我 ,对中国古代法和中华法系作一番重新认识。
讲述3000年人类正义经典故事 身临其境赏析100幅索骥插图 用法律开启哲思与智慧之门 走近你所不知道的法律世界 旅行游记式法律史通识读物 口袋便携本全图文双色设计
本辑专号文章所涉主题包括: 1)形式合理性法及其现代变体 2)法理型统治的深层原理 3)韦伯与德国政治 4)现代比较法学中的韦伯遗产
法治观念是法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和显性指标,法治素养是法治文化的精神体现。法治素养的全面提升,需要在确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念基础上,增强法律信仰,丰富法律知识,提高法律运用能力。青年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中坚力量,是法治国家建设实践的重要主体。有效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全面提升大学生法治素养,不仅是大学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直接关乎 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目标的实践进程。本书立足于面向A校本科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考察学生总体法律意识状况、法治观念状况、权利意识状况,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得出非法学专业本科生法治素养提升机制改革与优化的策略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