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刑法的实务处理和理论讨论中,存款的占有至少具有四个层面的含义,即现金的事实占有、现金的法律占有、存款债权的占有以及基于存款债权的占有而产生的对现金的占有。这种多义性直接导致了存款占有归属认定上的不确定性,从法治国原则的角度来看,这将对法安定性与国民的预测可能性构成威胁。因此在刑法教义学上,自上,有必要讨论这种多义性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德日刑法教义学传统中对于财产犯罪基本概念的解释;自下,则应着眼于这种多义性在现实案件处理上的必要性与妥适性。本书尝试从清理我国刑法中涉及存款占有这一命题的具体案件出发、结合德日刑法理论和实务对于这些案件的处理讨论存款的占有所具有的这种多义性在教义学解释体系和实践处理中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在财物概念上主张有体物概念,在占有概念上主张事实上的
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民法典的实施水平和效果是衡量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履行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尺度。本书紧扣中办、国办《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中关于认真学习民法典的要求,从干部正确履职的角度,重点溯源民法的法典化过程,详解民法典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公序良俗、绿色等7项基本原则,民事主体、物权、合同、人格权等7大基本制度,剖析民法典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助力提高各级干部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书稿从人工智能侵权的热点案件入手,研究人工智能带来的风险和法律问题。立足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从医疗、交通运输以及其他使用人工智能的领域出发,分析人工智能致害在不同领域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方
李春燕著的《变革与重构--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研究》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认真研读我党的相关政策、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立法实践,综合分析,揭示出我国集体土地征收的变革轨迹。从立法、执法、司法角度入手,分析我国集体土地征收面临的困境,借鉴域外相关立法和实践,为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重构建言献策, 提出了公众参与型集体土地征收程序的新观点并进行了合理论证。
本书系统阐释与论述了行政管辖权重叠的内涵、性质、历史沿革、表现类型,详细分析了管辖权重叠的各种成因以及对行政治理的不同影响,全面梳理和比较分析了行政管辖权重叠的多种化解机制和对策措施;通过对国外主要是美国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述评,在对国外学者的思想观点进行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借鉴与发展;着重探究了深度协同、立法化解、司法介入等对策机制,为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行政管辖权重叠问题构筑一个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多个维度的理论与制度体系。
......
本书由我国专业化知识产权研究机构 知识产权中心主持,通过筛选2020年度 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判决,对相关司法裁判规则的形成和进展进行评析。既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中国知识产权诉讼和法律适用现状的理解,也能为各界预判今后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走向提供参考。
本书从法律视角厘清了房地产企业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梳理出依法应对与管理房地产企业群体性危机的实操整体解决方案,为房地产企业合法、合理、专业、高效地处理群体性危机提供了有效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为了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 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1日通过,自1979年7月1日起施行; 修正为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 的决定》。中国法制出版社编的《民事诉讼法新解读(全新升级第4版)/法律法规新解读》帮助我们 好理解《刑事诉讼法》。
本书是2017年《民法总则》通过后,梁慧星教授在其讲稿基础上整理的、经反复推敲修改补充完善而 终形成的讲义。作者针对法官和律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对民法总则的重要条文或者新设条文逐条讲解,结合民法基本原理和裁判实践经验,斟酌探求法律条文所蕴含的立法者意思,旨在帮助法官、律师和法学院学生理解与适用《民法总则》。本书的特色在于言简意赅而又直击核心。第二版将根据新《民法典》对 编“总则”部分的条文进行 详细、范围 广的讲解,篇幅增加一倍。
根据2022年3月新颁布的《 关于适用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婚姻家庭编 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即由知名民商事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相关内容进行编写,囊括婚姻家庭编的重点和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举出常见案例律师说法对应法条的结构,来对具体问题进行阐述。具体涉及婚姻、继承和收养三大部分。在特色上,总的来说,本书内容实用全面,阅读起来方便快捷,通俗易懂,可谓一看就明,一学便知。
本书由我国专业化知识产权研究机构 知识产权中心主持,通过筛选2020年度 知识产权领域有关著作权法的重要判决,对相关司法裁判规则的形成和进展进行评析。既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中国知识产权诉讼和法律适用现状的理解,也能为各界预判今后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走向提供参考。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064条对夫妻共同债务作了明确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共债共签”的基本原则,同时与 060条相呼应,明确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此外,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其他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已经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否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近年来, 陆续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及其补充规定、《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对各地法院法律适用疑难问题进行答复等形式,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裁判标准和尺度进行统一和规范,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与清偿规则依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 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新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本书结合我国立法背景、学理研究、司法解释和判例规则,以及近年发布的典型指导案例,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作了“简洁、明了、实用”的适用解析。主要涵盖民法中关于婚姻家庭的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等。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064条对夫妻共同债务作了明确规定,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共债共签”的基本原则,同时与 060条相呼应,明确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为夫妻共同债务。此外,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其他债务,除非债权人能够证明已经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双方共同的意思表示,否则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近年来, 陆续发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及其补充规定、《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并通过对各地法院法律适用疑难问题进行答复等形式,对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裁判标准和尺度进行统一和规范,但夫妻共同债务认定与清偿规则依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基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 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成果。 根据我国“八五”普法工作规划,突出宣传民法典是其重要内容。《民法典法律适用与案例指引系列》紧随民法典新规定,旨在聚焦民法典实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公民的生命健康、人格尊严、财产安全、经济生活等权益提供法治保障。 本书结合我国立法背景、学理研究、司法解释和判例规则,以及近年发布的典型指导案例,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作了“简洁、明了、实用”的适用解析。主要涵盖民法中关于婚姻家庭的一般规定、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等。
本书从法律视角厘清了房地产企业群体性事件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梳理出依法应对与管理房地产企业群体性危机的实操整体解决方案,为房地产企业合法、合理、专业、高效地处理群体性危机提供了有效指引。
本书是徐国栋教授近几年来对中国《民法典》制定过程的思考,同时也是其对罗马商法进行探索的新的研究成果。本书收录了作者的18篇论文,分为中国民法典和罗马法两个部分。作者以比较论证、举例论证的方式行文,介绍了《民法典》“人前物后”顺序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体现,论证了《民法典》所带来的大国学术影响力,指出了法典草案不满足实际调整需要之处,其在罗马法部分 是提出,商法自古已有之,同时详细介绍了古罗马海商和陆商的基本情况。该书相关论文虽形成于《民法典》颁布实施之前,但其关于《民法典》制定理念、特 度的历史根源、与其他 民法典关系的论证仍有重要意义,同时能记载立法者与学界为《民法典》 所付出的努力。至今看来,书中的很多内容仍然能够启发对现有制度合理性以及完善方向的思考。因此,该书对于有一定民商法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