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拟制是基于立法政策或法律价值的衡量,将两个不同的事实,在法律层面予以相同对待,赋予相同法律后果的一种法律规范设置方法。我国《民法典》已经颁布施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一种特定的民商合一理论模式的影响,民法典编纂之下,商法可能存在的法律漏洞以及亟需精细化调整的规则缺失问题,却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各种法技术来填补商法漏洞,发展出 具适应性的规则,已然成为商法学科的重要课题。 本书尝试从法律拟制方法的视角入手,以现有商法拟制性规范为基础,研究法律拟制能否以及如何运用于商法,发挥漏洞填补的核心功能、指示参照的过程功能、规制决断的效果功能,以期在日常性的制度发展框架之下,进一步裨益商法规则的生长。
本书就商事仲裁、商事调解、建设工程、房地产、能源、投资、国际贸易、金融、知识产权、影视娱乐、体育及民用航空等十二大专题的商事争议解决进行研读,通过对相关领域2020年以来的争议解决情况的回顾,对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进行解读,对热点问题和典型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全面详实地总结2020年以来的商事争议解决,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展望与建议,以期推进相关领域商事争议解决的健康、和谐发展。本书旨在记录商事争议解决发展历程,展现商事争议解决发展状况,探索商事争议解决未来发展的路径。
2020年,《民法典》出*台、新《证券法》实施……复杂背景下我国商事法制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本卷以“多元背景下商事法制的新面向”为主题,聚焦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新三板的改革思路、借鉴域外证券执法实践、反思法教义学在公司法中的运用等议题,积极探求商事创新的结构模式、规则表现与运行效果,科学提炼商事思维,解决商事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期实现商法理论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本书为作者20年来对商法总论孜孜以求的总结性成果。全书共十五章,在对中国商法概念界定的问题与进路予以厘定的基础上,揭示了商法的特殊性、历史脉络与发展趋势,探讨了商法的价值、理念、原则及其实践应用,梳理了商法渊源,指明我国现行商法体系的缺陷,重构了我国商主体、商行为及商事权利的理论体系,并对商事登记制度、商事代理制度、商事账簿制度、商事纠纷的解决方式作了系统性论述。本书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制度及实践需求,为体现商法理念的商事法律实践中典型问题的解决提供基本思路与方法,将商法理念与原则融于具体法律适用的解释中,从而构建了融贯商法理念与商法思维的商法基础理论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创新与金融业务的交叉融合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问题成为 外研究热点。2020年1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从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许可、公司治理、并表管理、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几个方面确立了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要求与监管措施,但其实施效果还有待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本卷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规制”为主题,积极回应商法界对金融创新组织形式的关注与思考,同时,对建立证券投资者补偿基金、统一商事主体登记立法、限售股的司法强制执行等市场热点、难点问题展开考察分析,以期共同推进新形势下我国商事法治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2020年,《民法典》出*台、新《证券法》实施……复杂背景下我国商事法制变革机遇与挑战并存。本卷以“多元背景下商事法制的新面向”为主题,聚焦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下新三板的改革思路、借鉴域外证券执法实践、反思法教义学在公司法中的运用等议题,积极探求商事创新的结构模式、规则表现与运行效果,科学提炼商事思维,解决商事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期实现商法理论创新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本书在系统介绍商标调查实验的理论基础上,具体对商标法领域的通用名称、第二含义、商标混淆、 淡化问题,结合实际案例,从商标调查实验的角度,分析了其在不同测度下的模型选择、实验设计以及各自应用中的优缺点,进一步探究了商标调查实验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我国商标领域法官、律师和学者等从业人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