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据2012年全国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科目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编写而成。针对2012年该科目大纲中新增和删减的内容,本书中相应进行了增补和删改。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的法律法规等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汇编和梳理。同时附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科目的考试大纲。 本书既是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的复习资料,也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一部实用的法规政策工具书,同时也适用于环境管理人员、科研院校的教学人员以及其他与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的人员。
本书以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民众的生态诉求为出发点,从环境法律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两个层面研究环境法的生态化转型,旨在从法学的角度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道,是一部系统探讨完善我国环境法理念和制度的学术著作。本书从宏观上遵循“引出问题—法理分析—实证探讨—梳理归纳—研究结论”的研究思路。 注重学理性、实践性的结合,在选题设计和研究内容上均有一定的创新,以期对促进我国环境法学研究和环境法制建设有所裨益。 本书可供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法学理论研究者、立法与司法实务工作者、高等院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及相关资源环境专业师生参考。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于2017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新水污染防治法主要涉及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关于河长制;二是关于农业农村水污染防治;三是关于饮用水保护。河长制是河湖管理工作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体系和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新法强化了党政领导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的责任。
2014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从1989年公布实施以来,此次是25年来的次修改。《环境保护法》的修改是针对目前我国严峻环境现实的一记重拳,是在环境保护领域内的重大制度建设,对于环保工作以及整个环境质量的提升都将产生重要的作用。25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环境保护的基本理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通过立法将其确定下来。 本书对《环境保护法》逐条进行注释,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迅速增长。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年产量高达1.7亿多吨,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不高,真正达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等构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基本特点是热值低、含水量高、成分复杂、季节性变化大等。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垃圾在总量上增长的同时,成分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生活垃圾中无机物的含量持续下降,有机物不断增加,可燃物增多,可回收利用物增多,可利用价值增大。 城市生活垃圾的大量产生,不仅严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