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自由与生命,每一份证据均影响到定罪量刑,应该从严把握证据审查和认定标准,确保每一份被采信的证据均合法有效。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证据审查要点全面。该书详细列明每一类法定证据的审查要点,审查要点覆盖证据的收集、保管、流转、鉴定等各个环节,确保可全面审查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二,证据审查规则细致。 除了列明审查要点,该书还详细阐述各要点审查的规则,规则细致全面,全书共有67个要点277条审查规则,部分单个要点的审查规则多达12条,且大部分规则均有法院生效实例证实,是对证据规则的实务总结, 实用性。 三,案例典型代表性。该书所搜集的案例多为控辩双方在证据适用和采信存在较大争议且 终法院未采信相关证据的案例,集中反映了实务当中常见的证据问题以及法院对
刑事辩护,不是法条的堆砌、理论的推演,而是以正义和人权之名,惊心动魄的搏击,是罪与非罪、罪重与罪轻、自由与监禁、生与死的较量,是 挑战性的律师工作,被誉为律师业务的皇冠。 我们力图将本书打造成一部刑事辩护教科书。本书并非纯粹的技术手册,技术背后是为权利而斗争的法哲学,每一步骤和应对策略,都彰显了无罪推定、保障人权、自由至上、公正优先等理念和价值。
本次修订,重点吸纳全新的配套规定,精选近五年来 公报案例、 和 指导案例及典型案例,旨在提高案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增强案例的针对性。本书编写以实用、易用为原则,汇编体例如下:1.法律适用提要。本书由刑事诉讼法领域法律专家撰写适用提要,帮助读者对每一个立法背景、主要内容、注意事项有 全面深入的理解。 2.重点法条注释。对重点法条进行条文解读,且每个条文都提炼条文主旨,帮助读者准确理解法条内容。 3.配套法规解读。对与主体法重点条文配套的其他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审判政策进行解读,使观点 为鲜明、准确,语言 为通俗、精练, 便于读者理解和适用。 4.关联法规索引。详细列出与主体法条文相关联的法规的名目,方便读者查询使用。 5.典型案例精选。选取贴近日常生活的典型纠纷,以案说法、以案析法。 6.
《刑事程序论》作为学者龙宗智自选集其中一卷,收录了其自1991年以来近30年发表的关于刑事程序理论方面的文章,主要涉及对刑事诉讼的基础理论、具体程序制度、审前程序及审判程序的分析和讨论。其在对刑事诉讼基本结构进行阐释说明的基础上,结合当下中国的制度背景,从比较法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我国审前程序和审判程序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其关于刑事诉讼的结构解析、价值探讨和审判程序的完善等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并辅以相关案例进行具体论证,深入浅出,对于有一定法学基础的读者理解并思考当代刑事诉讼相关制度及程序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以刑民交叉为主题,贯穿实体法与程序法,系统梳理刑民法律中处于刑民边界或者相互衔接的相关规范,揭示不同场合下刑民交叉问题所包含的基本法理。
第三分册主要囊括了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侵犯财产案,危害国防利益案的所有罪名,共计77个罪名。具体包括:故意杀人案,故意伤害案, 案,拐卖妇女、儿童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抢劫案,盗窃案,伪造、变造、买卖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案等。每个具体的罪名都按照【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证据参考标准】【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的体例结构形式编排。 本书根据《 、 、公安部、 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 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 人民法院、 、 关于依法惩治 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 颁布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修订。
第五分册主要囊括了贪污贿赂案、渎职案的所有罪名,共计51个罪名。具体包括: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贿案、单位行贿案、利用影响力受贿案、行贿案、徇私枉法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枉法仲裁案、故意泄漏 秘密案等。每个具体的罪名都按照【概念】【立案标准】【定罪标准】【证据参考标准】【量刑标准】【法律适用】的体例结构形式编排。 本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补充规定》、 《关于审理走私、非法使用兴奋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 修订、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修订。
本书以案例为指引,按照刑事诉讼办案流程设计教学内容,侧重程序、文书制作,体现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切实解决现有教材只涉及理论知识,不涉及实务的问题,达到理论与实务结合,满足高职法律教育的需要。本书重在培养学生的程序意识和规范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公正、法治、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书是无讼学院“战疫直播课”系列之“刑辩律师核心技能”,共六讲,按照刑事辩护核心业务的程序顺序,分为接待会见、阅卷调查、庭审发问、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审前辩护与庭前准备六大核心技能,每一讲的核心技能,都由三位刑辩“大咖”以与谈的方式进行交流分享,采用全新的“三人谈”模式,通过三位刑辩大咖的交谈,对刑事辩护律师需要掌握的核心辩护技能以及实务中办案的经验、教训等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向广大刑辩律师传授真正有用的实务办案技能。
本书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契机,是继2001年出版的《刑事讼诉:控辩审三人谈》之后三位专家的再次对话,三位作者分别站在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论及实务问题展开对话,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的交锋及思想的碰撞。本书于2018年出版。2019年年底,三位作者在 检察官学院举行的检法同堂培训项目中,就刑事诉讼中的 执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又进行了一次交锋对话,本次增补本收录的近5万字内容,就是这次培训的现场实录,经三位作者同意,作为本书的增补本出版。
本书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订为契机,是继2001年出版的《刑事讼诉:控辩审三人谈》之后三位专家的再次对话,三位作者分别站在法官、检察官、律师的角度,对刑事诉讼法的理论及实务问题展开对话,读者可以从中体会他们各自不同的立场、观点的交锋及思想的碰撞。 本书于2018年出版。2019年年底,三位作者在 检察官学院举行的检法同堂培训项目中,就刑事诉讼中的 执行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又进行了一次交锋对话,本次增补本收录的近5万字内容,就是这次培训的现场实录,经三位作者同意,作为本书的增补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