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通法系国家,富有智慧的法官会援引先例确立的法律规则审理案件,对此我们都很熟悉。问题是,解释成文法和宪法时,能用这种普通法思维模式吗?斯卡利亚大法官通过一篇诙谐、犀利的文章,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否定答案。在探讨成文法解释方法的过程中,斯卡利亚大法官极力主张:法官不应运用立法意图和立法史来解释法律,而应专注于法律文本自身。本书包括戈登 伍德、劳伦斯 却伯、玛丽 安 格兰顿和罗纳德 德沃金四位专家从不同视角作出的评论,而斯卡利亚大法官对这些评论也一一作了回应。
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是20世纪德国著名的法学家,也是20世纪颇有争议、极富激发性的政治思想家。刘小枫教授在选编《施米特与政治的现代性》之后,重新增订《施米特与政治法学》文集,以集中体现施米特法学的历史和神学品格。 本文集围绕施米特的政治法学的思想线索,精选了从各种视角对其政治法学思想进行解读的论文,突显出施米特政治法学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尤其是对深入理解施米特思想、把握其文本的思想脉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以给广大读者提供手资料为基本定位,因此,笔者对于案件的评论和观点全部都采取简明扼要的论点式提出,并不做长篇大论式的论述。由于这些案例的英文原文可以很容易在互联网上检索到,本书仅在附录部分列举了各个案例的英文名称,没有将英文判决书的原文列入本书。同时,为了便于广大读者对于美国《国内收入法典》(《美国税法典》)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以更好地理解各个税法案例,本书在附录部分列出了笔者研究《美国税法典》的一篇文章,供读者参考。
东盟国家是我国的友好邻邦,与我国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东盟各成员国与我国有着传统的友谊。进入21世纪以来,双方合作关系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进出口贸易、相互投资、工程承包、劳务等领域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已相互成为重要的经贸合伙伴。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经贸合作领域还有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潜力巨大。 本书对东盟十个成员国的外国投资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输入法律制度,关税法律制度等对外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了解东盟国家法律有所帮助。
《小王子》所讲述的是美丽的伤感故事,飞行员“我”因为飞机出了故障,被迫降落在远离人烟的撒哈拉沙漠上,这时一位迷人而神秘的小男孩出现了,执拗地请“我”给他画一只绵羊。他就是小王子,纯洁、忧郁,来自太阳系中某个不为人知的小行星,爱提问题,对别人的问题却从不作答。在攀谈中,小王子的秘密逐渐揭开,他是因为与他美丽而骄傲的玫瑰发生了感情纠葛才负气出走的。他在各星球中漫游,分别造访了国王、自负的人、酒鬼、商人、掌灯人和地理学家的星球,后降临到地球上,试图找到疏解孤独和痛苦的良方,小王子结识了狐狸,同狐狸建立了友谊,也从狐狸那里学到了人生的真谛。他决定回到他的玫瑰那里去,但是他的躯壳是难以带走的,于是他决定求助于那条30秒钟内就能致人于死地的毒蛇……
《局外人》以一种客观记录式的“零度风格”,描述了主人公默尔索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再到被判处死刑的种种荒诞情节和体验。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冷漠地理性而又非理性地存在着,保持着一种过分的诚实耿直和毫不修饰、逢迎的坦白。哪怕这种迎合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可以争取关乎生死的有利条件,他也断然拒 将虚假的骗局当做希望的永恒。他 承认人生的局限,仅凭诚实和勇气过清醒的、义无反顾的生活。活在真实中以保存生命的尊严,这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作风 终招致了他的死亡,或者说使他自由地走向了自己的命运。默尔索的遭遇宣扬了人生的荒诞和无意义,也展现了自由而富有 的反抗精神。 《局外人》是加缪小说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称20世纪整个西方文坛 有划时代意义 小说之一,“局外人
《茶花女》是作者小仲马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1848年发表后即获得巨大成功,1852年作者将小说改编为剧本,后意大利 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将其改编成歌剧,歌剧《茶花女》风靡一时,流行欧美,乃至世界各国,成为世界 歌剧之一。小说讲述了阿尔芒和玛格丽特之间的赤诚纯真的爱情故事,作品有着浓厚的抒 彩和悲剧气氛,读来感人至深。
《培根随笔全集》是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创作的随笔集,收录了59篇议论性质的短文,涉及政治、经济、 、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伦理等方方面面,蕴含培根的思想精华,是培根文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本书为注释本,含注释500余条,是休闲阅读和文学研究的优选范本。
小说以 人称讲述一个出生在西班牙托尔梅斯河的小流浪儿拉撒路——一个 领路人——如何在饥饿的逼迫和相继伺候的一个个悭吝、虚伪、恶毒的主人的欺凌和“ ”下挣扎苟活,渐渐悟出生存的诀窍,变得越来越“厚颜无耻”, 终成了一个十足的无赖汉的故事。书中拉撒路的自白带有两重性,一方面赤裸裸地叙述自己的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诉说其对道德的顾忌和良心上的自责。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情节十分简单:主人公维特爱上了少女绿蒂,但绿蒂已与另一青年订婚,情感要求他爱,理智不允许他爱,在万般无奈的痛苦中,维特选择了 之路。这部小说并非 虚构,它凝聚着歌德的人生体验。本书主人公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阶层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从事有益的实际工作,但周围的社会却充满等级的偏见和鄙陋习气。保守腐败的官场、庸俗屈从的市民、势利傲慢的贵族,使他和周围的现实不断发生冲突,他自己又陷入毫无希望的爱情之中,这使得多愁善感、愤世嫉俗的主人公为理想的破灭而悲伤哭泣,愤而 ,以示抗议。小说揭露和批判了当时德国社会许多不合理现象,并表达了觉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绪,因此一发表就在欧洲产生了强烈反响,流传各国,成为一部产生重大 影响的作品。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共357篇。《伊索寓言》中收录有300多则寓言,内容大多与动物有关。书中讲述的故事简短精练,刻画出来的形象鲜明生动,每则故事都蕴含哲理,或揭露和批判社会矛盾,或抒发对人生的领悟,或总结日常生活经验。该寓言集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 《伊索寓言》对后代欧洲寓言的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仅是西方寓言文学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上传播 多的经典作品之一。
《伤心之家》(Heartbreak House)是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1919年创作的三幕喜剧,剧情发生在 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的英格兰乡村。《伤心之家》刻意用契诃夫《樱桃园》营造氛围的笔法写成,剧本有个副标题:“俄国风格的英国主题狂想曲”。剧作通过女青年艾丽?邓的视角,描写88岁的老船长邵特非和他一家房客。这是一出典型的“客厅剧” 剧情发生在客厅聚会中,聚集于客厅内的多是来自上层社会的有闲之士,他们有不凡的文化素养,所以可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使用着漂亮锐利的语言,但因为不必为生计操劳而有太多闲暇,常常感到无聊与倦怠。这些剧中人,在爱情与其他事上,却多是无心的。 终,由这些琐碎的心不在焉所堆叠出的剧本,除了长串令人爱不释手且可大被引述的聪明对白之,并没有重要的情节线索。《伤心之家》被认为是萧伯纳 秀的剧作之一。
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译者:朱曾汶,商务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译者:朱曾汶 原价 ¥25.00 出版社 商务 出版时间 2014-04-01
本书主要在规范分析和制度构建层面阐释德国公法权利救济制度,并在规范解释的意义上阐释相关理论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规范适用范围以及在实体法律制度构建中的意义。在公法权利救济制度体系中,行政诉讼制度无疑为核心制度,行政复议制度亦具有独立的制度功能,而宪法诉讼制度和国家责任制度则起到了重要的弥补漏洞的作用。通过以《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4款为核。的规范体系,构建以行政诉讼制度为主体的公法权利救济制度.以尽可能法律化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建设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国家的基本思路。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职务犯罪101个罪名简释 (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 作者 本书编写组 著 原价 ¥28.00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4-09-01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 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我的大学(精)》反映了高尔基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尤其是他与当时进步组织的接触。 高尔基从列宁妻子1924年1月28日给他的信中得知,列宁 喜欢这部作品,而且在生命的 日子里常常读。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 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我的大学(精)》反映了高尔基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尤其是他与当时进步组织的接触。 高尔基从列宁妻子1924年1月28日给他的信中得知,列宁 喜欢这部作品,而且在生命的 日子里常常读。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 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我的大学(精)》反映了高尔基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尤其是他与当时进步组织的接触。 高尔基从列宁妻子1924年1月28日给他的信中得知,列宁 喜欢这部作品,而且在生命的 日子里常常读。
1906年,高尔基对一位知名出版人说:“我有许多写作计划,而且正在考虑写自传。”此后,他多次表示想写自传。1910年,高尔基在一封信中说:“我很了解俄国的生活和文学,……总有 我要写我的自传,真实地记录那些人那些事,在我的小说中证实那些有时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和心态。” 《我的大学(精)》反映了高尔基1884—1888年在喀山时期的生活,尤其是他与当时进步组织的接触。 高尔基从列宁妻子1924年1月28日给他的信中得知,列宁 喜欢这部作品,而且在生命的 日子里常常读。
《俄罗斯联邦行政诉讼法典》于2015年2月颁布,是目前世界上近期新的行政诉讼法。法典多达365条,译成中文15万字。该法典在法律比较和借鉴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法典由靠前很好的俄罗斯法研究专家黄道秀翻译,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讯的发达。亚洲社会的政治体制变革趋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书的上编和中编讨论的是亚洲的宪法和行政法变革、亚洲刑事法律的变迁问题。 本书的下编,特别描述了市场经济中的亚洲法律的各种问题。这些文章展现了近几十年来亚洲主要是韩日发生的经济法律的深刻变迁。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有失败,也有成功。韩国民法现代化道路之所以比较研究琇明,法律现代化虽然是时下发展中国家很流行的研究主题,然而法律现代化的目标空间是什么却令人感到模糊不清。民法典的修订是民法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但“功夫在诗外”,民法的发展主要并不在于其自身形式的完善或体制的进步,还有赖于谁诸多其他因素。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社会自身的进步才是私法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