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专为税务机关执法(法制)人员及税务服务中介、专业律师等专业人士提供的实用性涉税法律法规查询、学习手册,具有全面、准确、简便、方便查询等特点。全书共包括税收程序法篇、税收实体法篇、行政诉讼法篇、行政复议法篇、刑法篇、刑事诉讼法篇、民商事法律篇、民事诉讼法篇、税收保全与执行篇九个部分,收录了《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刑法(与危害税收征管罪相关内容)》《民法典》《民事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并附有“律师从事税法服务业操作指引”。 为便于使用者学习、查询,每一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均附有作者的精彩导读。
本书是历次破产法制定与修改亲历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对破产法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内容覆盖广泛。本书通过二十讲的架构,基本涵盖了破产法涉及的大多数问题,可以使读者通过这本书能较全面地学习理解破产法。同时,全书涉及多个破产法理论框架,读者可以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去把握破产法。其次,本书的内容是按主题群进行编排,不拘泥于破产法基础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多视角探讨破产制度的各个方面,深度挖掘破产制度的底层逻辑。最后,本书与传统的破产法讲义不同,主要根据我认知的破产法的主要理论、重要制度和重大问题来进行探讨,聚焦讨论一个个关键主题及具体案例问题,以给读者提供更多思考与启发的空间。
《牛津立法研究手册》是一本关于立法机构和立法研究的手册。手册概述了立法研究的理论方法,包括形式建模法,特别是博弈论方法。手册考察了议会内部的社会关系(内部关系)和议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内部-外部关系),以及立法类型方法和分类方法的历史演变,快速发展的立法研究方法和技术,政治行为和立法记名投票,在立法机构内辩论和审议的作用,以及立法研究的调查和访谈方法。手册还讨论了候选人选举及其对立法政治的影响、选举制度与立法行为的关系、选举制度的心理效应、立法职业对立法能力的影响、立法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规则、两院制与立法委员会的意义、政党团结与纪律的联系、利益集团与议员的关系。此外,手册还探讨了欧洲议会的演变、拉丁美洲的立法政治,以及中欧和东欧新兴民主国家立法机构的力量等问题。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编写,聚焦知识产权审判发展新动态和新型疑难问题,透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判标准、裁判方法和司法导向。从最高人民法院2022年审结的知识产权和竞争案件中精选了30件左右的典型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从中归纳出40余个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法律适用问题,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在知识产权和竞争领域处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的审理思路和裁判方法。本书对全国知识产权法官、律师、知识产权代理机构、知识产权局等都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百年司法培训是我党百年光辉历史的经典缩影,是红色司法传统和民主法治建设经验的集中体现。本书以历史发展年代为主线条,以重大历史事件为关节点,分章论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司法培训史,从党的司法培训孕育期(1921-1934)、成长期(1935-1948)、成熟期(1949-1957)、反复期(1958-1984)、创新期(1985-1996)、规范期(1997-2011)、新时代(2012-2021)等七个发展阶段司法教育培训制度建设、工作实施、史料研究入手,梳理我党司法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脉络,探寻司法培训工作规律,发扬司法培训优良传统,着力研究分析、总结传承中国革命法律文化。本书在客观撰写中国共产党百年司法培训史的同时,深入研究起源于井冈山时期、拓展于中央苏区、全面实施于延安时期、系统建设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创新发展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司法培训经验,重点总结我党司法培训
在法律法规方面,按照位阶与颁布时间,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10部法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8部行政法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暂行规定》等13项部门规章。在政策法规方面,涵盖事业单位改革,岗位设置管理,公开招聘与聘用制度,考核与培训,职称管理与职称制度改革,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监督、奖励与惩戒,博士后管理九个方面,共计110个规范性文件。
《国际关系分析(第三版)》是一本内容广泛且简明实用的国际关系分析教科书,主要介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以大量实例向读者演示了如何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现实。第三版添加了近年的新研究成果,更换了旧知识;更新了部分数据和案例;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如第二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 本书适合作为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公共管理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高校的通识课教材和读物。
本书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比较了它们处理相关问题的具体实践,包括立法规定、司法判例及学术界的讨论。章讲述了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的交互影响。第2章至第7章着重讨论了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及新加坡这几个重要的经济实体是如何处理知识产权与市场公平自由竞争之间的冲突的。第8章至0章讲述了平行进口、技术转让,以及如何通过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知识产权法与竞争法之间的关系。
本书正文分为3编28章。第一编和第二编分别论述传统和现代印度法的理念和制度,第三编论述来自印度的佛教对传统中国法律思想和制度的影响。第一编的内容涉及《摩奴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影响、传统印度法的多元特征和独特路径、阿育王时期达摩治国的法文化、《薄伽梵歌》的平等观、传统印度刑法和婚姻家庭法的主要内容,以及传统印度的村社司法组织及其现代影响。第二编内容包括印度殖民地时期的法律变革、印度立宪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变迁、印度的司法能动主义与人权保障、印度刑法和婚姻家庭法的现代化、印度合同法的主要制度、印度药品专利法的特色、印度对传统医药知识的法律保护、全球化背景下印度知识产权法的战略选择、印度公司法制度的演进、印度环境保护法中的司法治理、印度的法学教育以及律师制度。第三编内容涉及中国古代“讼师
本书以历史时期为线索,将欧洲大陆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早期刑事诉讼,13至17世纪,17世纪后期与18世纪,以及法国大革命后的刑事诉讼等。 原书篇幅近千页,堪称旷世巨著,作者笔力雄浑、视野广阔,研究范围涵盖原始日耳曼法、罗马法、中世纪教会法、法国大革命前后的欧陆诸国刑事诉讼法等,为读者全面、深入地展现了从欧洲古代以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变迁历史。 本书有助于我们了解刑事诉讼制度的起源发展,是研究刑事诉讼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作为致力于综合性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期刊,《云南社会科学》从2012年开始筹备法学栏目,2013年正式开设。此次选择建栏以来的26篇文章结集出版,其中既有王利明、卞建林、刘艳红等资深前辈,也不乏谢宇、吴彦、张健等中青年学者,旨在展现优质法学论文的力量和风采。本书试图展示法律及法学研究的不同面向,在法律的斯芬克斯之喻下描绘法律历程的发展与变化。
本手册聚焦人工智能与法律之间的诸多议题。从场景上看,涵盖司法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生成式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人脸识别、个性化推荐等应用形式;从主题上看,涉及人工智能的法律人格、侵权责任、数据保护,合同履行、公司决策、算法共谋、知识产权保护、算法歧视、技术性失业、立法与伦理监管等热点问题;从视野上看,比较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应对之策;从学科上看,横跨法学、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伦理等多个学科。手册视野辽阔、观点新颖、素材丰富、法理深刻、语言质朴,很好地展示了全球人工智能法治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法律与政策工具箱.不良资产处置:规定·案例·文书》由苏建永编著
本书由冯军教授、梁根林教授、黎宏教授主编,陈兴良教授、张明楷教授等六十余位中国刑法学者共同撰写。本书对我国《刑法》共452条逐条进行了解释和评论,目的是通过解释刑法规定的含义,评析各种刑法学说和判例,展现刑法立法、司法、理论的大致样貌,体现作者的刑法理念和见解。本书六百多万字,是一部融合刑事法理与司法判例的刑法评注著作,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及其他法律工作者、法学研究者、法科学生需要的工具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中型刑法评注书的空白。
本书共十一章,每一章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开始均有一篇综述,对该专题所涉及类型纠纷案例的司法观点和司法处理原则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述。在综述之后为该专题所选取的案例,每个案例分为案例信息简介、案情简介、各方观点、法院观点、关联案例、律师点评等几个部分。全书从施工合同的主体、施工合同的效力、施工合同工程价款、施工合同工程质量、施工合同工程工期、建设工程专业分包、施工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实际施工人的权利保护、建设工程(造价、质量、工期)鉴定、施工合同其他类型纠纷及与建设工程有关的其他纠纷等角度,对法院审理建设工程案件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的司法观点和处理原则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分析。
本书涵盖了德国近两百年来极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民法方法论大师的理论,结合时代背景、个人经历、案例实践、思想变迁等进行深入剖析,揭示了具体民法方法的历史意义与后世影响,将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融合,描绘了一幅丰富而瑰丽的民法方法论的思想图景。
破产制度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与方向,关乎良性市场构建、社会资源运用以及市场效率提升,对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破产法理论前沿研究》立足我国当前破产法研究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对我国破产制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破产法理论前沿研究》一书的主要包括:对“执转破”制度构建的研究;对破产管理人制度完善的研究;对债务人财产制度完善的探究;对债权人保护制度的研究;对破产重整制度、预重整制度的研究;对破产和解与债务人自行管理制度的研究;对自然人破产制度、关联企业合并破产制度的研究等,以回应实践中配套制度不够健全等问题。
本书收录了人民法庭常用、推荐的现行有效的法 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以及司法解释性指导文件 ,内容分为民商事实体编和民商事程序编两编内容,其下又分为综合、家事、物权、合同、劳动争议、公司、企业、金融、知识产权、海事海商、侵权责任、诉讼时效、涉港澳台民商事法律关系、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诉讼费用、立案、管辖、回避等多个部分,力求全面系统。全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法官组织编写,精选司法实务中常用的规范性文件,是司法实务人员推荐的法律工具书。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型法官组织编写,主要讲解刑事办案实务应用法律问题,体例庞大,包含诸多实用的的办案疑难问题,着重从实务出发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对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思路,供司法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参考运用。总则部分依据刑法条文的顺序,逐个问题逐条解释。分则部分采用逐个罪名解释的方式展开。全书体例主要包括五个部分:一、刑法规定。包括历次刑法修正案。二、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及其权威解读。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的指导案例。三、典型或常见问题的审理思路。该部分的观点主要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指导案例、刑事审判参考案例中提炼,同时亦从相关规范性文件中提炼某些观点。四、疑难、复杂问题的参考性解答。这部分内容系从人民司法、人
本书是一本专为税务机关执法(法制)人员及税务服务中介、专业律师等专业人士提供的实用性涉税法律法规查询、学习手册,具有全面、准确、简便、方便查询等特点。全书共包括税收程序法篇、税收实体法篇、行政诉讼法篇、行政复议法篇、刑法篇、刑事诉讼法篇、民商事法律篇、民事诉讼法篇、税收保全与执行篇九个部分,收录了《税收征收管理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刑法(与危害税收征管罪相关内容)》《民法典》《民事诉讼法》《行政强制法》等财税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并附有“律师从事税法服务业操作指引”。 为便于使用者学习、查询,每一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均附有作者的精彩导读。
本书从商业秘密的整体架构入手,全面分析了商业秘密诸多问题的成因,商业秘密的管理风险,商业秘密诉讼中的疑点、难点等;详细解读了商业秘密构成三要素——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的深刻内涵;对侵害商业秘密的五种典型行为、各方承担的法律责任、举证责任,不构成侵害商业秘密的情形,技术问题解决路径,诉讼中的行为保全、证据保全,经营信息类商业秘密的司法保护,竞业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商业秘密与其他知识产权专门法的关系,商业秘密民事保护、刑事保护、行政保护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了详细解读。 本书对于企业商业秘密管理人员、律师、法官等实务工作者以及理论研究人员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稿收录了吴汉东教授在知识产权应用问题研究方面的代表性文章,收集了作者大量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知识产权制度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补充了之前遗漏的几篇文章,从而使文集内容更全面。知识产权的创新和应用、保护逐渐成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有力工具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然而,由于政策、人员、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在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实际转化、应用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本书剖析了知识产权转化应用的常见方式和程序,并分析了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因素。分为政策运用与战略实施、法律制定与规范适用和制度评价与法律完善三编。
本著作是对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系统的理论阐释,结合民法典合同编的具体规定对合同法的总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是作者在相关方面研究的一次集中理论总结。本著作的内容涵盖了合同法的基本问题以及合同的分类、订立、内容与形式、效力、履行、保全、担保、变更、转让、解除、违约责任等。在每一章节中,作者在系统、全面阐释合同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列有“探讨”“拓展”“思考”“反思”“辨析”和“以案说法”等栏目,以利于各类读者各取所需,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深入学习和领会《民法典·合同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