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和整理了2021年6月1日之前与我国刑法典相关的现行有效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461部(件),并根据与具体刑法法条的相关性进行拆分后,将其集中置于相关法条之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相关立法解释”“相关立法解释性意见”“相关司法解释及‘两高’工作文件”“相关文件规定”五类编排;同时筛选了592个经“两高”审定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案例,将其裁判要旨提炼出来并置于相应法条之下,名之为“ 案例要旨”。本书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以案释法。通过法条后所附的刑法专家根据“两高”公报上刊登的案例、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以及其刑事业务庭(厅)室编辑、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等业务指导用书上刊登的经其审定案例所提炼出的 案例要旨,使读者深入了解审判机关适用刑法及相关刑法解释所
本书收集和整理了2021年6月1日之前与我国刑法典相关的现行有效法律法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461部(件),并根据与具体刑法法条的相关性进行拆分后,将其集中置于相关法条之下,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相关立法解释”“相关立法解释性意见”“相关司法解释及‘两高’工作文件”“相关文件规定”五类编排;同时筛选了592个经“两高”审定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案例,将其裁判要旨提炼出来并置于相应法条之下,名之为“ 案例要旨”。本书具有如下三大特点: ,以案释法。通过法条后所附的刑法专家根据“两高”公报上刊登的案例、发布的指导(性)案例以及其刑事业务庭(厅)室编辑、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刑事审判参考》等业务指导用书上刊登的经其审定案例所提炼出的 案例要旨,使读者深入了解审判机关适用刑法及相关刑法解释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 人民检察院和张军检察长关于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的指示要求,我们将第十六届 检察官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做优刑事检察——网络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并着重就“刑事检察基础理论与实践”“网络犯罪惩治基础理论与实践”“网络犯罪相关罪名研究”“电子数据相关问题研究”“侵犯与数据安全犯罪问题研究”“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广泛讨论,为惩治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安全建言献策。 本届论坛共收到检察系统内外论文700余篇,编者从中择优挑选出105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结集出版,其中,22篇 论文拟被《 检察官学院学报》《中国刑事法杂志》《人民检察》《中国检察官》《检察论丛》等知名期刊录用刊发。
本书选择刑事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有效辩护与辩护有效性等诸多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呼应“审判中心主义”司法改革对辩护制度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审视并优化整个诉讼环节中关涉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侦查力量、控辩力量、审判力量等权力与权利配置,从而推动程序性人权的有效实现,反向推动相关制度的完善, 终实现司法的公正与 。本书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厘清有效辩护与辩护有效性等诸多相关概念及相互关系,对程序性辩护的有效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呼应“审判中心主义”司法改革对辩护制度提出的新的要求,重新审视并优化整个诉讼环节中关涉程序性辩护有效性的侦查力量、控辩力量、审判力量等权力与权利配置。
本书为张智辉《刑事法研究》第五卷,本卷辑录了作者从事法律实务和研究工作以来,对检察学相关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卷中所录文章,或为作者已发表期刊文章原文,或为作者在各类会议上的发言,或由作者专著及参与撰写的研究著作中选取部分章节整理而成。所有篇目均为作者自选。涉及检察学理论与改革、检查制度、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及作用、检察权的性质及行使等检察学诸多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