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性调查,是工会组织的一大品牌。自1982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室会同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系统调查开始,基本上每5年进行一次。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总工会组织开展了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 本书选编了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的相关成果,包括1篇调查总报告、13篇专题调查报告、15篇地方调查报告、9篇产业工会调查报告和1篇网络专项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自2017年第八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以来我国职工队伍和劳动关系新情况新变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及时反映基层和职工愿望心声,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工会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本书在梳理公共信息服务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背景基础上,对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理念与目标、模式构建中的要素变量及其内在逻辑关系等进行系统理论阐述和建模分析,提出了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的框架思路及其风险预防与绩效评估等一系列理论命题,并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科学阐释。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发现了公共信息服务实践的个性和特色,总结了公共信息服务的基本规律,验证或修正了公共信息服务社会共治模式构建及其法治化的一系列理论判断。
应急预案是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核心,数字化视域为应急预案的语义模型构建、动态生成及综合评估下的智能反馈提供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本书从三个层次研究应急预案体系:一是应急预案结构要素和框架机理研究;二是基于情景的领域本体语义模型构建和语义互操作性研究,通过本体进化,丰富应急领域本体语义模型;三是根据动态和复杂变幻的时空环境信息,研究应急预案处置中的复杂流程组合管理,构建情景演化模式下的应急预案动态生成机制,提升应急预案的问题适应性和环境应变性,在突发事件演进中建立动态追踪评价机制,探索应急预案的反馈和演进管理。
《警察文化学(第四版)》是全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警察文化理论与实务的原创性著作。作者自1992年起至今坚守警察文化理论研究阵地20余年,此版系首版18周年后的又一次全面修订和部分改写。本书集中外警察文化思想之大成,汇当代警察文化建设经验之精粹,构筑警察文化学学科之体系,是中国警察文化学学科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对警察文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三篇十三章及结语。 总论篇 主要是对警察文化和警察文化学基本理论、基本问题的概述; 分论篇 主要是采用 化整为零 的方式,对警察文化系统的物质、行为、制度及精神等四个层次内容及其所涉及的诸多内外关系等作具体剖析; 建设篇 则是对警察文化建设的有关战略战术问题进行 化零为整 的研究,并落脚于对中国特色警察文化建设目标的展望上,以期为我国警察文化建设提供
全书以多维度反映应急救援技术性建设成果,收录现行有效的有关 强制性标准、 性标准以及重要行业文件,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全书分五部分: 部分社会应急力量基础标准;第二部分生产安全事故救援基础标准;第三部分消防救援基础标准;第四部分自然灾害救援基础标准;第五部分公共安全及其他其础标准
《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研究》综合集成了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当前东北地区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和发展路径设计。《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大问题研究》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新老问题、新老现象的区别与共同点,考察了各时期的振兴方略及沿革;面向 战略需求,分析了东北地区“五个安全”和“五头五尾”的发展现状,设计了其发展和建设路径;着眼于部门视角,从特色产业、粮食生产基地、旅游资源开发、科技创新、 合作等领域,深入分析各具体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其发展思路与具体建设任务;着眼于空间视角,从 示范新高地、城市化重点地区、特殊类型地区等类型区域,分析其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总体发展思路,设计了具体的建设任务。以此,科学阐释了
本书系统地剖析了大数据驱动公共服务跨层级联动创新中地方各级政府的目标定位及其复杂关系,解释如何利用政策工具构建统一网络平台实现公共服务智慧管理的问题,进而探讨推动公共服务提供者参与公共服务的纵向整合,实现协同供给的路径选择。本书共分为六篇,包括绪论,大数据驱动公共服务跨层级联动创新的理论框架构建、动机—能力分析、不同模式、扩散机制与对策建议。
本书选取作者着述十四种,又整理者所辑三种,按诗集、文集、论著三大类编次:诗集有《永思堂诗稿》一卷、《永思堂诗续》一卷、《永思堂诗外》一卷、《慈竹居诗稿》二卷、《慈竹居诗遗(辑)》一卷,文集有《永思堂文稿》一卷、《永思堂文续》一卷、《永思堂文外》一卷、《慈竹居集》一卷、《慈竹居文续》一卷、《慈竹居文外(辑)》二卷,论著有《左海珠塵》《陈石遗先生谈艺录》《陈石遗先生论诗 句注》《慈竹居丛谈》《外国文学论稿(辑)》《埃及鈎沉》。并附整理者所辑作者相关资料供读者参考,又附作者嗣父黄梓庠《翰雲草堂诗稿》及《黄澹盦先生印谱》以见其家学渊源。
《产业振兴》:本书深入阐述了在新时代如何建设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产业体系,旨在为省市县乡村各级 提供政策上的分析、具体实施措施,以及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方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本书以问题为导向,是各级 公务员学习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参考读物。《人才振兴》:本书从乡村人才振兴思想、“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乡土人才挖掘、乡村教育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就如何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体制进行分析和论证,旨在为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提供具体指导。《文化振兴》:本书从深入剖析我国当前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产生的根源,提出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
本书聚焦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系统分析了城市发展演进过程中无法分割的各种安全问题,深入探讨了安全风险加剧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主要源头,对 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做了全面回顾和比较研究。在分析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内在结构以及发展动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归纳了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同时对基层治理在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深度阐释。本书还针对未来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作者的思考。 本书紧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领域公务员和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城市安全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研读。本书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和全球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安全课题。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与研究生物安全情报理论的专著,站在广义生物安全研究视角,面向生物安全治理重大需求,构筑生物安全情报理论体系,以期指导生物安全情报工作开展,强化生物安全情报对生物安全治理的支持,推动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本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生物安全概述、生物安全情报的基本问题、生物安全情报基本理论模型、生物安全情报体系建设理论、基于情报感知的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理论,以及情报主导的生物安全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