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纵横天下,波澜壮阔,得益于他书剑双修,学用兼擅。研究专家陈晋及其团队,集二十年之功,搜辑梳理一生的读书笔记,编为战略卷、哲学卷、文学卷、历史 附录卷,并结合对每本书的创造性运用情况,做客观解读。本书不仅文献史料丰富,更反映出读书和实践的关系,是领导干部提升学习力领导力的生动教材,也是广大普通读者提升素养,以达学以致用的经典读本。
中国的威胁来自哪里?本书披露1965年*说是日本 我们不感到英国对我们是威胁。 我们也不认为法国对我们是个威胁。对我们的威胁来自美国和日本。 中国载人潜水器 蛟龙 号深海下潜7020米,本书披露1958年*就预测了深海下潜的必要性 海水里有那么多金属,将来缺少金属,你们从海里取就行了。 药价高得出奇怎么办?本书披露1965年8月*就指示卫生部降价 药品应当降价。 中国有两条母亲河长江、黄河,本书披露1957年*预言: 将来长江上修上20个、30个桥,黄河上也修上几十个,到处都能走。 如今长江大桥70多座,黄河大桥130多座。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新疆问题如何解决?本书披露*的良策是 在新疆要做好经济工作。农业、畜牧业、工业要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要一年比一年繁荣,人民生活要一年比一年改善。 *闭关锁国,不开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逐渐成为权力中心,从 1953 年到 1964 年,执政苏联 11 载。在这十余年中,赫鲁晓夫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锐意改革:东部垦荒,种植玉米,实施农产品采购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等;开放克里姆林宫,释放政治犯,秘密召开震惊世界的苏共“二十大”,实施去斯大林化;苏联的文化艺术领域逐渐解冻,一些具有改革思想和批评苏联现状的作品得到发表。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成绩与失误并存,这些丰富的政治场景和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的变革交融在一起,再现人所共知的胜利以及令人遗憾的失误。本书系谢尔盖·赫鲁晓夫所撰“父亲三部曲”后一部,作者将自己的回忆和档案史料有机结合,展现出一幅苏联 20 世纪中期栩栩如生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画卷。
作者历经五年,研究了俄罗斯、美国、英国档案馆中5000份解密文件,将800多封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收录书中,并保留了修改痕迹。作者对每个阶段的通信配以背景描述、专业解析和珍贵历史照片。内容之翔实,独树一帜。 本书引人入胜的是,通过三巨头原汁原味的书信,即伟人亲笔书写的历史,可见二战中为共同抵御法西斯侵略,苏联、美国、英国所结成的反法西斯联盟,在战争初中期被一致的目标掩盖了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军事战略上的分歧,虽然书信中充斥着苏联要求英美严格履行租借法案和关于开辟第二战场的争论,但以苏联红军为主力消灭希特勒军队的不断胜利鼓舞着联盟同仇敌忾地战胜敌人。战争中后期,尤其是盟军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之后,争夺战后在欧洲的势力范围则成了各方极尽纵横捭阖之外交能事而欲盖弥彰
伟大卫国战争期间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往来书信 文献研究Переписка Сталина с Рузвельтом и Черчиллем в годы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ы. Документально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е 2015年6月,俄文版在莫斯科出版。 2017年11月,中文版在北京出版。 现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部长C.B.拉夫罗夫、前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俄联邦国防部*副部长A.A.科科申、前中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李际均中将为中文版作序。 本书是一部历史,史料研究和阅读价值极高。 作者历经五年,研究了俄罗斯、美国、英国档案馆中5000份*解密文件,将800多封斯大林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往来书信收录书中,并保留了修改痕迹。作者对每个阶段的通信配以背景描述、专业解析和珍贵历史照片。内容之翔实,独树一帜。 本书引人入胜的是,通过三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