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武器图解百科》 是什么武器让二战时期的德国军队显得如此强*? 从战斗机、火炮到战舰,本书用图解的形式展示了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所使用的那些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武器装备。 从德国国防军到武装党卫军使用的装备,本书提供了二战时期德国主要武器装备 从 豹 式坦克、88毫米火炮、 喷烟者 41型多管火箭炮等陆战武器,到容克斯Ju-88等知名空战锐器,以及 俾斯麦 号等一系列经典海军武装 的图解,每一件重要的武器都配有全彩图片,并附有其发展史、服役历史和规格表(包含了完整的尺寸、重量、性能,以及乘员、装甲、武器和动力装置等细节)。对于想要了解二战时期德军军备的军事迷而言,《二战德国武器图解百科》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普及读物。 《二战苏军武器图解百科》 二战期间,苏联武器以可靠、强*且颇具创新性闻名。战后,它们或
《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以钱学森提出的:“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战争规律,研究战争这门科学,这就形成了现代军事科学”,“实现国防现代化,就要实现军事手段的现代化和军事科学的现代化”的现代军事科学思想作为编写指导思想。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钱学森相关现代军事科学的论著和书信,收录了钱学森相关论著19篇,钱学森书信36封。下篇为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研究,是由一些曾在钱学森领导下工作过的、与钱学森有过学术交往的、在工作中受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教益的一些领导、专家、学者写的学习研究论文,共31篇。内容涉及系统工程与军事系统工程、军事科学与军事科学体系、战略与战役理论、信息化战争与信息化军队、航天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国防科技大学建设思想、科技情报工作现代化等多个领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的军事创新和战术革新,不仅 改变了现代战争的格局, 给欧洲以及全世界带来无尽灾难。通过丰富的图片和通俗的文字,本书从不同时期的战场表现切入,生动讲述了德国陆军从一战后的 境重生。 全书涵盖7大发展阶段、10张作战态势图、近40场战斗场景彩绘插图、超50幅单兵装备细节手绘图、300余张珍贵历史图片……集文献研究与故事渲染于一体,既是一张希特勒地面力量的全景式演变图谱,也是一部纳粹德国陆军的兴亡史!
《英国战列舰》是世*闻名的海军史学者、照片收藏家、插画师R.A.伯特的扛鼎之作。 这套书从基本设计、装甲、武备、动力、识别特征、改装情况、服役经历等角度,详细介绍了从1869年到1945年,从蹂躏级到英王乔治五世级,70多年间的48级英国铁甲舰、战例舰、战列巡洋舰,以及改装航母,清晰再现了英国战列舰的发展脉络。 书中对铁甲舰、前无畏舰的系统梳理,对改装情况和外观变化的细致研究,对各舰战损情况的深度解读都是前所罕见的,对海军史爱好者和研究者来说深具价值。 全书收录近1000张高清历史照片、230余张手绘线图、26幅精美彩绘,资料扎实,数据详尽,既是清新养眼的战舰鉴赏图册,又是准确可靠的技术与历史参考文献。
书号:9787511586728 书名:人民日报评论年编 2024 人民论坛、人民时评、人民观点、评论员观察 定价:218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这是一套挪威战役全史,讲述二战初期德国对挪威的入侵,挪威捍卫中立的抗争,以及英法军队与德军在挪威的角逐。 1940年4月,德国海陆空三军部队发起 威悉演习行动 ,入侵中立国挪威,以确保斯堪的纳维亚的铁矿石供应。这种舰队打击、两栖登陆和空中投送紧密结合的军事行动让挪军颇为震惊,猝不及防。德军迅速占领了挪威沿海的多处战略重镇,并逐渐向挪威国土的纵深推进。 随着局势的明朗,挪军逐渐从初期的惶恐和不知所措中恢复了过来,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英法援军的到来更是加强了抵抗力量。德军占领挪威全境的企图一度受阻,盟军甚至从德军手中收复了挪威航运重镇纳尔维克,这是希特勒在二战中的首场败仗,有力地鼓舞了挪威军民的士气。 然而,挪威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英法联军虽然具有海上优势,却总是优柔寡断,频频坐失战机。
......
本书展现了20世纪以来 的成就——飞行与飞行器发展的全部历史和故事,并辅以精美的历史影像和珍贵的新闻照片,向促进航空事业前100年发展的先驱个人和组织所具备的勇气和付出的贡献致敬。 从19世纪晚期开始,交通运输业就开始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直至 地改变世界。1903年,汽车取代了马匹;20世纪50年代末,飞机又取代了火车和轮船成为 的交通工具;到了20世纪下半叶,大型、高效的喷气式飞机诞生,空中旅行变得 加普及。然而,飞机也很快发展成为战争 ,在“二战”期间成为战场上令人望而生畏的无情杀手。如今,航空和航天已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促成积极改变的有力工具,人类对于飞行器的探索将永不止步。
本书共设计了导言及13章节。导言部分,从寻绎《孙子兵法》理论思维的视角入手,分析孙子的叙述方式及其章法结构规律,挖掘其背后蕴藏的圣哲思想智慧,揭示了他基于古代“中和”思想的哲学滥觞,从而说明了《孙子兵法》13篇全部采取上、中、下篇章结构的古代思想根据。从第1到13章,全部按照题解、构解和文解的体系,分别研究解读《孙子兵法》13篇,其中,题解均以短小精悍的陈述句,表明其思想内涵;构解均以“既…也…”句,表明其“内中和而外两极”的结构体系;文解均采取上、中、下三部分解读孙子各篇思想内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三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解析,也更加清楚地反照和印证出孙子基于古代“中和”思想的理论研究智慧。尤值一提的是,全书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逻辑、历史、文化高度统一的观点,在逻辑的理径上探究,在历
相互依存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相互依存论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国与国之间基于经济贸易往来和能源供求关系而使相互间产生了互相依赖的联系。相互依存论一般是指国与国之间由于经济原因而使得政治关系趋于和平,各国权衡利弊,考虑得失之后从大局出发,弱化或者避免政治军事冲突。该理论的系统阐述由弗吉尼亚大学政府和外交事务系教授戴尔?科普兰(Dale C.Copeland)完成,戴尔?科普兰著的《经济相互依赖与战争(精)/中国国际战略学会译丛》即系统阐述相互依存理论与战争之间在过去两百多年历史上的关系,可谓国际关系研究和安全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