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不仅成功应对了日军频繁残酷的“扫荡”,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从几万到百万的迅猛发展,为未来奠定了重要基础。不同于相对安定的陕甘宁根据地,地处晋东南的太行根据地一直是对日斗争前沿,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此外还有阎锡山在此深耕多年。中国共产党初到此地既无基础,且生存形势严峻:太行山区空间局促,人力资源有限,兵源基础薄弱。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最终在这里实现了大发展,这种巨大历史反差背后关涉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武装体制和强大的动员能力。归结起来,本书拟着重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共产党如何抗战的”;一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实现武装力量大发展”。二者关乎中国共产党如何最终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阅兵,女卫生兵方队首次亮相受阅部队,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支女兵方队。此后1999年、2009年、2015年、2019年大阅兵,都组建了女兵受阅方队,代表全军女兵参加阅兵。这些参阅队员,主要来自位于石家庄市的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这是一所由白求恩倡议建立的学校,受阅队员发扬白求恩精神和“精准胜于一切,英姿靓于一切,意志坚于一切,团队高于一切”的女兵方队精神,圆满完成了五次受阅任务。
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有了情报活动。情报的地位与作用在战争中最能得到凸显。本书系统介绍近代以来世界上一些经典战役,如日俄战争、大西洋潜艇战、珍珠港战役、诺曼底登陆、中东战争、马岛海战、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剖析战争始末和情报策略得失,阐释情报战的原则和规律,为信息化条件下的情报战提供借鉴。
本书共分为4章,第1章对冷兵器的定义、历史、分类、生产工艺、性能标准等基础问题进行了解答;第2章对冷兵器构造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第3章解答了与冷兵器性能相关的问题;第4章则解答了与冷兵器使用技术、战术相关的问题。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复杂的军事知识并增强图书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书中配有大量示意图、鉴赏图以及生动有趣的小知识。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分析讲解透彻,适合广大军迷和中小学生作为科普读物。同时,它也适用于国防教育工作者、博物馆工作人员、历史学者、作家、编剧、电视节目制作人、博客作者、游戏设计师、模型制作者、冷兵器鉴定等专业人士作为参考书籍。此外,本书亦可作为各大军事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辅助用书。
《现代枪械百科(图解导读版)》是一本介绍枪械的科普图书,书中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枪械构造、使用弹药的规格、运作原理、战术附件、实际使用方法等内容,由浅入深地讲解了枪械的相关知识。除了介绍枪械本身,还对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例如枪械的发展历史、枪械的技术革新等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能够提升读者对枪械的认知度。全书结构清晰,分章合理,排列有序,主次分明,各个阶层的枪械爱好者均能从中获益。 《现代枪械百科(图解导读版)》定位于想要了解枪械入门知识的青少年读者,同时也适合军事知识丰富的军事爱好者阅读和收藏。
本书以《太平经》的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系统剖析其基础框架、主要内容和理论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它与汉代统治思想的关系,以期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做出推进性的贡献。本书共分为神道设教、政治观念的信仰依据、天人一体等12章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弘扬红色精神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红色精神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这一重要论述的文化渊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心学。心学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其修养目的在于为善去恶致良知。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良知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致良知”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知行合一,就是坚持在伟大社会革命中进行自我革命,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做到对科学理论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守初心、担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 在党性分析中,常常能够看到诸如“党性修养不足”“党性修养不够”这样的表述。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党性修养似乎飘在空中、不接地气,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对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心灵鸡汤”往往缺乏鉴别力……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当前党员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面临着复杂的战场环境,而武器装备的多样性、制约战争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攻防对抗双方的体系性,都使得在战争中作出正确的决策异常困难。 本书从指挥控制原理出发,系统总结了辅助决策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围绕“观察(Observation)-判断(Orientation)-决策(Decision)-行动(Action)”指挥控制活动的辅助决策框架和方法体系,针对态势感知、目标选择、计划生成、指挥控制评估中的辅助决策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为作战指挥提供科学决策的辅助手段,促进新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方法的形成,对提升我军辅助决策应用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书适合于从事指挥信息系统、军事运筹等军事科学领域的高年级研究生和从事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人员学习与参考。
本书对政治学基础理论中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合法性资源的“生命周期”的全新命题。全书主要描述了政治合法性资源的生命周期一般理论框架、承载主体、构成、内涵、特点,并借鉴其他学科提出了合法性资源的生成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部干预的影响、资源的转向与合法性犯罪、资源的运用与和平、政治形象传播、历史文献频率等相关问题,并应用儒家政治观作为案例分析了其在史学中的效用。本书既有理论,又包含有丰富的案例分析,是对现有政治学合法性理论的创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由于其命题来源于历史经验和经验分析,因此对当代社会治国理政也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
中国兵家历史源远流长,智略雄冠中外。本书从起源流变、代表人物、传世著作、经典战例等多个维度,对中国兵家做概略性考察。“源流篇”以时间为轴,选取古代中国历史上的杰出军事家,总结其军事理论与实战贡献,系统梳理中国兵家的发展演变脉络。“分野篇”通过列举中国兵家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军事著作,分析军事谋略、练兵方法、军事制度、军事装备等方面蕴含的重要思想。“战例篇”则以具体的战争、战役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中国兵家的军事实践,对那些能影响历史进程、开创战争模式,或是能为后人提供经验教训的战例进行分析,从正反两方面丰富中国兵家的历史形象。
武器装备是武装力量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的统称,是进行战争的物质基础,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随着新军事
被辛弃疾用一句“赢得仓皇北顾”高度概括的元嘉北伐,是以刘宋的北伐军败逃江南,北魏军望江兴叹而结束。北魏皇帝拓跋焘挟投鞭断流之威,率三十万得胜之师凯旋北返,不料在途径盱眙小城遭遇有生以来优选一次滑铁卢。时辅国将军臧质与盱眙太守沈璞率三千军士固守盱眙城,与拓跋焘大军对峙三旬,给予魏军重创,确保城池不失。由于战事频仍,盱眙郡城至唐末及五代十国时已毁弃,宋初《寰宇记》仅以“废臧质城”记之,且不能明确记其方位,地方史料记载更是多有舛殊。盱眙郡城的毁弃消失,加之史书失载,以致后人不能完整叙述那场震古烁今的盱眙保卫战。本书依据《宋书》和《资治通鉴》记载的地望,借鉴现代考古发现,对现存的山峰、河流进行实地比对,排除地方史料的讹误,最终得出结论,期望对完整表述那场战争史有所助益。
导弹武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战争的终极武器。为此,世界军事强国围绕战略核导弹展开过激烈的竞争。导弹技术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与反导系统之间的对抗更促使导弹武器技术不断更新。因此,导弹武器技术的发展是有因可循的。本书力图较全面地展现导弹武器的发展脉络,尽可能用非专业词汇来描述导弹武器的专业技术,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导弹武器的发展历史,提高国防意识,学习科学知识。本书适合大众阅读,特别适合广大青少年、部队官兵及航天爱好者阅读和参考。
......
《政事论》是古印度一部论述治国安邦策略的名著,一般认为它是孔雀王朝开国君主旃陀罗笈多的宰相侨底利耶所作,书中包含丰富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思想。《 国际政治思想研究》集中研究《政事论》所蕴含的国际政治思想,探析其与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现实主义理沦)的异同,力图在传统的古代经济史与社会史之外,进一步发掘其在政治思想史与战略文化上的价值,实现“已有材料的创新应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弘扬红色精神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创新,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加强红色精神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