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李奇微关于朝鲜战争(中国方面称 抗美援朝 )的回忆录。与许多西方作者不同的是:作为朝鲜战争期间 联合国军 的战地总司令,李奇微身临其境,亲历了这场战争的残酷,这一点是其他类似著作作者不曾有过,也不可能拥有过的经历;另外在其回忆录中,李奇微并未过多谈及中国方面的情况,而是在书中对美国当时的亚太政策的失误,特别是对当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进行了充分的反思与介绍,这也是其他写过 朝鲜战争 这个题材的西方作者所从未有过的,同时亦是本书*的看点。
肖赤曾任党的秘密交通员、区肃反委员会主席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任红一方面军总部任政治保卫工作,后任中央调查部管理局长、国家安全部咨询委员。本书是他的早期回忆录。特别是在抗战前,担任政治保卫工作的革命经历。
李云曾是中央特科成员,做机要交通工作,中央特科与中央失去联系后,与丈夫徐强坚持在上海战斗。后由组织安排做党中央与宋庆龄的联络员。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在宋庆龄身边,做联络工作。曾任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 。本书是她的回忆录,特别回忆了在隐蔽战线斗争和在宋庆龄身边的工作经历。
主要叙述了李时雨做隐蔽情报工作、营救革命人士的故事。该书按时间顺序,李时雨回忆了自己由少年时代直到走上革命道路,以及潜入西安 剿总 、进入天津,直至潜入汪伪、打入军统做隐蔽情报工作,后被军统关押入狱,*后出狱迎接革命胜利的历史故事。表现了情报战线工作者的聪明才智以及至死不渝的革命信念,为教育后人提供了生动的教材.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密战历史。其中就有张梦实的《白山黑水画人生》。 张梦实是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的儿子,阅尽豪门奢华腐朽。他追求自由进步,背叛家庭成为中共东北情报组织一员。他利用特殊身份向党组织提供了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政府的绝密情报。他随溥仪和伪满高层被苏联方面羁押在西伯利亚五年。他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管理日本和伪满战犯。 从豪门叛逆到情报英杰,从 走资派 到政协委员,张梦实的一生历尽甘苦,跌宕传奇。回忆往事,像一首深沉的歌。
葛佩琦,1911年生,山东平度人。青少年时期半工半读艰辛求学,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入读大学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的一二九学生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打入国民党高级军事机关搞情报和策反工作。抗战胜利后,接受我党西安地下情报组织派遣,打入国民党 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 ,以 少将督查 东北通讯处处长 的名义为掩护,为我党搜集了大量军事情报。因历史的 误会 ,在1957年被错划为 极右派分子 ,之后被错补、错判。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案件平反,政治名誉得到恢复。
《隐蔽战线春秋书系.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视密战历史。其中就有《真金不怕火炼 任远回忆录》。 任远(1919 2019),陕西绥德人,16岁从事白区工作,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进入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期保安干部训练班,接受专门训练。后到晋察冀边区北方社会部负责情报工作。1941年起任晋东北、平北情报站站长。1942年任冀东东北情报联络站主任,在与伪满洲国交界的*前线开展复杂艰险的情报工作:往敌占区派遣情报人员,策反伪军头目等。1944年10月,在河北丰滦县杨家铺的一场战斗中重伤被俘,在监狱里与日本特务斗智斗勇,保全了组织,还借敌手铲除了汉奸叛徒,后在组织精心营救下巧妙脱险。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张家口公安局、北平市公安局工作,
主要负责无线电报,曾赴苏联学习相关技术,是早期隐蔽战线无线电工作的开创者之一。后任劳动部副部长、浙江省政协主席。本书是他的回忆录,回忆了他一生重要的革命经历,特别是他在隐蔽战线的经历。该书曾在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此次为修订,增补了一些图片。
靖任秋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从事兵运、策反工作,包括西北军的孙殿英部、伪军王道部、高树勋部等,对于促成高树勋部邯郸起义起到积极租用。曾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本书是其革命经历的回忆录,特别是在隐蔽战线联络策反方面的革命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由之演化而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20世纪决定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 《图说二战:永远的记忆》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选取了二战时期的老照片,按照二战发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从不同侧面纪念和反思那场史无前例的战役和战斗。后附以相关的战争漫画。 这部以图片叙述二战的历史,旨在让读者懂得如何珍惜过去和怎样开创未来。
主要收录了抗战将领后人回忆文稿35篇,内容记述国共两党35位(国民党方面7位,共产党方面28位)著名将领的抗战故事,体现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弘扬了抗战精神,对今天的读者进一步、具体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和抗战精神很有帮助和教育意义。
德国统一是经济曲折、戏剧性的转变之一。关于这一统一进程和政策选择,两位德国的经济学家综合了大量文献,呈现出这部结构清晰、论证缜密的作品。它是贴近东德转型历程的深度反思,也是从国民经济学角度分析两德统一和东德转型进程的开创性著作。 作者归纳了东德体制崩溃的原因,也详尽地介绍了两德统一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东德在转型国家中是的“转型”与“统一”交织的事例,作者们令人信服、深入浅出的论述,使非专业读者也能了解这的经济事件;他们对德国激进的改革实践的总结,也能为那些处在经济转型阶段的学者和专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照。
袁宝成、任国明和于明山所著的《平视西方》不是一本学术著作,但 字里行间可读出对中国面临的靠前形势、所处的靠前地位以及对外战略的 认真思考,许多观点反映出对靠前政治本质的认识。 《平视西方》作者们对于中国崛起的认识是很好符合结构性矛盾原理 的。结构性矛盾是指在靠前体系中崛起的大国与霸主国之间的矛盾。这一 矛盾的本质是崛起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使霸主国失去其拥有的世界地 位,为了保住其霸主地位,霸主国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阻止崛起国取代 其世界地位。和被地位改变是靠前政治中优选的权力结构矛 盾,这种矛盾是零和性的,因此无法调和。 作者们不仅看到了中国崛起所面临的结构性矛盾,而且还看到了经济 实力在中国崛起中作用的局限性。更为可取的是,作者们能理性地认识西 方阻止中国崛起的必然性。
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共同努力下,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在改革中推进、在继承中发展,紧紧围绕科学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抓基层打基础,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中央组织部撰写发表了一批“仲祖文”言论,加强思想宣传,进行政策指导,指出矛盾问题,弘扬新风正气,在传达中央声音、教育党员干部、广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政策法规局)编著的《清风正气——十七大以来仲祖文汇编》汇集了党的十七大以来在《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的80篇“仲祖文”文章,这些文章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思想脉络及指导立场,短小精悍、立场鲜明、朴实清新,树立了鲜明的思想导向、工作导向和舆论导向,成为
本书是美国海军陆战队老兵吉姆·麦克埃内里与作家比尔·斯郎联手创作的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盟军攻占瓜达卡纳尔岛的珍贵回忆录。 瓜达卡纳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被军史专家们称为“太平洋上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其在二战中的重要程度及惨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本书作者比尔·斯朗根据战争亲历者——海军陆战队员吉姆的口述实录,把我们带回了当时的瓜岛战役的现场,向我们真实地再现了许多充满恐怖与血腥的战斗场面。的细节,最生动的途述,为读者呈现了一幅令人难忘的战争历史画面。 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死一般的寂静到后来的危险重重;格洛斯特角的“绿色地狱”之战;血战贝里琉岛;日军修筑的坚固的防御工事;与敌人的贴身刺刀肉博战,式攻击…… “如果我们想活命,那么对于我们安全的日本人就是尸体。
西方是现代政治的发源地,民主政治学成为西方人所热衷的话题,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著作也多如牛毛。反观近代中国,政治学对中国学者们来说,却是如此陌生。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近代的学术名著,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又一个颠三倒四的模糊名词,而读者也该除了获得一些同样颠三倒四的名词外,鲜有所获。 如果说民主体制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历经沧桑,并屡次作为虚假的存在而欺骗着人民大众。那么,在近代中国,也毫不例外地使民主的欺骗性得以了最充分的表现。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整整齐齐地一起跨入了民主共和国,至于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机会来深思。但今天的我们,却有机会来体会他们当时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 本书是对二十世纪政治文化的反思。对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出了笔者的一家之言,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众多资深历史、战史作家主编。《战争事典007》通过剖析军事地理因素对秦赵争霸的影响、拜占庭帝国三位战神的传奇人生、迦太基名将汉尼拔等,使历史爱好者、军迷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的脉络。
“与官员谈”系列丛书,紧紧围绕“本领”和“能力”,从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提升能力、促进工作四个层面设计“谈”的话题,既要“谈”得轻松,又要“谈”得明白;既要“谈”得有高度、深度,还要“谈”来管用、实用。 本册为《与官员谈领导决策》。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决策前的信息占有与前景预测、制订决策方案与进行决策分析、领导决策中对现代技术的应用、领导者的创新决策、领导者的危机决策、领导决策的实施与执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