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战线春秋书系 回忆录卷》(10册)近期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作者均为中共隐蔽战线情报保卫、联络策反方面的英雄,回忆传奇人生,重现密战历史。其中就有《郭汝瑰回忆录》。 郭汝瑰,出身名门,黄埔五期。抗日战争中曾率旅在淞沪会战中扬名,长沙会战中再立战功,成为蒋介石心中的 军界精英 。实际上,他在抗战中已与中共南方局建立联系。解放战争的紧要关头,郭汝瑰进入国民党军中枢决策机构,任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经常向蒋介石提供作战方案,听取指令,有机会将*军事机密转交中共方面。当时的徐州 剿总 副总司令杜聿明说: 蒋介石、顾祝同是完全听信郭汝瑰这个小鬼的摆布,才造成这种糟糕的局面。 解放战争后期,郭汝瑰在宜宾率兵团通电起义,破坏了国民党方面固守大西南的计划。蒋介石到台湾后曾说: 没有想到郭汝瑰是*的共谍。
2018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组织全国相关纪念馆编辑出版了《抗战文物故事》。这部《抗战文物故事选》是从中精选了抗战馆馆藏文物故事65篇汇编而成。本书的编排大体以文物产生的时间为序,涵盖内容主要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14年间的文物故事,兼及甲午战争后台湾抗日志士事迹和全国抗战胜利后的相关故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为更好地配合和服务全国中小学生到 馆开展研学活动而编写出版了这部《抗战文物故事选》,希望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走进抗战纪念馆、认识了解抗战文物、学习抗战历史、弘扬和践行抗战精神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在东亚,二战遗留问题与区域事务有着紧密且消极的联系,关于二战历史的争端总是使日本和区域内其他 的关系如履薄冰。 此书首先用适合中国学术语境的方式系统介绍西方的“集体记忆”理论。其次,此书同时使用了中文、日文及英文的资料及大量证言及回忆录,这两种研究资料尚未被 相关学者充分使用。再次,先行研究一般以日本政府为中心来讨论日本的二战记忆,而忽略其他参与塑造日本二战记忆的群体,如普通民众及民间团体等。 二战记忆和地方战争记忆的不同也很少被谈及。所以,此书还能使人们对日本二战记忆有 全面及多层次的了解。 ,本书还探讨了日本二战记忆与日本战后内政外交之间的联系,并且涉及到了日本战后社会的多个主题,如:战犯法庭、社会运动、历史教育、战死者褒恤、以及战争文艺等
本书是关于研究“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批准与实施”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国际人权法上的儿童权利、平等地参加本国公务的权利等内容,本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尽早批准和实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促进我国法制改革与国际人权标准的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及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威望,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东亚,二战遗留问题与区域事务有着紧密且消极的联系,关于二战历史的争端总是使日本和区域内其他 的关系如履薄冰。 此书首先用适合中国学术语境的方式系统介绍西方的“集体记忆”理论。其次,此书同时使用了中文、日文及英文的资料及大量证言及回忆录,这两种研究资料尚未被 相关学者充分使用。再次,先行研究一般以日本政府为中心来讨论日本的二战记忆,而忽略其他参与塑造日本二战记忆的群体,如普通民众及民间团体等。 二战记忆和地方战争记忆的不同也很少被谈及。所以,此书还能使人们对日本二战记忆有 全面及多层次的了解。 ,本书还探讨了日本二战记忆与日本战后内政外交之间的联系,并且涉及到了日本战后社会的多个主题,如:战犯法庭、社会运动、历史教育、战死者褒恤、以及战争文艺等
......
......
《军碑一九四二——王楚英亲述中国远征军滇缅会战全过程》,京华出版社出版,2009年6月1版1次。作者王楚英为中国远征军老战士,时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史迪威上将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后随国民党退据台湾,曾任台湾高雄警备区参谋长、52军参谋长、国民党陆军少将军衔。1954年起义回到大陆。现任南京市政协委员。 年近九旬的王楚英以其亲身经历,历时数年写就了40余万字的长篇巨制《军碑一九四二》。本书真实记录了中国远征军1942~1945年,赴缅甸援助英军与日军作战全过程。生动刻画描写了史迪威、蒙巴顿、韦维尔、亚历山大、斯利姆等盟军高级将领和远征军罗卓英、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戴安澜等主要将领的性格特点和战事活动。是国内外迄今最为完整、权威的一部记述中国远征军赴缅印滇作战的史料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