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列儒家经典 四书 ,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元典。 《孟子开讲》是鲍鹏山教授继《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导读》《道德经导读》之后,出版的又一部对传统经典做现代解读的新著。 开篇《导言》,论述孟子思想中的中国文化重大命题及其逻辑关联;全本十四卷,每卷由原文、今译、注释、开讲四个部分组成:原文精校,今译畅达,注释精审,开讲通透,一气贯注。篇后为读者列出成语及相关章节链接;卷后附录《孟子的编撰与成书》,为读者延伸专业知识点。 开讲部分是本书最大特色,明明是说古典文本,偏讲得明白如话;明明在讲古圣先贤,偏又说得他如活当下。对传统经典做现代价值的阐发,是本书的显著价值,也是作者阐释传统经典的出发点,更是一个学者价值的极大体现。
本书以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为基本视角,探讨熊十力的儒佛会通思想,其突出特色在紧扣 会通 二字,指出了《新唯识论》在近现代学术史上所具有的既曲折又富有重要思想意义的地位。本书不仅以宽广的视野透入《新唯识论》创作的理论背景,且相当细密而有层次地分析了熊十力是如何在本体论层面、心性论层面及体用不二方法论层面、修身论层面进行其儒佛会通之系统构建的。本书较有创意的地方在凸显了熊十力如何以唯识学来反思儒家传统思想。整体上看,本书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下功夫较深,认识亦较到位,在谋篇布局上更是颇具匠心,文献的熟悉程度及其运用,亦可见其常年功力所在。
《四书五经(线装、一函)(套装共10册)》是儒家的九部经典著作,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和《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左传》五经。四书五经内容丰富深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大学》相传是孔子弟子曾参所作,谓大人之学,讲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被视为儒家学说的入门读物,位列四书之首。《中庸》相传为子思所作,重在阐述调和折中的人生哲学。[中]谓恪守中道,不偏不倚;「庸』即平常。『中庸』就是常守中道之意。二书经唐代古文学家韩愈及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的极力推崇,地位得到提升。《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着作。《孟子》主要记载
《论语》作为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文明目前一部重要的现世人本主义方向的民族伦理信仰经典,因其内具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在优选化的今日显示出了一种与现代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充分一致的思想倾向。作者基于60余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省内早提倡并开展 浙学 研究的学术机构,改革开放40年来,一直坚持 立足浙江、研究浙学、传承学统、创新浙学 的研究宗旨与发展方向。为全面系统地梳理目前海内外学界关于浙学的研究动态,浙学研究中心即把 浙学研究年度报告 的编撰作为科研中心任务之一,以便于专业研究者与普通读者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浙学研究的动态,从而更好地为弘扬传承浙江优秀传统文化服务。 依照 大浙学 的定义与浙江思想、文化、学术史在上古、中古、近古、现代、当代史的发展线索,《浙学研究年度报告2021》共设十三章。章目依次为 浙学理论综合研究 浙学之源:史前文化、舜禹文化、古越文化研究 汉唐浙学研究 宋元浙学研究 明代浙学研究 清代中前期浙学研究 近现代浙学研究 现当代浙学研究 浙江名山名水与地域文化研究 红船
本书系作者对孔子及《论语》研究多年的心得汇总体现。全书分上下二编,上编每一章以《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为开篇总论点,展开对孔子及《论语》某些精华观点的辨析。下编逐一点评孔子与其代表性弟子的互动辩论,借《论语》及相关史籍中的对话、小传等,将孔子与弟子的师徒情谊以及思想碰撞全面阐释。作者观点明确,为今天的读者追溯古时文化精华,再次走近孔子及《论语》提供了较大的学术探讨空间。
本书为历目前有关孔子言行记录的文献总集,采自春秋至明代的约二百三十种典籍。根据史料性质,全书分为十二卷。其中,靠前至第五卷为《论语》类文献,即专门记录孔子言行的文献。历目前记载孔子言行的专书有三部,一
《孔子家语》一书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时人、各诸侯国君王的问答,生动地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本书对
中国的文化传统,以“经学”为核心。古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谓之“六经”,注疏、解读与发挥“六经”大义的学问,称作“经学”。清代以前,所谓“经学”并非儒家所专享,诸子百家皆发挥“经学
杜维明先生是一位有着极高国际声望的哲学家,其在“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启蒙反思”“世界伦理”等方面的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方面作出了很好的贡献。2019年恰逢杜维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