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后,成庆老师推出新著《安心之道:佛学通识十讲》,旨在提供更简明、更易读的佛学通识读本,更适合没有佛学背景的入门读者。 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为被误解的佛教、悉达多的苦与自由、 缘起 的世界、生命流转的秘密、世界是真实的吗、不二与空、安心之道、谁控制了 我 、心的锻炼、生死与涅槃,分别从一个佛学的基本观念或实践切入,如缘起、无我、禅修等,以此形成一张 游园指南图 ,使读者能够迅速地寻找到佛学思想的某些入口,以及这个 思想花园 里值得驻足观看的某些核心景点。 人活在时代之中。时代变化剧烈,人心也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以至于出现种种心灵危机。如何应对?两千多年的佛学传统给出了它的答案。心病还须心药医,直指人心,愿佛学这一剂清凉药能够安顿人的心灵。
1995年,启功先生为了给一位在香港的朋友的母亲祝寿,又书写了一件《心经》(宣纸中堂,高90cm宽60cm),这件《心经》先由荣宝斋按原大复制装裱成立轴,收藏保存。2005年,启功先生逝世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为悼念先生,又按原件拍照后,改用电子版重新排版制成册页出版。2012年,启功先生百年诞辰时,香港的朋友专程将此《心经》原件运回北京,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 启功遗墨展 上展出,使许多书法爱好者有幸观瞻到这款《心经》的真实原貌。
《六祖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活泼自在的生命状态。 翻开本书,在禅宗六祖慧能的句句点醒中,刹那间唤醒身心内在活力。你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无法化解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不知不觉间已烟消云散。
这既是一本轻松愉快的物理之书,又是一本观点独特的人生指南。 世界的存在和运转是依循物理定律的,我们自身也应该遵循它们的道理。 人生不会虚度(能量守恒定律),人生不会沉没(浮力),人生难免混乱(热力学第二定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原子的吸引与键结),从相对论里学会尊重其他观点,在四种基本作用力里享受人生旅程 除了物理定律外,没有更好的人生道理了。 尽管世界是个庞然大物,拥有压倒一切的力量,但如果你了解了它的基本定律,就有办法应对一切困难。
我们更愿意把《清凉山上》看成是一本能令心灵有所归依的人生答案之书。 本书记录了《次第花开》的作者,当当网心灵导师榜2015年*影响力作家希阿荣博堪布对五台山各胜境的参观朝拜。沿着25年前法王如意宝朝礼五台山的足迹,尊者一路上讲述的各胜境的历史典故以及诸多大圆满祖师的修行故事首次出版发行。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本旅行指南,这本书能带你探寻五台圣境的风貌和典故。如果你需要一份朝山修行的导航,那么,请跟随尊者的足迹一一遍礼。
本书是印度珍贵、完整的一部哲学圣典,将数千年间印度哲人的智慧集于一体,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瑜伽的哲理和练习方法,通过静坐、冥想、呼吸、肢体的伸展,让读者再繁忙、快速的现实生活中,放慢脚步,重新体验身体与心灵的奥秘,体会天人合一的境界。 本书共分四部分:一、三摩地篇。介绍瑜伽的*境界 三摩地。二、练习篇。介绍瑜伽八阶段的前五个阶段:哲理和实际的练习方法。三、成就篇。介绍瑜伽的后三个阶段;瑜伽练习所取得的成就。四、解脱篇。从大宇宙、深入的哲学观点来探讨瑜伽。
本书是九十高龄的星云大师综整其毕生对佛教的理解体悟,透彻而有系统地阐释佛教就是人间佛教。大师在书中提到:人间佛教是佛陀对人间教化的佛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哪一个民族的、哪一个个人的,普通的人,只要与佛有缘,都是佛陀人间的信徒。全书记录了大师从心田里流泻出对佛教古今、未来的看法,甚为难得宝贵。 全书共 分为 六 个章节:一 、 总说;二 、 佛陀的人间生活;三 、 人间佛教的根本教义;四 、 佛教东传中国后的发展;五 、 当代人间佛教发展的现状;六 、 总结。 大师认为,读完全书,可对佛教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步步向上提升人间佛教的信仰,便能完成生命的圆满 。
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宗教史家恩斯特 特洛尔奇的代表作,是完整且深入地理解特洛尔奇思想的最佳导引性文本。在本书中,他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学说传统及其内在的规范性意义,进而深刻地探讨了个体的心性伦理、历史主义的相对性与信仰的绝对性、社会的价值基础等现代性核心问题。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直接提出本书的基本问题,即现代历史学改变了欧洲传统神学确立社会统一价值基础的方式,神学需要向现代性开放,应当转向宗教史学,那么它如何确立新的标准意识;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历史哲学的典范,即以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演化论的历史哲学;第三章指明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后半叶朝向相对主义和专业化的演变趋势,宗教史学面临着论证自我绝对性的危机;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表明特洛尔
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 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禅者的心应该始终是一颗初心,不受各种习性的羁绊,随时准备好去接受、去怀疑,并对所有的可能性敞开。只有保持这样的心,我们才能如实看待万物的本然面貌,在一闪念中证悟到万物的原初本性。 铃木俊隆禅师用*简单的语言,从日常生活的情境切入,阐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初心,实现禅心。 本书指导人们如何修行,说明何谓禅生活,禅修是以何种态度和了解为前提的,并且鼓励读者活出自己的真实本性。 我们必须抱着初学者的心,放开一切 执着 ,了解万物莫不处于生灭流转之中。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始终保持这颗初心,归复清净的生活方式,超越一切的得失心以及名利心。
万寿宫文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万寿宫文化的原始资料开始受到学者们的重视。由于正史上关于万寿宫文化记载极少,而且零散,在部分文人笔记上有一些记载,但又不够系统,明清小说上的描述又多夸张,不可作为信史。在历史资料遗留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了清代光绪四年金桂馨、漆逢源编纂的《万寿宫通志》,这是一部研究万寿宫文化 非常重要的资料。2004年我们就已经开始整理这部书,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一度放下了,目前我们得到了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和江西高校古籍整理研究指导委员会的支持,使得该项工作又得以进 行。为了便于阅读,现把我们的一些看法说明如下,以便读者参考。
本书为觉囊遍知朵洛瓦所著的《宝性论释》的汉译版本,原著为佛家重要论典,向来受汉藏各宗派佛学家重视,被人们广泛地论述和赞颂。此汉译版本从如来藏品、菩提品、功德品、事业品、利益品五个方面开示众生解脱还灭的因果,通过推理来证成一切有情相续当中具有如来藏的道理,启迪人们了知行为的方法,探索心灵的智慧。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开篇即有颂日: 龙猛提婆所成宗,三派大车广解释,我以无垢净慧眼,不共要义皆善见。此间欲宣彼宗者,我为除其恶说垢。因众请故以净语,当即广释《入中论》。 龙树空宗修行次第为:先以闻思抉择此派宗义,于修行之真实道获大信解,以菩提心为前导,大悲心成就佛果。《入中论》即阐发此义。宗喀巴大师旁征博引,审慎抉择,纵论此中所阐奥义。以颂文为主,兼及释论,故名之曰疏。 中观应成派谓由甚深、广大二门可达《中观论》旨。由广大故,疏文随颂文顺序,以十波罗蜜配菩萨十地,每地皆说明其地体性、增胜功德、修习方便。 由甚深故,第六地中,以破四生明法无我,以七相推求破人我执。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自证分,唯心即唯识、离外境识有自性、依他起有自性.自续派的名言中许有自性,皆于此中广破。此
通常来说,人们会认为佛教是一种从印度传入、在中国汉化的宗教,而忽视了它在犍陀罗即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的发展。本书利用佛教文本和犍陀罗考古出土的佛教浮雕、佛像、佛塔、钱币等,探讨了佛教历史上一些令人费解的话题,如“玄奘记载的贵霜帝国君主何以两肩出火”“飞行皇帝会飞行吗?”“大雁塔为什么叫雁塔?”“佛陀和龙是什么关系?”“武则天为什么说自己是弥勒下生?”等等,随着这些妙趣横生的故事谜底的解开,佛教在犍陀罗地区的酝酿发展并演变为世界性宗教的轨迹得以从不同侧面展现,它对中国中古文明和社会政治的深刻影响亦可见一斑。
有一种荣耀的安息——永远地享受上帝接近的同在,正等着那些在基督里的人。这安息,有圣经为证,众天使也加以宣告,而圣徒更是带着渴望翘首以盼。对这安息的盼望可以安慰那些正经历痛苦的人,并且使他们在忍耐中得到
《心经》是一本文字简要、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只有260字,在佛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心经》摄取600卷《大般若经》的心髓,讲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被认为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因其文约而义深,除非有高僧大德的指引,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经义领略透彻。 施青石编著的《图说心经》借鉴了以往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将围绕这部《心经》的诸多问题一并呈现出来,250张一目了然的佛理解析图表与300幅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同简单流畅的文字相得益彰,让读者能更为直观地领悟和体会《心经》真谛,让您在享受视觉美的过程中,真正获得一次心灵的荡涤与淘冼。
《建中靖国续灯录》是承继《景德传灯录》及《天圣广灯录》而来的传灯录,故名《续灯录》。 建中靖国 是编者呈书给徽宗皇帝时的年号。本书依禅门法脉相续的次第,集录师资略历、机缘语句、古则公案及偈颂等,而特别偏重云门宗禅者语录的揭载。全书凡分正宗、对机、拈古、颂古、偈颂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