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通过剥开希腊英雄故事的神秘外衣,揭示其中包含的历史真实因素、社会生活信息、精神文化含义和社会政治功能。增订版对初版的文本和注释进行了修订,并增补三章内容,以希腊古典文献中的东方传说人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传说故事中的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成分。增订版也对书后附录部分进行了修订和扩充。
《薄伽梵往世书》是古印度韦陀文献里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往世书,可谓百科全书式的 宇宙古史 。共十二卷,相传为古印度大哲毗耶娑天人所撰。由于原作篇幅过长,又是诗歌体,不方便一般读者阅读理解,徐达斯先生参考数种梵、英版本,对原作进行了一定的提炼和压缩,采用章回体形式进行翻译述说。
本套书系为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创立与发展40年来的集大成之作,不仅对国外相关学科的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梳理、整合与阐释,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语境,做出极富新意的解读与创新。本书系第二辑共19种,精选本学科各领域名家、大家的代表作和新作,呈现较为完整的学科阵容和作品方阵。在此基础上,建立文学人类学图书资料体系、教学科研资源数据库,推进当代中国人文学术研究的新发展。
《中国神话母题索引》是一部专题性的神话母题索引类工具书,采用迄今国际通行的汤普森民间文学母题索引的编排结构,又多方融入了其他神话学者的观点以及作者多年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心得,在母题的分类、表述和编排上都有创新。索引对在中国广大地区和多民族中流传的神话里反复出现的主要母题进行抽绎和编排,突显中国神话的特点。
《神话 原型批评》以译文集的形式,对20世纪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方法的重要流派 神话 原型批评,做出较全面的知识介绍和应用方法展示。书中所选译的篇章多为学术史上的经典文献,对现代文学研究方法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各篇整合起来,系统呈现出该批评方法的理论渊源和发展演变情况。
本书以出土图像材料结合文献的方式,对日中有乌及月中有蟾、兔、桂树等神话内容进行考索。同时,交叉运用考古学、神话学等方法观念,对日、月相关神话传说,两汉以迄隋唐的墓葬文化,佛教、祆教艺术的丰富形象与多元功能等问题进行梳理与探讨,展现了有关出土材料应有之价值,并拓宽中国神话研究的阐述空间及价值范围。
弗雷泽以过人的毅力、惊人的博学和独到的眼光穿越文明与野蛮、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隔阂,用跨文化比较的方法揭示《旧约》传说中诸多古俗和神话的本义,为读者重新认识西方文明之源及其与异文化的关系开启知识全球化的大视野,也为后人继续思考人类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提供了历久弥新的启迪。
本书是近十年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成果的集大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栏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已发表文章的精选本,包括神话学研究、神话学资源的当代转化、新神话主义潮流等。论文作者汇聚当代神话学界的知名专家,展现了中国当代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可供神话学研究者及神话爱好者参阅。
本书是近十年中国神话学研究前沿成果的集大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名栏 神话学与神话资源转化研究 已发表文章的精选本,包括神话学研究、神话学资源的当代转化、新神话主义潮流等。论文作者汇聚当代神话学界的知名专家,展现了中国当代神话学研究的发展面貌,可供神话学研究者及神话爱好者参阅。
本书是陈建宪教授长达三十年对洪水神话持之以恒研究的总结性成果,书中首次运用电脑数据库,对流传在中国40多个民族中的682篇异文进行母题分析,将文本的时间线索与空间扩散相结合,对该故事类型的中国形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描述与研究,填补了中国洪水故事圈在国际学坛上的缺环。
洪水神话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泛的神话之一。198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邓迪斯教授编著《洪水神话》一书,将世界上最著名的25篇论文汇集一册,其研究成果分为四个方面:关于《圣经》挪亚故事的分析;洪水故事的比较研究;世界各地洪水神话的调查;洪水神话在神学和地质学领域引起的论争。
中国神话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象征与精神符号,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且其本身就是社会历史的重要构成。本书讨论神话叙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从史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展开对神话的解码工作。本书阐述的中国神话变迁史,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建构,以及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历史。
图像是打开神话宝库的一把钥匙。黄帝创世神话图像内容丰富,跨越时间悠久,分布地域广泛,生动地再现了黄帝作为“文明始祖”的创造发明和历史功绩,是我们解读黄帝创世神话不可多得的珍贵材料。立足当下,回溯过去,我们从黄帝创世神话图像中究竟能破解出怎样的文化密码?黄帝创世神话在当代生活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多彩纷呈、引人入胜的图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