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今天的章),然后逐品做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做总结,以阐发自己的证悟心得。《金刚经》中的疑难之处,于中剖析得淋漓尽致。
本书是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之一。宁玛派是藏传佛教各教派中历史*悠久的一个教派,它形成于后弘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其久远的历史中,产生了诸多对藏传佛教有着重要意义的高僧大德,如密宗始祖莲花生大师,有 三索 之称的大索尔 释迦琼乃(1002 1062年)、小索尔 喜饶札巴、索 释迦僧格(1014 1074年),以及近代史学家格敦群培。本书即是选取这些众多宁玛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历程的同时,了解宁玛派传播千年的辉煌历史。
《普贤上师言教》阐述最基础的佛法知识。内涵广博,显密圆融,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从显宗修心,到密宗基础,一直到大圆满,可以说是宁派最基本的修行之路。
《菩提道次第略论》是《菩提道次第论》的略本。《菩提道次第论》是中国藏族佛教大师宗喀巴大师总摄三藏十二部经的精粹而写成的名著。《菩提道次第略论》循着龙树、无著二大论师的轨道,按照人天乘、声闻乘、菩萨乘等 三士道 由浅入深的进程,展现大乘佛教的要义。 三士道 是任何一种根机的人,从初发心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中间修学佛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本论内容,就是对这些过程的次第、体性和思惟修学的方法,加以如理阐述。 菩提 指所求的佛果, 道 指趣证佛果所必须经历的修学过程, 次第 就是说明修学的过程必须经历这些阶段,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缺略、不可紊乱,故名 菩提道次第 。由于《广论》文广义丰,一般信徒难以受持,所以宗咯巴大师择其修习要点而另开别文,即成此《菩提道次第略论》。
本书是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之一。格鲁派产生于15世纪初。一般认为,明永乐七年(1409年)甘丹寺的建造,标志该教派的正式形成。它是藏传佛教中*后出现的教派,也是*的一个教派。在其600多年的历史中,诸多高僧大德对中国近古以来的社会政治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历辈达赖喇嘛、历辈班禅额尔德尼、敏珠尔、章嘉、土观、嘉木样等,他们既有传教布道、著书立说的高僧,也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的大德。本书即是选取这些众多格鲁派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格鲁派的历史。
本书是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之一。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王朝时期从印度迎请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982-1055年)。阿底峡的三大弟子之一的仲敦巴 嘉瓦窘乃(1005-1064年)于1056年创建了热振寺(位于今林周县境内),正式开创出噶当派。在其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噶当派汇聚了众多的高僧大德,如开派导师阿底峡、创始人仲敦巴 嘉瓦窘乃经典支系传出者博多瓦 仁钦赛、 辩经 制度首创者恰巴 却吉僧格等,对藏传佛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这些噶当派大师中的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噶当派的传承历史。
菩提无树,明镜非台。惠能以白丁之身,彻悟万法皆空。承继禅宗衣钵,开枝散叶,独创南禅法门,又锐意革新,将佛禅义理撷其精要,去其冗繁,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使这一外来宗教彻底中国化和平民化。《六祖坛经》曾被列入中国*有代表性的十本哲学著作之中,而惠能本人被称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与孔子、老子并列为东方三圣。
庄圆法师著的《因果的真相》所阐述一切因果律运作的原理,读者如果与今生自己的境遇及心念作对照,就会拍案叫绝,甚或感动及为自己负性心念的前愆而后悔。请先放下自己的一切自我、成见、自大,敞开心胸来阅读本书,一一对照印证因果镜! 读者当能印证因果经的真实不虚,感动来自彼岸的声声慈悲叮咛与震天撼地的警钟。愿有缘接触因果经的人,能珍惜、把握此因缘而能朝蜕变生命,往清净、光明、自在的极乐净土方向而行。
本书是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之一。噶举派形成于藏传佛教 后弘期 ,是由玛尔巴译师开创,经米拉日巴大师的继承,*后至达波拉杰大师时,才正式建立并成为一大名副其实的宗派。噶举派的教法有两大系统:一是直接从玛尔巴并经米拉日巴传承下来的达波噶举;二是由琼波南觉开创的香巴噶举。后来香巴噶举衰微而消失了,而达波噶举则兴旺发达,*后又分支发展为四大支八小支等众多支系派别,在这些支派中,香巴噶举的桑定寺的寺主是女性,这是西藏*的女活佛;帕竹噶举的首脑于公元14世纪曾以武力兼并卫藏大部分地区取代了萨迎派在西藏的政治地位,建立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达265年之久;藏传佛教的活佛转世系统便始于该派的噶玛噶举,噶玛噶举派于公元13世纪首创了活佛转世制度。这个制度后来被藏传佛教的其他教派所采用,沿袭至今,成为藏传佛教
本书是 藏传佛教五大教派名僧传 之一。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派之一,其创立者是昆 贡却嘉波(宝王,1034-1102年)。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古老的教派之一,也是藏传佛教中*早传入汉地及蒙古地区的教派,在藏传佛教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历史上,萨迦派的祖师是*早成为帝师的,并开创了西藏 政教合一 的历史,对祖国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缔造,以及对中华文明的发展都曾做出过杰出的贡献。本书即是对萨迦派创建者昆 贡却嘉波,萨迦五祖萨钦 耿噶宁波、索南孜摩、扎巴坚赞、萨班 贡嘎坚赞、八思巴,大乘法王贡嘎扎西坚赞、因明大师嘉色 陀美桑布等杰出人物为之做一略传并结集,使读者在了解各位高僧大德的传法、修身经历的同时,也了解了萨迦派的传承历史。
《菩提道次第广论》完整勾划出佛法修学内涵,统摄三藏十二部经的佛语心要,引导佛弟子到成佛的正确圆满次第,是可以实修的教授。一如世间学问须经过小学、中学、大学的学习才能成就,修学佛法也有一条心路历程,须经共下士、共中士、上士的次第才能圆满,此论犹如一把钥匙,能开启一切佛法宝藏。
《汉区佛教源流记》从祖国内地的地理、历史述起,重点讲述了佛教在汉地所流传的情形,诸如佛教在汉地*初的传播、高僧弘法事迹、主要宗派情况,书中对《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这一重要的佛教文献目录进行了勘察注明,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舍得》中,星云大师继续释发学识精义,对大众人生拓展、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人在成长成功的过程中把握住自己,沿着精进的方向完善自我,以和谐社会。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亲笔撰作的一部禅宗研究著作。作者通过纵向的叙述和横向的比较,对禅宗的演变、宗旨、传授和修行实践,禅宗与净土宗、密宗、丹道、理学和西方哲学的异同等,做了分门别类的论述,提出不少独到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