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宗教史家恩斯特 特洛尔奇的代表作,是完整且深入地理解特洛尔奇思想的最佳导引性文本。在本书中,他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学说传统及其内在的规范性意义,进而深刻地探讨了个体的心性伦理、历史主义的相对性与信仰的绝对性、社会的价值基础等现代性核心问题。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直接提出本书的基本问题,即现代历史学改变了欧洲传统神学确立社会统一价值基础的方式,神学需要向现代性开放,应当转向宗教史学,那么它如何确立新的标准意识;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历史哲学的典范,即以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演化论的历史哲学;第三章指明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后半叶朝向相对主义和专业化的演变趋势,宗教史学面临着论证自我绝对性的危机;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表明特洛尔
翻译这部文献对我们来说难度是很大的。首先这些文献都是二三个世纪以前传教士们用当时的法文撰写的,一些单词的拼写及某些语法现象与现代法语有着一定的差别,但更为困难的是,《书简集》出白数十位耶稣会士之手,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庞杂,天文地理、历史掌故、哲学宗教、医学科技、民风民俗、物产工艺,乃至飞禽走兽、鱼虫百草,不胜枚举,这对译者的知识积累无疑是一种挑战。令人头痛的还有,书简中出现的大量中国人名、地名均是以当时西方人使用的中文拼音法拼写,很难按现代汉语的拼音还原;还有很多小地名不仅不见于今天的地图,而且历史图籍也很难查到。有鉴于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始终谨慎从事,如履薄冰。个别名词词语实在找不到相应中文译名,只得仍保留原文,以免因一时的疏失而误导读者。 2001年初,中译本《书简集》前三卷
在中世纪早期,关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从异教皈依基督教的原因,以往被广泛接受的观点认为,这是欧洲军事和宗教征服及殖民的结果。而作者在本书中,对此进行了全新的解释,颠覆性地指出:与其认为皈依基督教是斯堪的纳维亚的被动接受,不如将其归因于该地区部族首领出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使然。作者通过细致地分析以及对考古学、文学两种资料的历史重建,为研究中世纪基督教的扩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
冯象译《摩西五经》,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节,七年后出修订版。译文的变动,将近五千处。大多是进一步节俭文字、锤炼风格,但也有勘误、取别解或新说的。夹注,增添两项内容:一是简要补充古代近东宗教、历史文化跟经文串解的知识;二是列出中文旧译一些有代表性的舛误 主要是和合本,因其流传较广,常被引用 方便读者对照查阅。另有少数拗口的人名地名,做了减字换字或谐音意译。如《民数记》二十二章,善解城先知、比珥之子巴兰(Balaam,源自希腊语七十士本),据原文发音改作比兰(bil`am,谐音混乱,bela`);再如《创世纪》三十八章,犹大三个儿子取名厄尔、俄男、安儿(参较和合本:珥、俄南、示拉),是谐音意译,反讽暗示三人或因作恶而丧生,或未能尽到小叔娶寡嫂 替哥哥结子实 的义务,致使家庭不得安宁。
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够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社会。由费尔巴哈编著的《 教的本质》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丛书,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观,既便于研读查考,又利于文化积累。
本书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圣经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权威地位,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销量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本书围绕关于Shengjing解释的常见疑问,探讨了释经方面的40个问题。作者提供了关于Shengjing的文本、正典和翻译的信息,阐述了释经的总体原则,考察了不同体裁的解释方法, 检视了新近释经学研究中的一些热门议题。本书文字简明清晰,有时代气息,体例编排便于读者选择 切合自身兴趣和需要的议题。书中每章都附有启发思考的讨论问题,既可用于个人研究,也可用于小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