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个人养老金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11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人社部发〔2022〕70号),财政部、国税总局发布《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2年第34号),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22〕46号),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个人养老金基金行业平台运作管理暂行办法》(中国结算发字〔2022〕106 号)。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养老金产品发行和销售机构已经就系统功能和产品设计完成准备,个人养老金已经进入实际运行。个人养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过4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处于从单一制度建设到体系化、综合型制度建构的新阶段。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充分发挥其反贫困、 兜底 保障与扶持发展的功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应对反贫困新形势的迫切需要。 本研究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安排,跟踪国际国内社会建设与民生发展特点,通过大量经验调查和比较系统地分析,全面地呈现了我国现阶段社会救助制度运行及基层执行情况、社会救助对象生活状况及诉求等。 调查发现,低保贫困群体享有低生活保障比例高、应保尽保,基本生活有保障。受助者对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满意,评价较高;低保受助群体享有教育救助、医疗救助等专项救助的比例偏少、救助金额偏低,故所获得的捆绑待遇(转化成货币计算)也不高,相应的
张謇一生热衷慈善,倾心致力于慈善,开创了中国慈善的不朽功业,被称为 中国近代慈善第一人 。张謇认为,慈善同实业、教育一样,都是实现富国强民、建立 新新世界 的重要途径。将慈善事业纳入整个改良社会的系统工程中,张謇成为近代中国慈善公益的先行者和探索者。张謇在南通创办各类慈善机构10余家,可见其对慈善的看重,和尽心尽力而为。作为具有深厚儒家传统思想的晚清状元,深厚的民本思想促进他更多关心处在于社会底层的民众、生活无助的人等弱势群体。于是,不忌谤言、力排众议,不遗余力、,倾心倾力扶弱济困,在他身上体现出传统慈善思想向现代慈善思想和实践的转化与统一。本书系统总结了张謇的慈善实践与理念,填补了中国慈善史的一段空白。
本书基于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对中国和北欧 的社会福利及养老政策进行了对比,目的在于促进中国和北欧 在社会养老领域的相互借鉴,致力于解决全世界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社会问题。本书包括五个部分: 、二部分从宏观层面介绍了北欧 和中国不同的福利制度和社会政策;第三、四部分分别对北欧 和中国有关社区养老、家庭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等模式及政策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分析;第五部分则梳理了国外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并以广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老年人服务需求,指出了 社区建设及社会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对未来工作的建议。本书的出版,对于处于社会发展和转型关键时期的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制定和改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
本书采用扎根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详实数据,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效应。基于可行能力理论和顾客满意度理论,从居民个体层面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认同效应理论模型;基于信息扩散理论,从居民群体层面构建了保障性住房居民福利扩散机制的独立级联模型,并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和仿真分析,对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具有很好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对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具有比较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政府住房管理部门、城市规划部门和住房保障相关工作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房地产、公共管理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
.
本书系“中国农村改革四十年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经历了一个从土地保障模式向社会保障模式的渐进式演变过程。本书以城乡二元结构为背景,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以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为基本内容,覆盖普通农民、失地农民和外出务工农民三大群体,深刻剖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制度演变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以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汲取当代研究思维之精华,旨在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总结其发展经验和面临挑战,进而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进一步丰富农村社会保障学科研究和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