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媒体对影响公众生活的急性危机事件的报道以及对危机干预、响应团队、危机管理和稳定等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危机干预手册:评估、处置和研究(第四版)》旨在满足人们对有效处置急性危机事件的技能和方法的需求,被专门设计用于应对校园暴力、殴打、成人物质滥用与大规模恐怖袭击灾难等各种急性危机事件。这本干预手册采用统一的危机干预模式,实用、适时、易读,提供了针对个体急性危机状况的有效干预方法,是一线危机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心理健康科室护士和研究生学习最新干预流程和方法的宝贵资源。
本蓝皮书依托实证数据和专业分析,从应急管理体系改革与发展、重要领域安全形势与特征、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应急法治建设、应急能力提升、典型案例等多个板块,梳理中国应急管理的年度进展,剖析问题、总结经验,分析趋势、提出建议,致力于深化应急管理研究、推动实现应急管理现代化、普及应急管理科学理念。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经受各类挑战,努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一年。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战略部署,落实 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 等明确任务,奋力 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成为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主基调
本年度平安北京建设评估调查围绕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这一主线展开,对评估指标体系和调查问卷进行完善。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级168项指标,其中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125项。调查问卷包含5部分117个问题。课题组组建了包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60名硕士生和本科生的调查团队,在北京市16个区随机抽取60个街道90个社区发放调查问卷1867份,回收有效样本1790份。同时还开展21次访谈。各级指标得分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数据和网络检索数据的组合与权重加以计算。本年度平安北京建设评估总得分为86.84分,处于 优秀 等级。 社会治理 应急管理 矛盾纠纷化解 民生安全 平安建设保障 5项一级指标得分处于 优秀 等级, 社会治安防控 安全感 2项一级指标处于 良好 等级。总报告在2023年平安北京建设功能区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7》以 大国治海之城市向海而兴 为主题,深入分析了我国城市向海而兴的优势基础、发展成效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等,并借鉴国内外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研究提出中国城市向海而兴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及政策建议。《报告》包括总报告、海洋经济篇、海洋生态篇、海丝建设篇、案例篇、城市发展大事记6个篇章。《报告》认为,我国城市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整体向好,海洋产业持续优化升级,海洋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成效显著,海洋开放合作深入推进,海洋政策体系基本构筑,城市向海发展日益成为海洋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报告》立足国际视野,对标海洋强国建设目标要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新空间经济学 6D 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向海而兴高质量发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建立和健全基层治理体系已成为中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关注基层治理体系中核心要素对体系稳定、持续增效的维系机理,已经成为新时代深化基层治理研究、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理论命题。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中国基层治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专著以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为研究内容,围绕 为什么 要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 是什么 、 如何建 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等主要问题,对基层治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系统性、创新性研究。全书共九个部分,由总论和八个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章节组成,形成了 1 8 的框架结构。总论部分,从全局和总体角度阐述了新时代基层治理体系的 为什么 、 是什么 和 怎么样 等问题。第一章至第八章从党建引领、政府履责、基层自治、基
本书接续2021年调查报告的研究主题,在2022年度全国性调查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了事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政策创新的关键议题,包括中等收入群体幸福感、贫困治理与公众贫困认知、平台经济从业人员社会保障权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三孩 政策与儿童照顾、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生活平衡等,对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风险治理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也面临复合性、复杂性和跨界性增强的风险态势,尤其体现在气候变化、安全生产以及社会风险三个方面。2023年我国坚持常态应急和非常态应急相结合,把预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按照 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的要求,我国进一步强化综合统筹,推动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聚焦打早打小和攻坚打赢实战需要,我国统筹推进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本年度皮书系统梳理2023年我国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风险治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政策趋势与最新动态,深入剖析社区、学校等
城市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创新和公共管理研究共同关注的领域。本书以网络管理理论、行动理论、管家理论等为指导,对城市社区治理主体的联合行动进行系统考察。具体而言,本书以社区房屋类型为标准,选择了村改居社区、老街巷社区、动迁安置社区以及普通商品房社区四个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城市社区治理的行动遵循理性逻辑,根据社区类型差异分别形成自我构建式、记忆叙事式、社群互助式以及赋能授权式行动模式。社区治理共同体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是政府的合作意愿与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本书为城市社区治理创新模式的有效推广提供了坚实的实证支撑,可为进一步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提供参考。
《北京城市管理年鉴(2022)》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年鉴》编辑委员会编纂,是本市城市管理领域具有权威性、综合性的年鉴。书中全面、系统地记述了2021年北京城市管理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封面年号 2022 表示本期《年鉴》于2022年出版,主要包括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的工作成果、相关数据,并在重要文献中涉及2022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安排。
本书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区域报告和附录五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全面回顾了深圳社会组织在2020~2021年的发展状况;分报告分析了深圳市社会团体、深圳市基金会、深圳市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在2020~2021年的发展情况;专题报告聚焦深圳市社会组织发展亮点,分别从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人才建设、社会组织品牌建设等方面展现了深圳社会组织的鲜明特色;区域报告全面展示了各区(新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现状、特色和亮点;附录梳理了2021年深圳社会组织发展的大事记,展现了深圳社会组织的发展脉络和创新活力。
本书总报告回顾了2019~2020年中国网络社会治理的成就和问题;评价篇从全国的网络直播客户端、省级新闻网站、视频网站、移动新闻客户端、短视频客户端中选取了146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传播平台样本进行观测研究;探索篇对网络社会风险、信息流行病(信息疫情)、社区治理、用户隐私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学理性剖析;平台篇以具体案例和翔实的数据呈现了抖音直播平台和三七互娱网络游戏平台等互联网平台承担社会责任、进行平台自治及参与网络社会治理的探索与实践经验;国际借鉴篇从机构、制度、法律等多角度透视全球及韩国、巴西和印度等国的互联网治理状况、举措及未来动向。
自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马丁 塞里格曼博士于1998年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以来,已经过去20年,其作为一种思潮,对不少学科的研究取向与研究范式都产生了一定影响。品格优势理论,作为整个积极心理学体系基础,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界极大的关注。 本书由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段文杰博士基于过去8年关于此主题的研究经验撰写而成。基于 兼顾文化共通性与特殊性 的研究范式,对品格优势理论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概念特异性、文化适应性、结构稳定性等)进行了科学回应与实证检验,并对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功能(如抵御压力、增加生活满意度、提升适应性等)进行研究。本书的*特色在于构建 跨文化一致性理论与测量 ,通过建立跨文化的等价性,破解不同国家地区或文化中的研究者很难在同一平台进行对话这一问题,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走出去 战略,提升中国学
空气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的公共政策议题,也是理论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本书针对空气污染防治管理的客体属性、主体关系、治理路径、政策组合、组织构建等内容,以 合力生成 为线索,以 管理创新 为落脚点,以 清晰可读 为展现形式,紧紧围绕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时代任务,评价我国现有的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提出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及微观层面的管理改进建议,探讨建立 五位一体 的空气污染防治管理政策体系,为建设中国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 智库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