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第二辑)
    •   ( 3254 条评论 )
    •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等 /2021-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现实世界变动不居、繁复多样,包含着许多隐而不露的复杂性。人类的学习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个复杂而又具体的境脉之中,它牵涉人脑、记忆、动机、推理等各个要素,以知觉的、动作的、事实的、推理的等多种类型整合的方式发生,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本书在《人是如何学习的 I》的基础之上,更新了前沿的学术动态,围绕7大主题 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通过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了 21 条主要结论,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考察了技术支持学习的给养特性,可以说是集学习科学核心研究主题

    • ¥48.4 ¥78 折扣:6.2折
    • 维塔:社会遗弃下的疯癫与文明
    •   ( 2345 条评论 )
    • [巴西]若昂·比尔 著,[丹麦]托本·埃斯科罗德 摄影,杨晓琼 译 /2022-10-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维塔,那些患病者、无家可归的人都被留在这里等死。卡塔里娜也是如此。 穿过濒临消声的语词和被宣判失效的回忆,环绕卡塔里娜的一切成为一种见证; 当家庭、机构、化学物质和经济体系成为共谋,一个人如何能逃离社会性死亡的黑洞? 在巴西,像维塔这样的社会遗弃空间到处浮现。 这个令人难以忘却又不安的故事集中书写了一个名叫卡塔里娜的女人的经历,她的身体逐渐瘫痪,被人当作疯子,在维塔消磨剩下的人生。人类学学者若昂 比尔开启了一段侦探小说般的探索卡塔里娜人生的旅程:通过与卡塔里娜对话、寻访其亲属、追踪她的医疗档案,解开卡塔里娜编写的 词典 中神秘的、诗歌一般的词句,追溯她的见弃命运和病理状况背后的家庭、医疗、国家和经济的复杂网络。 维塔里的人,仍回忆着当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叔叔、阿姨、

    • ¥44.2 ¥68 折扣:6.5折
    •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标准解读和评估指南
    •   ( 356 条评论 )
    •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 /2023-10-01/ 中国社会出版社
    • 本书受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委托,由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组织养老服务领域资深专家(《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核心编写人员)、职业院校教师等相关领域专家严格依据《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内容开发编写。本书是老年人能力评估培训的权威教材,上编为国家标准解读,详细说明国家标准编制背景意义、制定过程,并对国家标准实施、评估结果推广应用等提出建议;下编为评估指南,详细说明评估指标和操作要领,并辅以评估案例解读,同时对配套移动端评估工具功能及操作进行详细介绍。本书内容涵盖从事评估工作的人员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贴合养老服务一线实际需要,实用性强、特色鲜明,有利于推动全国养老服务系统、地方各级民政部门、评估机构和人员全面准确掌握标准内容和评估要求,更好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实务工作。本书既

    • ¥39 ¥60 折扣:6.5折
    • 回到日常生活: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探索
    •   ( 81 条评论 )
    • 储卉娟 张慧 等 /2024-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今天,社会的日常生活层面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心理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想象和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如何对当前生活世界繁复的内在逻辑进行深度描述,进而实现诠释性地理解,成为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为日常生活?作为被观察对象的日常生活与我们每日经历的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认知上隐秘的跳跃?学术对于日常的凝视,究竟是对日常的发现,抑或本质上是一场反日常的社会行动?作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我们(能够)如何表达日常生活?以及,我们正在表达怎样的日常生活?什么是好的叙事? 本书将紧紧围绕以上理论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方法上的创新,致力于讨论日常生活如何被发现,被研究,被叙述,被书写,以及被表达。

    • ¥37.2 ¥60 折扣:6.2折
    • 性的进化:《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经典之作,带你性趣探秘
    •   ( 3061 条评论 )
    • 贾雷德·戴蒙德魏薇湛庐文化 出品 /2020-12-12/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男性为什么不哺乳? 人类为什么会为了享乐而不是生育而性交? 为什么只有人类女性会经历更年期? 为什么人类男性会成为数不多的照顾后代的哺乳动物之一? 关于人类性征的进化,没有人比贾雷德 戴蒙德更有资格做出解释。本书力图解释人类的性行为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模式的,包括女性的绝经期、人类社会中男性的角色、离群性交、为取乐而非传宗接代的性交,以及女性乳房早于发挥喂乳功用时的隆起等。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案例,戴蒙德帮助我们梳理了人类性征进化历程的多个方面,写出了一部迷人的、令人惊叹的经典之作。

    • ¥43.3 ¥69.9 折扣:6.2折
    •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象征的贫困2
    •   ( 758 条评论 )
    •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著,张新木刘敏 译 /2022-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这部作品中,法国文化理论家、哲学家斯蒂格勒介绍了普通器官学和感性谱系的计划,并且继续思考前作中关于力比多经济的研究,即超工业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力比多经济。这一研究主要通过艺术问题来进行,作为对形形色色的崇高化经济的清算。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美学已成为经济战争的武器和舞台,由此产生了一种贫困,其中制约条件代替了人生经验。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导致当今时代特殊性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了解武器,使问题网络成为一个概念库,以此进行一场美学的战争。 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二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慧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

    • ¥48.75 ¥75 折扣:6.5折
    • 人类学家及其理论生成
    •   ( 352 条评论 )
    • 黄剑波 /2021-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作为一门非常关注文化差异的学科,人类学对于自身的历史变化也有本书稿从很强的自我意识。本书稿从思想史的角度纵向把握人类学理论史的变迁过程,从社会史的宽度来横向把握人类学及人类学理论与其所处社会及社会运动的互动关系。在这个纵横坐标上,再从个人生活史的深度来展开对生活经验及思考的探讨,从而使本书稿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并且,本书对20世纪的著作遗产加以整理,意在梳理学术脉络,为读者提供科学的人类学入门阅读指南,使读者准确把握人类学思潮的流变。

    • ¥49.5 ¥79.8 折扣:6.2折
    • 人的图像:想象、表演与文化
    •   ( 1540 条评论 )
    • [德]克里斯托夫·武尔夫 著,陈红燕 译 /2018-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图像、想象力、想象世界,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促进我们对他人的理解、对主体性的认识以及个体成长与教育方面,又起着怎样的作用?它们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学与艺术创作有着怎样的意义? 克里斯托夫 武尔夫指出:想象力和想象世界推动着人类自身、人类社会及其文化的构建。想象力、想象世界与人类的身体性实践及其表演性紧密相联。基于对游戏、仪式、体态语、家庭与家庭幸福的研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模仿即创造性的效仿过程当中,各种社会实践与文化活动,早在孩童时期就已为个体习得、保存、更新,并*终构成个体图像和集体想象世界的一部分。

    • ¥42.2 ¥68 折扣:6.2折
    • 人人都该懂的遗传学
    •   ( 356 条评论 )
    • 伯顿?格特曼 安东尼?格里菲斯 戴维?铃木 塔拉?卡利斯湛庐文化 出 /2019-07-3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遗传学起源于什么时候? 基因的真正功能是什么? 转基因作物与食物有什么益处与危害? 基因治疗如何帮助我们治愈疾病? 现代遗传学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伦理挑战? 从人类祖先驯化动植物到克隆羊多利的诞生,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你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人人都该懂的遗传学》这本书将遗传学置于人类文化的更广阔的背景中,证明了科学是如何与文明携手发展的。 ●《人人都该懂的遗传学》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 新核心素养 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遗传学》涵盖了遗传学的发展脉络、关键节点及相关伦理学讨论,让你一本书了解遗传学的 前世今生 。

    • ¥49.5 ¥79.9 折扣:6.2折
    • 中医的传承(医学人文)
    •   ( 51 条评论 )
    • 许小丽著,蒋辰雪肖坤冰译 /2024-04-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在本书开头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我们学习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知识取决于我们学到了什么,而至于用何种途径获得这种知识则是无关紧要的。本书挑战了这一普遍流行的观点,即知识可以脱离参与者的学习方式与社会背景而独立稳定地代代相传。本研究以中医在中国的多种传承方式为例,表明学习的风格根据个人对知识的感知和态度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术语的含义也可能随着人们感知、表达和在具体情形下的使用而产生变化。知识的不同风格与不同的传承方式与关。

    • ¥49.5 ¥79.8 折扣:6.2折
    • 成为人类学家
    •   ( 468 条评论 )
    • 黄剑波龚浩群李伟华 /2020-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成为人类学家》囊括了国内外杰出的年轻人类学者的五十篇学术自述,包含进入人类学领域的种种历险和纠结,苦涩与甜蜜。这里的学术自述是结合研究者的个人研究经历和成长过程,思考一些具有学科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希望当我们致力于自己的具体研究时,能够激发、创造出作为对话伙伴的彼此。这不仅是作为个体的学术研究者的需要,也是作为集体的学科共同体的需要。 《成为人类学家》是一个面向公众的邀请:请看,这是一群勇于暴露自己内心的学习者。我们的关键词是 成为 ,强调的是这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容易被人误解的 家 。

    • ¥30.4 ¥49 折扣:6.2折
    • 传承与嬗变:赫哲族族群地区传统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
    •   ( 5 条评论 )
    • 谢维光 /2023-09-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以赫哲族传统文化价值内涵挖掘、赫哲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及其同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及变迁关系为研究内容。本书考察探讨了赫哲族文化受旅游开发的影响,在对赫哲民族音乐文化、鱼皮文化演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旅游地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探寻旅游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发展、更新和变迁转型模式。赫哲族这个具有典型性的个案分析,能够较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剖析旅游业发展与小族群传统文化互动的规律性联系,寻找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及其文化遗产的保护策略,探索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可持续道路,掌握旅游开发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趋势及发展规律。

    • ¥32.9 ¥49 折扣:6.7折
    • 逃避统治的艺术 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 修订译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 166 条评论 )
    • (美)詹姆士·斯科特(James C.Scott) /2019-08-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这部著作所关注的是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问题。作者通过东南亚山地的历史指出,国家总是试图将山地的居民集中到平地,从事水稻种植,而山民则通过各种方式来逃避国家的控制。传统的观点将山地的居民看做是落后和野蛮的,国家政权延伸到这些地区被看做是推动了这些地方的进步。但是斯科特通过对这个地区历史的研究发现,看起来似乎是落后的山地少数民族可能并不落后,他们居住在山上,选择了不同于谷地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是因为他们希望借此逃避国家的统治。作者指出,他讨论的对手是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因为在布罗代尔那里,文明与国家经常是被混在一起的,而作者则强调,在国家统治范围之外,有着同样的文明。

    • ¥36.9 ¥58 折扣:6.4折
    • 南腔北调 方言里的中国 海峡书局出版社
    •   ( 35 条评论 )
    • 郑子宁 /2022-04-01/ 海峡书局出版社
    • 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南腔北调”的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维系了各民族的历史记忆。本书将大众熟悉的31个趣味话题分成八大版块,解读其内在的语言学原理;又从每一个话题延展开来,阐明同一话题在不同方言中的流变,铺陈出一幅幅民族历史文化的画卷。读者在收获语言学知识的同时,更能从各自方言的角度找到共鸣,在方言里发现不一样的中国。

    • ¥30.9 ¥48 折扣:6.4折
    • 人口论(英文版)
    •   ( 37 条评论 )
    • Thomas Robert Malthus马尔萨斯) /2016-06-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马尔萨斯是著名的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近代人口学的创建者。1798年,马尔萨斯出版了《人口论》一书。本书指出,因为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而生产资料只会以线性速率增加,无限制的人口增长会超过有限的食物供应,从而导致饥饿与贫困。所以要限制人口增长,使两者保持平衡。马尔萨斯提出的 人口理论 被认为是 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本书不仅对人口学与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意义重大,对于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理论也有着重要影响,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著作。 本书可供所有对社会学、经济学、生物学及相关交叉学科感兴趣的读者阅读,也可作为专业书籍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参考。

    • ¥32.9 ¥49 折扣:6.7折
    • 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佤族木鼓的文化链接
    •   ( 35 条评论 )
    • 郭锐 著 /2009-05-01/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众所周知,“社会文化人类学”(Socio—Cultural Anthropology)是民族学/人类学这个大学科中的核心分支学科,主要侧重研究人类社会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以传承文明、发掘各类有益的“地方性知识”(C1ifford Geerts语)以及开阔人们的眼界为己任,以努力传播有利于增进世界上各个种族、各个民族、各个族群及其各种社会文化之间相互了解的知识为职志,并进而为实现相互间和谐共处之目的服务。该学科具有“全观性”(holistic)以及“透视性”(1)erspective)等特点,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 ¥32.5 ¥50 折扣:6.5折
    • 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明德书系
    •   ( 1 条评论 )
    • (美)玛乔丽·肖斯塔克|译者:杨志... /2017-01-01/ 中国人民大学
    • 1969年,婚后的玛乔丽跟随丈夫前往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对昆人进行一系列跨学科的田野研究。在20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她学习昆人语言,入乡随俗。在调查中,能说会道的昆人女性妮萨向玛乔丽清楚、生动地讲述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情感意义的事件:幼年时的断奶记忆,与其他孩童的 次性游戏,新婚之夜的事情,母亲和子女的亡故,几段婚姻和数位情人的故事,对逐渐变老的感受,等等。此外,妮萨还坦率地披露了性行为的细节,以及受新情人所吸引的方式和原因等 为私密的事情。 由于妮萨丰富的人生经历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与妮萨的15次录音深访,成就了《妮萨》(由玛乔丽·肖斯塔克著)这部几乎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相提

    • ¥43.15 ¥65 折扣:6.6折
    • 妮萨:一名昆族女子的生活与心声 (美)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 著;杨志 译
    •   ( 13 条评论 )
    • (美)玛乔丽·肖斯塔克(Marjorie Shostak) 著;杨志 译 /2017-01-01/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1969年,婚后的玛乔丽跟随丈夫前往非洲喀拉哈里沙漠对昆人进行一系列跨学科的田野研究。在20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她学习昆人语言,入乡随俗。在调查中,能说会道的昆人女性妮萨向玛乔丽清楚、生动地讲述了她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情感意义的事件:幼年时的断奶记忆,与其他孩童的性游戏,新婚之夜的事情,母亲和子女的亡故,几段婚姻和数位情人的故事,对逐渐变老的感受,等等。此外,妮萨还坦率地披露了性行为的细节,以及受新情人所吸引的方式和原因等更为私密的事情。 由于妮萨丰富的人生经历及讲故事的天分,我们获悉了昆人个体间的互动方式及昆人社会的组织方式,了解了许多关于昆人童年、青少年和成年经验的新材料。与妮萨的15次录音深访,成就了《妮萨》这部几乎与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相提并论的佳作,在人类学界内外产生了

    • ¥40 ¥65 折扣:6.2折
    •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
    •   ( 70 条评论 )
    • 梁海艳 著 /2018-07-01/ 经济管理出版社
    • 《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是笔者工作以来有关中国流动人口相关成果的荟萃。其中部分成果已经公开发表。一部分成果正在研究中。《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共包含六章内容:章,绪论;第二章,中国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特征;第三章,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第四章,中国流动人口的婚育与健康;第五章,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前景;第六章。流动人口面临的挑战与应对。希望《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的出版能为占中国总人口约1/6的流动人口群体向社会发出一个声音。希望社会各界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有一个更加准确、更加客观的认识。《中国流动人口生存与发展状况研究》的出版在程度上表达了流动人口的相关需求,以期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建议。帮助解决新时期中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 ¥44.2 ¥68 折扣:6.5折
    • 裸猿(“裸猿三部曲”之一)
    •   ( 2 条评论 )
    • [英]德斯蒙德莫利斯 /2021-04-01/ 上海译文
    • \\\\\\\\\\\\\\\\\\\\\\\\\\\\\\\\\\\\\\\\\\\\\\\\\\\\\\\\\\\\\\\\\\\\\\\\\\\\\\\\\\\\\\\\\\\\\\\\\\\\\\\\\\\\\\\\\\\\\\\\\\\\\\\"【内容简介】: 现存的猴类和猿类共有193种,其中的192种全身长毛, 例外的物种是一种全身裸露的猿类,即人类。莫利斯把人类称为“裸猿”,作为动物来研究,从起源、性行为、育儿、探索与游戏、争斗、觅食与进食、梳理与安抚等方面探讨了人类的生物行为。面对这些基本的问题,裸猿的反应是什么?他的反应与猴类和猿类的反应有何异同之处?他在哪方面有独特之处?他的奇特之处与他的演化过程有何关系?我们的基因不仅影响我们眼睛的颜色,以及我们的解剖特征,而且在决定行为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每一种动物都从行为模式的继承中获益;没有理由认为,人会有所不同。\\\\\\\\\\\\\\\\\\\\\\\\\\\\\\\\\\\\\\\\\\\\\\\\\\\\\\\\\\\\\\\\\\\\\\\\\\\\\\\\\\\\\\\\\\\\\\\\\\\\\\\\\\\\\\\\\\\\\

    • ¥31.44 ¥48 折扣:6.6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