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过渡劳动:平台经济下的外卖骑手(薄荷实验)
    •   ( 5062 条评论 )
    • 孙萍 /2024-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平台劳动的人类学民族志作品,深入探讨了中国平台经济背景下外卖骑手的劳动形态及其社会意义。通过在19个城市历时7年的田野调查,作者带着行动主义的热情,记录下骑手悬浮于正式与非正式劳动之间的真实状态,关注到平台从对劳动者本身的控制转向对劳动过程的精细控制的关键转变,提出了 过渡劳动 这一颇具解释力的劳动概念,反映出劳动者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关切。书中深入探讨了算法技术对骑手劳动的影响,特别关注了女骑手在家庭和工作中的双重挑战,并为此提供了丰富的田野数据和新的研究视角。 如今,平台化正在形塑全新的社会关系。外卖、家政、物流、打车等数字平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批依附平台的零工劳动者。本书在对骑手零工进行记录反思的同时,相信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塑造生活的经验和勇气

    • ¥65.6 ¥98 折扣:6.7折
    • 末日松茸:资本主义废墟上的生活可能(薄荷实验)
    •   ( 9448 条评论 )
    • 罗安清 著,张晓佳 译 /2020-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日本美食家、资本主义商人、老挝丛林战士、工业林、中国牧羊人、芬兰乡村向导 如何讲述珍稀松茸供应链的故事? 乌托邦想象看起来困在一个单程未来里,身处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人类要如何自处?又何去何从? 在一朵缠绕着人类经济活动、种族历史、自然生态及末世生存策略的独特蘑菇当中,或许藏有答案。 在横跨日本东京与京都、美国俄勒冈州、中国云南、芬兰拉普兰等地的田野调查中,作者跟随一条鲜为人知的商品供应链,一步步呈现珍稀松茸的 身份转译 :在废弃工业林悄悄破土而出,被遁入山林寻求自由的瑶族、苗族与东南亚裔采摘者收集,再通过竞价激烈的保值票市场,累积层层价值进入日本,化身为带有强烈象征的礼物。 松茸浓缩在如此奇特的跨地理、跨文化转译过程中,也提一个更宏观的提问 在迈进 人类世 的此刻,不强调发展与进

    • ¥53.4 ¥79.8 折扣:6.7折
    • 女性史:革命与战争时期卷(一次重构人类历史的努力)
    •   ( 251 条评论 )
    • [法]乔治·杜比 [法]米歇尔·佩罗 /2024-07-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由乔治 杜比领衔的由七十余位有声望历史学家编撰的皇皇巨著《女性史》的第四卷,其时段分期为18世纪末欧洲大革命时期到世界大战发生之间。 在浩繁的史料研究的基础上,本卷的历史学家们认为,女性的自觉意识在男性社会的革命当中逐渐兴起,并随着社会动荡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通过革命激情与民主热情的鼓动,女性对自己权利也开始了反思,并且进行了初步的争取。直到20世纪初的世界大战的毁灭性影响,才令这种热潮逐渐消退。然后女性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与权利做进一步的探索。 本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启发性,且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从学者到历史爱好者各类人士阅读,是探讨女性历史不可回避的经典权威著作。

    • ¥79.1 ¥118 折扣:6.7折
    • 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21世纪人类学习的革命”译丛 第二辑)
    •   ( 3199 条评论 )
    • 科拉·巴格利·马雷特 等 /2021-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现实世界变动不居、繁复多样,包含着许多隐而不露的复杂性。人类的学习正是发生在这样一个个复杂而又具体的境脉之中,它牵涉人脑、记忆、动机、推理等各个要素,以知觉的、动作的、事实的、推理的等多种类型整合的方式发生,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 本书在《人是如何学习的 I》的基础之上,更新了前沿的学术动态,围绕7大主题 文化的复杂影响、学习的类型与过程、知识与推理、学习动机、对学校学习的启示、学习技术、贯穿一生的学习,通过生物的、物理的、社会的、文化的、技术的等多个分析层次,提出了 21 条主要结论,其中着重强调了文化境脉对学习重要而复杂的影响,分析了学习的动态发展本质,阐述了学习类型的多样性、过程的复杂性以及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并考察了技术支持学习的给养特性,可以说是集学习科学核心研究主题

    • ¥52.2 ¥78 折扣:6.7折
    • 生熟有道:普洱茶的山林、市井和江湖(薄荷实验)
    •   ( 1681 条评论 )
    • 张静红 /2024-0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普洱茶在云南的 六大茶山 种植了几个世纪,经由茶马古道从西南走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普洱 越陈越香 的特性被重新发现,可饮、可品、可投资,由此成为茶客的最爱,其身价也一路水涨船高。然而,在2007年,普洱茶市场大起大落,达至高潮,随后崩溃。 《生熟有道》追溯了这一现象的始末。通过对普洱茶采收、加工、交易和消费空间的追踪、关注,人类学家张静红生动地描述了普洱茶从一种家庭手工制品到一种重要产业的过程,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读者将进入普洱江湖中人的生活和戏剧化冲突之中,感受他们周旋在多方力量下的坚韧。 本书曾于2013年出版第一版的英文版,该版本荣获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 (ICAS)2013-2015年度英文社会科学杰出图书奖。其后十年,作者多次回访田野现场,对第一版进行了超过60%篇幅的修订,于2024年推出全新中文版。本

    • ¥50.2 ¥75 折扣:6.7折
    •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象征的贫困2
    •   ( 740 条评论 )
    • [法]贝尔纳·斯蒂格勒 著,张新木刘敏 译 /2022-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在这部作品中,法国文化理论家、哲学家斯蒂格勒介绍了普通器官学和感性谱系的计划,并且继续思考前作中关于力比多经济的研究,即超工业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力比多经济。这一研究主要通过艺术问题来进行,作为对形形色色的崇高化经济的清算。我们时代的特点是工业技术对象征的把持,美学已成为经济战争的武器和舞台,由此产生了一种贫困,其中制约条件代替了人生经验。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了解导致当今时代特殊性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了解武器,使问题网络成为一个概念库,以此进行一场美学的战争。 本书是斯蒂格勒《象征的贫困》的第二部,它将引起电影研究、媒体和文化研究、文学和哲学界读者的特别兴趣,并将巩固斯蒂格勒作为当代别具慧眼的文化理论家之声誉。

    • ¥51 ¥75 折扣:6.8折
    • 人类学家如何写作:民族志阅读指南(薄荷实验)
    •   ( 1771 条评论 )
    • [英]帕洛玛·盖伊·布拉斯科 /2022-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什么两位研究兴趣不同的人类学家要写这样一本阅读指南? 因为通常没有人教读者如何阅读民族志,而是指望他们自己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传统的民族志导读要么介绍主题概念,要么归纳理论观点,但本书作者们希望传递一种开放式对话的感觉,在提供分析文本技巧的同时,还能引导人们一探人类学知识的特质,并培养出读者自己的人类学想象力。 这本书从巨量的民族志文本中选取精彩节选,并进行评论和论证,为读者构造了一个启发式的布局。各种视角被组合起来,提供了一个改进后的理解民族志的方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民族志成了理解人类处境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不是途径,但作为一种知识,它值得被理解和尊重。

    • ¥50.2 ¥75 折扣:6.7折
    • 母乳与牛奶:近代中国母亲角色的重塑(1895-1937)(薄荷实验)
    •   ( 1511 条评论 )
    • 盧淑櫻 /2020-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该书通过展现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兴起过程,探讨其背后折射出的近代母亲的内心世界和她们所承受的历史命运。近代中国牛奶哺育的实现是近代中国婴儿哺育方式转变的结果,这一改变帮助女性解放了一部分母职,与传统思想产生碰撞,最终掀起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别秩序对母亲角色的重塑。该书作为新妇女史的一部分,不仅为母亲历史补白,更是以妇女作为母亲的眼光探索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化。 该书采取论述与经验并重的模式,分析母亲角色和牛奶哺育之余,也会描写母亲的哺育经验。在文字资料之外,也参考了电影、照片、漫画等图像资料,力图整合出较全面的近代母婴史。牛奶作为一种西方的物质和饮食文化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也可展现中国现代性的进程。

    • ¥53.4 ¥79.8 折扣:6.7折
    • 本雅明之墓:一场人类学写作实验 迈克尔·陶西格带您聆听微妙之处,奇事不再遥远
    •   ( 811 条评论 )
    • 迈克尔·陶西格Michael Taussig);王菁[译] /2023-08-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40年,本雅明在西班牙和法国边境的一座小镇结束了生命。2002年,本书作者、人类学家陶西格拜访了本雅明在小镇的坟墓。于是有了本书。本书以书中同名文章《本雅明之墓》为书名,并以此发散开来,展现出一位人类学家的学术关切。本书的主题涵盖了本雅明之墓、哥伦比亚的农民诗人,此外,也有关于萨满教身体特质的讨论,以及海洋的消失。这些看似松散的主题,每一个都打上了作者鲜明的个人风格烙印,即对物件的欣赏,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哲学和人类学冥思。 作者通过这些不寻常的散文,向读者展示唯物主义知识为我们所栖居的抽象的、全球化的、同质性的和电子化的世界,所提供的一条另类道路。作者通过本雅明之墓,追寻一次兼具民族志式的、自传式的、文化批评式的旅程,他向读者展示了自己对于20世纪伟大的文学批评家的记忆。

    • ¥55.2 ¥89 折扣:6.2折
    • 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薄荷实验)
    •   ( 2636 条评论 )
    • [英]威廉·雷迪 /2020-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追问一个人的情感是否发自内心,即情感的真与伪,这种提问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所有成年人的情感体验其实都是被训练的结果。 一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是某种关系的体现。无论是个人、团体还是阶层的情感表达,都无法忽视社会情感准则的教化训练。本书作为情感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提出了情感表达、情感体制、情感导航、情感自由、情感痛苦等理论,并以 情感主义 为切入点,研究启蒙时代及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情感表达方式的变化及其意义。沙龙、共济会、咖啡馆等情感避难所的出现,是人们避免情感痛苦、追求情感自由的表现。人们在日记、通信、演讲中表露出对情感自由的向往,报纸刊物以及私人发行的小册子也在这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呼吁情感真挚、拒绝伪善成为人们在情感表达方面的基本要求。这种情感表达方式并不仅限于小说、戏剧等

    • ¥56.2 ¥84 折扣:6.7折
    • 亨丽埃塔与那场将人类学送上审判席的谋杀案(薄荷实验)
    •   ( 759 条评论 )
    • [美]吉尔·施梅勒 /2023-03-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30年,年仅22岁的亨丽埃塔 施梅勒被录取为哥伦比亚大学的人类学学生,师从声名显赫的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和博厄斯。一年后,在他们的提议下,亨丽埃塔满怀期待地独自前往两千多英里外亚利桑那州怀特山区的阿帕奇印第安保留地进行暑期田野调查,不幸遇害。亨丽埃塔的死亡动摇了当时印第安人与白人殖民者之间所建立起的脆弱平衡,也将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乃至整个学科置于众人审视的目光之下。本书是主人公的侄子和侄女耗费三十年的追寻,其中包括与FBI的一场官司。他们从大量碎片信息中尽力拼凑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事件脉络,也为亨丽埃塔的死亡去污名化。 多年来,人类学田野工作的方式一直在发展演变,亨丽埃塔的遭遇成为许多虚构写作和小说的原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学家。科技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亨丽埃塔的故事成为永无止境的螺旋

    • ¥53.4 ¥79.8 折扣:6.7折
    • 中医的传承(医学人文)
    •   ( 42 条评论 )
    • 许小丽著,蒋辰雪肖坤冰译 /2024-04-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作者在本书开头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我们学习和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否会影响到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在现代社会,人们通常认为知识取决于我们学到了什么,而至于用何种途径获得这种知识则是无关紧要的。本书挑战了这一普遍流行的观点,即知识可以脱离参与者的学习方式与社会背景而独立稳定地代代相传。本研究以中医在中国的多种传承方式为例,表明学习的风格根据个人对知识的感知和态度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术语的含义也可能随着人们感知、表达和在具体情形下的使用而产生变化。知识的不同风格与不同的传承方式与关。

    • ¥53.4 ¥79.8 折扣:6.7折
    • 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薄荷实验)
    •   ( 985 条评论 )
    • [挪威]玛丽安娜·伊丽莎白·利恩 /2021-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三文鱼由来已久。它们早于我们存在,作为一种可靠的季节性资源,一种来自远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它们在近海地区可以被方便地捕获,从而成为了海边人群的生计支柱。我们曾拥有共同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这种历史发展出了新的方向。 《成为三文鱼:水产养殖与鱼的驯养》是关于 鱼的城市 的*本民族志。它讲述三文鱼如何成为养殖的动物和如何被赋予情感的故事。这是关于一个出人意料的、正在崛起的产业故事,这个产业已给世界渔业资源的格局带来了巨大改变。随着三文鱼的全球化,这也是关于一种新型生物资本改变人类与非人类、自然与文化之间关系的故事。本书重点描述构成三文鱼养殖的脆弱而不可预料的关系实践,以及其催生的多种 成为三文鱼 的方式,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切面如何在三文鱼的旅途中不断赋形,又塑造着彼此。 以往, 它们的 故事在生

    • ¥50.2 ¥75 折扣:6.7折
    • 她身之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61 条评论 )
    • 丁瑜 著 /2016-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丁瑜著的《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以珠三角地区性产业女性从业者对“小姐”及“性工作者”称谓的理解为切入点,通过探讨她们的自我身份认同、自我实践和生活技巧来理解她们的欲望和自主性。研究指出,这些女性在日益复杂分化的性产业中有着非常不同的生活经验,作为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她们有着强烈的成为情色/性主体、都市主体与现代化主体的欲望。“性工作”这一概念并不能反映这种复杂性,因此娼妓合法化、性工作化的设想并不是政府干预的很好目标,也不是改善这些女J陛生活状况的很好行动策略。 本书可以为对性别研究、城市化、特殊就业、社会底层/边缘人口等议题感兴趣的学者、社会工作者、广大学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 ¥56.9 ¥89 折扣:6.4折
    • 古希腊献祭仪式与神话人类学
    •   ( 670 条评论 )
    • 【德】瓦尔特·伯克特 /2021-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古希腊宗教既不凭悠久的历史,也不以丰富的资料而闻名。但在繁荣且知识和艺术都未被超越的文化中,只有古希腊宗教能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未中断的古老传统。古希腊的献祭既神秘又充满仪式性,与古希腊神话有着奇妙的对应关系。本书一方面介绍了献祭、狩猎、葬礼、狼人、年庆,以及厄琉息斯秘仪;另一方面分析了奥林匹斯山诸神以及古希腊英雄们与献祭仪式密不可分的联系,呈现了古希腊文明的发展脉络。

    • ¥59.6 ¥89 折扣:6.7折
    • 依海之人:马达加斯加的维佐人,一本横跨南岛与非洲的民族志(薄荷实验)
    •   ( 994 条评论 )
    • [英]丽塔·阿斯图蒂 /2022-11-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我们以怎样的方式来定义一个人? 维佐人以海为生,是一群马达加斯加西部的渔民。他们性格柔和,禁忌很少,不喜牵绊,不被他人定义;他们并不理性,对过往无所总结,对未来毫无计划,经常身处意外之中。人类学家阿斯图蒂来到海岛,跟着维佐人住在海边,出海捕鱼,探索 成为一个人 的方式。 这是研究族群与身份认同不可错过的经典,也是一本轻松精彩的民族志。作者将文化差异性重新带回至族群认同研究之中,而读者借此意识到 人之所以为人 处在持续形塑的过程之中,不必被定义所固着。就像每一天,维佐人的 身份 都会更新,从头来过。

    • ¥50.2 ¥75 折扣:6.7折
    • 特殊待遇:来自亚洲一流医院的医学生(薄荷实验)
    •   ( 90 条评论 )
    • 安娜·鲁多克 /2024-07-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卓越不能被孤立在岛屿上,须汇入公共生活的主流。 该书通过深入的民族志研究,详细揭示了全印度医学科学研究院(AIIMS)的独特之处和运作方式。作为南亚地区最好的医学院兼三级综合医院,录取率不到0.1%,AIIMS在培养医学精英的过程中,也反映和再生产了印度社会中的阶级和性别不平等。 书中生动描绘了AIIMS学生的录取过程、学习经历、日常生活及其与患者的互动,展示了这所著名学府内外的巨大反差。尤其是通过医学生在门诊和病房中的学习经历,指出了患者劳动力实际上成为教育资源,反思了隐性课程对医学生价值观和职业观的塑造。作者还用扎实的田野资料展现了医学教育中高度专科化的发展对全科医生培养的影响,揭示了印度医疗体系所面临的挑战。 通过回顾AIIMS的历史、分析其教育体系和社会角色,作者反思了疫情时期的医学教育,并提出了培

    • ¥52.9 ¥79 折扣:6.7折
    • 超越想象的GPT医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 51 条评论 )
    • (美)彼得·李,(美)凯丽·戈德伯格,(美)伊萨克·科恩 /2023-05-01/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解析GPT落地实践,揭示“人机关系”重要范式 彼得·李及其他两位合著者分享了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在医学领域的诸多应用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向大家展现了一种可能出现的人-机相结合的“关系”范式,在本书中,这种“关系”范式被描述为结合了医生、患者和机器的“三方模式”。基于此,本书不只是提出了见解,也不只是阐述了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见解和问题会促使我们每一个读者作为人类个体,重新审视我们自己“何以为人”和机器“何以为机”的本质问题,进而也会拓展至“何为新型人-机关系”的问题。 重新定义未来医疗——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将如何颠覆医疗行业,甚至重塑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研究院负责人彼得·李全球力作,探讨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将如何颠覆医疗行业。全书以前沿研究为

    • ¥66.9 ¥99.9 折扣:6.7折
    • 拯救婴儿?新生儿基因筛查之谜(薄荷实验)
    •   ( 409 条评论 )
    • [美]斯蒂芬·蒂默曼斯玛拉·布赫宾德 著,高璐 译 /2020-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新生儿筛查,指的是在婴儿出生24小时之后到6天内所做的针对一些遗传性疾病等的筛查,以提供预防性的医学措施。本书通过在基因门诊的田野调查,在对75个家庭共计193次到诊所的访问和咨询进行观察,以及对诊所基因检测医师团队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于新生儿筛查技术在美国的推行历史和这项技术在实践中引发的可预期及不可预期后果进行了生动详尽的记录和分析。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技术的 不确定性 如何使得病患和医生进行协商和互动,又是如何影响人们对于 正常 以及未来的理解和期待。这本书是医学、公共卫生和公共政策学者的理想之选,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看待医学技术、主流叙事和政策的新视角。 作者提醒我们,对于技术的研究不能忽视具体的社会情境,不同收入水平、不同阶级的家庭并不是都能享有平等的医疗资源、负担起长期治疗所需

    • ¥50.2 ¥75 折扣:6.7折
    • 生死真相(2册套装):死后的世界(平装)+现代死亡
    •   ( 25 条评论 )
    • [美]雷蒙德·穆迪 后浪 /2023-02-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现代死亡》 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没有哪件事比死亡更古老、更神秘、更无解。它变幻莫测,蛰伏在美好生活的阴影之中。我们对其讳莫如深,仿佛只是触及一鳞半爪,都足以让它从黑暗中暴起伤人。 可死亡从来不应是未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对死亡的疑问越来越多:生命为何有限?生死如何界定?死亡能否逆转?怎样超越死亡?我们是否拥有死亡权?安乐死何去何从?照护为何成为重负?如何商讨临终?谁才是有权拔下插头的那个人?网络社交怎样影响死亡 这些谜团困扰着每一个人,更在不经意间操控着人生决策,而你却对这一切懵懂无知。 为此,瓦莱奇博士开启了一场消除未知、恐惧与焦虑的谈话,以亲身临床救治经历结合医学、进化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认知心理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观点,深入根源,直面 禁忌 话题,详述人

    • ¥63 ¥94 折扣:6.7折
    • 基因传 中信出版社
    •   ( 631 条评论 )
    • (美)悉达多·穆克吉(Siddhartha Mukherjee) 著;马向涛 译 /2018-01-01/ 中信出版社
    • 在整个20世纪,有三项颠覆性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应用把人类社会引领到新的历史阶段:“原子”的发现带来物理学的革命,“字节”的发现带来互联网的革命,“基因”的发现带来生物学的革命。 基因既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也是一切生物信息的基础,破解了基因的运行机制,也就破解了生命的奥秘,人类的病理、行为、性格、疾病、种族、身份、命运也就有了更新的答案。如今,基因测序、基因克隆等基因技术迅速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也完成了全部人类基因的比对与测序工作,人类征服基因的时代已经到来。

    • ¥57.2 ¥88 折扣:6.5折
    • 指引生命的神话 永续生存的力量 浙江人民出版社
    •   ( 10 条评论 )
    • (美)约瑟夫·坎贝尔 /2013-06-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什么是一个“活”的神话,它的功能是什么?我们能用神话来帮助缓解我们的现代焦虑吗,还是它们加重了我们的焦虑?在《指引生命的神话》一书中,神话学大师约瑟夫·坎贝尔将文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知识应用到对神话的解读,并将神话思维应用到对人类历史、东西方文明、战争与和平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解读中。他用超越人类社会中各种幻象冲突的真理贯通了古今中外的智慧,探索了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普遍神话的持久力量,并回溯了从原始时代到当下的神话创作过程,从中提炼出了神话同一的模型及其中蕴含的智慧,以带领读者用永恒的神话智慧来应对急剧变化的当下和未来。本书是坎贝尔很重要的一本著作,是他自选的经典文集,汇集了他一生重要的学术思想,他用亲近大众的语言、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热情洋溢的情感感染着聆听者

    • ¥67.9 ¥99.9 折扣:6.8折
    • 甲骨文丛书·美利坚的民族:一部北美地区文化史
    •   ( 705 条评论 )
    • [美]科林·伍达德Colin Woodard)著,邓德东 译 /2021-10-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自由意味着什么?公共生活中宗教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成为一个美利坚人代表着什么?为何美国人对这些极其基本的问题见解截然不同?历史学家、获奖记者科林 伍达德认为,原因在于北美大陆的居民其实是由十一个民族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从美国独立战争到南北战争,再到近的总统大选中地图所呈现的 红-蓝 之别,作者伍达德为美国的多重身份提供了富有革命性和启发性的观点,展现了其多重身份之间的冲突如何打造了美国的过去,并将如何影响美国的未来。

    • ¥52.9 ¥79 折扣:6.7折
    • 封面之下:一本小说的创作、生产与接受(薄荷实验)
    •   ( 351 条评论 )
    • [美]克莱顿·柴尔德斯 /2023-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一个故事成为一部小说,这个过程一定是多重的。在这本出版行业的田野观察中,作者克莱顿?柴尔德斯将带领读者深入幕后,追踪一本小说是如何通过这段旅程而改变的。在这段旅程中,柴尔德斯呈现了书之生命的方方面面,包括作家的创作过程,文学代理人的角色,编辑怎样决定出版哪些书,出版商如何建立名单,如何销售、存储和宣传图书,以及作家如何选择下一个主题,等等。柴尔德斯也关注书籍是如何被选上摆在书店前台的,为什么评论人和读者能从同一部小说中读出不同的含义,以及全国各地的读书会如何理解一部小说及其对他们的意义。

    • ¥59.6 ¥8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