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文化中, 儿童是如何被养育成人的? 儿童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他们又给家庭和社区的结构带来何种改变? 《童年人类学》一书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作者戴维 兰西认为, 我们那些关于儿童的习以为常的认识都是狭隘的、受文化局限的。戴维 兰西通过收集来自多个研究领域的证据证明: 在美国主流社会中, 婴儿被认为是珍贵的、天真的、非常可爱的 小天使 但是, 也有其他的一些社会认为, 婴儿是不受欢迎的、给人添麻烦的 调换儿 , 或者是被需要的、实际上却被商品化的 财产 。人类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形态的 童年,每一种童年都深受其所处文化的影响。 本书研究了家庭结构与生殖现象、家庭或社区中的儿童照顾者的概况、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待遇、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学校教育, 以及儿童向成年过渡等方面的问题; 它以其他社会的童年作为
《要命还是要灵魂》 本书讲述了一个在美老挝裔家庭为女儿寻医治病的真实故事。黎亚一家是苗族难民,1980年从老挝移民到美国。黎亚大约三个月大时,突发癫痫,被母亲抱着来到默塞德医院求诊。不通苗语的急诊医生将黎亚误诊为 初期支气管肺炎 ,开了药后便请他们离开。在以后的岁月中,黎亚频繁地进出医院,在被专业医生确诊后,她的情况依然不见好转。医生发现,黎亚的父母根本没有按指示给黎亚服药。 在苗族,癫痫被认为是一种光彩的病,代表此人受到神召,所以黎亚特别受父母疼爱。黎亚的父母更相信苗族传统的治疗方式,他们认为医生开的药不仅不能治病,反而会致病。在黎亚病情越发严重时,他们已经无法信任医生能够治好黎亚。 双方言语不通,所处的文化背景也不同,西方医学要 生命 ,而苗族文化要 灵魂 ,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导致一次
本书分为总报告、地区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总报告从民族地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民族地区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升级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三方面揭示民族地区在2021~2023年推进经济现代化的重点举措和现实成效;地区报告详述了青海、宁夏、西藏、云南、内蒙古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贵州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和经验总结;专题报告围绕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飞地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进展与成效、文旅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与现代化发展等议题展开详细讨论。本书引用官方已公开数据,如实、具体反映了民族地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现代化方面的成效,为深刻理解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提供了实证背景。
畲族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进入到新时代,在党的民族政策推动下,畲汉民族逐渐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畲汉民族一家亲 潜移默化地成为最广大居民的交往观念,真正实现了畲汉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从历史到现在,畲汉民族历经隐蔽性接触、试探性交往到新时代的开放性交融,是一个典型的在交往中加深了解,交流中取长补短,交融中和谐相处的范本,其中的发展规律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使之服务于当代民族工作的发展。
人的身体和对待身体的态度不是永恒的。身体随着年龄而变化,受物质条件和文化的制约,而不同的时代对身体则表现出不同的关注。《身体的历史》皇皇三大卷,时间跨度从文艺复兴时期一直到20世纪,从宗教、艺术、医学、性、卫生、屠杀和暴力、体育、表演等各个角度论述了身体的文化史,全方位地展示了西方社会的变化对人类对身体的自我认知的影响。 《身体的历史》*卷主要论述了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身体的历史。全书从宗教、医学、文学、性、体育锻炼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 现代 身体出现的过程,认为在这一时期身体经历了一种双重张力:既突出集体的强制性又强调个体的解放。束缚和解放这两种动力混合在一起,赋予现代身体一个合乎规格的清晰轮廓。 《身体的历史》第二卷主要论述了从法国大革命到*次世界大战期间身体的历史。全
《边境壮寨新风 云南省河口县南溪镇马多依下寨经济社会发展调查报告》一书是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当地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典型百村调查 项目的成果之一。本书的调研对象云南省河口县南溪镇马多依下寨是一个地处中越边境的壮族聚居村,它在云南省边疆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的典型性、代表性。本书对马多依下寨近60年的总体情况进行回顾,反映了该村政治、经济、社会、民族、宗教、文化等方面的变迁,展现了边疆壮族村寨的民族特色与全新风貌,探讨了边疆地区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问题 《佤族家园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村调查报告》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热情豪放的民族;翁丁是一个位于阿佤山腹地的佤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佤族原始民居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被誉为 中国*后一个原始部落 。
本书以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自上而下串联多民族的灌溉水资源/水系为主要抓手,以水资源的支配活动为切入点,描述梯田稻作生计空间内多民族的个体性(以族群/村寨为单位)和群体性(多民族多灌溉单位)联合灌溉行为,进而探讨梯田农耕社会中超越民族、文化、信仰边界,突破资源配置冲突,达到一致的和谐从而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平衡式发展的内生逻辑,同时关注促成梯田农耕社会 协商一致 和谐发展的外部性影响因素。
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家庭成员实际生活的写照,也是不同省区、区域、方位的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是不同职业、阶层、界别的民众相互关系的体现。因此交往交流交融涉及所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不同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相互关系,这就是本书(全四册)通过实录的小故事折射出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关系。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为时间段,以本书所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为素材,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本书分为《九州共域》《万源同汇》《四海同风》《五湖一家》共4册。
《西方大观念》是《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丛书的前两卷的中文版。《西方世界的伟大著作》是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的一套丛书,60卷,选取了西方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及一些自然科学的煌煌巨著,涵盖的
本书作者在世界上 难调查的吸毒人群之中,就 治理和药物管制难题的 问题进行了16年的探索,在深入探讨吸毒行为的社会文化根源、 成瘾机制、 药理的主位感知与文化建构以及 成瘾的社会后果与危害之后,提炼出高危行为的个案要素分析法与 社会性成瘾这一分析性概念。 这部隐含批判医学人类学理论分析的 民族志,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丰富的深度访谈个案、充分的主体表达空间,客观理性平和地呈现 、 问题与吸毒人群。 书中许多深度访谈个案读来颇具震撼力与穿透力,使读者能够透视吸毒人群的生活、内心以及致瘾药物的迷幻世界,在民族志的寓言与风险社会的意义上,揭示了人生风险警醒意义与公共卫生警示意涵。
《西方哲学史讲义(全3册)》本书是一本通俗的哲学科普书,分为三册,共三十讲,时间跨度从古希腊到近代。《西方哲学史讲义?上》——从本体的追问,到信仰的建设?单册简介:?世界是什么?我是什么?智性人
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56个家庭成员实际生活的写照,也是不同省区、区域、方位的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达,是不同职业、阶层、界别的民众相互关系的体现。因此交往交流交融涉及所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员之间不同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相互关系,这就是本书(全四册)通过实录的小故事折射出来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部关系。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为时间段,以本书所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为素材,实录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本书分为《九州共域》《万源同汇》《四海同风》《五湖一家》共4册。
《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是一本人类学本土化的创新专著。本书的创新体现于两种语境,地方志的撰写、民族志的撰写。地方志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文本类型,以地方概念为核心,书写具体地方文化事项,方方面面,力求完备。《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一方面,延续地方志传统,以娲皇宫地方文化为书写对象;另一方面,更新地方志传统,着眼点从地方文化事项的罗列转移到对地方人群文化观念的探讨。民族志是人类学的基础文本类型,以地方人群为书写对象。《娲皇宫志:探索一种人类学写文化体裁》,一方面,它是一部以地方为名的民族志,以娲皇宫地方人群的文化为书写对象;另一方面,它关注地方人群内部的文化差异,突破民族志经典文本同质化地方人群的书写范式,呈现为一个静态地看,多元文化.你中有我,我
本书是德国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的书信合集,收录了他给众多亲友多年来的信件300多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等多个方面。全书共计40余万字,由本雅明的挚友和研究者格肖姆·肖勒姆、特奥多·阿多诺合力编
《人类学研究( 5-16辑)》是由梁永佳教授主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本辑作为创刊十年献礼,重磅刊载“纪念吴定良院士逝世五十周年暨浙大《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现场的学者讲稿和相关讨论,既生动回顾本刊发展历程,又 、多维度回顾和展望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汪晖教授、赵鼎新教授和庄孔韶教授,提纲挈领地点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人类学面对新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如何突破现存的方法论、本体论困境。多位学者积极互动,分享成果,研讨如何跨越人类学的边界、人类学如何实现本土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此外,本辑特别推出科技人类学专题,关注现代科技冲击下的个体生活和社会命运将何去何从。还刊载了《论君长》《大转型》《昔兰尼加的赛努西教团》等经典书目的读书
这是一本由两位美国 心理学教授所著关于人类发展学的心理学著作。 本书研究了社会文化对人类个体发展的影响。作者从产前发育、分娩期开始,到 老年期、死亡,将人的一生分成12个阶段。在每一阶段,作者都以不同的社会文化作为切入点,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人的成长过程和心理发展是如何受到环境的影响的。 这本书将会帮助我们重新架构对人生各个阶段的认知,并产生新的理解,在当下社会中,人生发展阶段的传统划分正经历着巨大变化、面临着猛烈冲击,婚育年龄、逐渐延长的求学生涯、职场的年龄焦虑、退休的年龄线后延……我们每个人都被这股浪潮裹挟,努力平衡家庭和个人的矛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我们将如何审时度势、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好一个个重大的人生选择?总要先从构建人生阶段的整体认知开始,这就是本书的意义。 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