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扎实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也再次强调了媒体融合的重要性,而皮书项目《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媒体融合蓝皮书)是对于时代要求的回应。该报告是一本全面反映中国媒体融合进程与创新实践的重要文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思想指导下观察和研究中国媒体融合的重要知识成果,已按年度连续发行5本,已成为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学习新媒体、研究新媒体的重要书籍。《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22-2023)》在之前报告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改革,以打造实用、有影响力的国内一流皮书为主要目标,为国内业界和学界提供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前沿性的丰富案例和数据的行业扫描和实践指南,计划分为总报告、探索篇、区域篇、评价篇、借鉴篇五部分,全面分析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分区域、分领域解读媒体融合发展
1838年至1949年,中国出现了近800份石印报刊,主要包括《述报》《点石斋画报》《时务报》《晋察冀日报》等。这些石印报刊丰富了报刊的形态,及时有效地传播了各类资讯,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然而,报刊的内容历来是报刊史研究的重点,媒介技术受到的关注度较低,目前针对中国近代石印报刊整体历史的系统性学术研究尚付阙如,这与石印报刊在中国近代社会所起的作用不匹配。鉴于此,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师曾丹将布迪厄场域理论与中国在地的媒介实践相结合,撰写了这本《中国近代石印报刊研究 基于场域理论的视角》。作者爬梳了诸多史料,对中国近代石印报刊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评价,就其多元、复杂的发展动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拓展中国报刊史研究的路径进行了富有创见的探索。
为什么好的美术和布景,是电影成功的一半?作者安妮?阿特金斯邀请读者走进幕后,探究天马行空又事无巨细的电影道具设计与制作过程。她曾操刀《布达佩斯大饭店》《犬之岛》《间谍之桥》《都铎王朝》等影视剧作品的平面道具创作。尽管诸如邀请函、信件、门票和包装等平面道具在银幕上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很少被观众近距离看到,但它们却是将片场的演员和影院的观众进一步推向电影中虚构世界的关键所在。弄虚作假的艺术,既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也是变废为宝,物尽其用。
抗战时期澳门地区中文报纸的出版是一大特色。无论是其语种之多,名称之繁,还是栏目内容之丰富,国内外信息密度之丰厚,所提供史料价值之珍贵,都具有其他载体媒介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研究澳门新闻出版事业和历史发展的重要文献。 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高等学校中西文化研究所于2015年启动了 澳门与抗日战争 系列学术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收集、整理、出版抗战时期与澳门息息相关的各种报纸资料。 本书选录自澳门《大众报》,遵照大事不漏、要事必录、综合全面的原则,以出版时间为序依次编排,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慈善救济、教育和社团机构等多个方面,展示了战时澳门社会的时代特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本书收录的新闻发表时间在1941年7月11日至1945年12月20日之间。 《大众报》创刊于1933年7月,
作为国内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本书是上海旅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本书通过教师申报、专家评审与个别指导,学校遴选出配以教学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集结成册出版。这些案例覆盖了全校所有专业,以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为学校各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发挥良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同时也非常期待该案例集能够为全国旅游类专业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意识,锻造育德能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供有益的范本和参照。
《中国广播电视视听年鉴(2022)》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综述、专题、电视收视数据和广播收听数据。本年鉴不仅从视听环境、受众特征、频道/频率与节目竞争、广告投放与竞争等方面对2021年中国电视收视和广播收听市场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与分析,还对传统电视及广播节目的收视收听及创新发展等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收视数据囊括了全国电视收视市场以及重点市场的收视统计数据,收听数据囊括了CSM媒介研究2021年进行收听率调查各城市网及各省网的收听统计数据。
《中国体育全媒体传播发展报告(2023)》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研究 的阶段性成果,受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经费资助,依托项目所在单位上海体育大学作为 双一流 建设高校的学科优势,立足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背景,聚焦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生动实践,对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技术创新、行业变革和生态变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以兼容并蓄的视野审视欧美体育传媒业现状,积极推动学界与业界对话,为促进我国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业态更新和发展模式创新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启示。
《全球传播生态发展报告(2023)》是环球国际视频通讯社有限公司视通智库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成立的 全球传播生态 课题组发布的年度报告。本报告全面勾勒了2022年以来世界传媒发展和全球传播格局变迁状况,创新性提出全球传播生态观测方法论,深入剖析了从创新突破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地方传播中心建设状况,重点分析了国际社交平台规制的新格局、新动因与新态势,深入探讨了国际局势变乱交织下的国际传播叙事策略,并对AIGC的机制探索、行业发展与治理实践等主题进行了重点研究。
《中国近代新闻学名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由于历史原因,本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
本书稿对媒介传播与旅游文化的关行了深入解读,是当前文化传播学研究为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括旅游文化的主要代表形式,旅游文化下的媒介和受众,媒介传播对旅游文化的影响,媒介传播下旅游文化的问题与对策等。作者过长期研究成果的积累,本书稿把解决问题与行业发展困境,当成研究工作的中心,提出了不少创新与拓展的对策,这些建议,对旅游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对我国中部地区旅游文化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阅读,关乎一个民族的兴盛和进步。开展全民阅读,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公共文化政策。因此,定期对国民基本阅读数据进行调查统计,不仅关系到出版行业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在全社会范围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活动,建设书香社会,推动社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开展了九次。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完善,其方法更加科学,成果愈益丰富,已经成为业界重视、大众关注的了解我国国民阅读状况的重要平台。
《天津近代纺织工业档案选编》选编了天津市档案馆藏天津近代纺织工业档案,时间起止为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包括文字、图表等档案形式,很多材料为首次整理出版。具体介绍了仁立、恒源等近代民营纺织企业,以及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一、二、三、五厂等企业,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及机构组织。还涉及抗战时期日伪政权对民族纺织企业的控制掠夺、抗战胜利后企业的恢复重建,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记录了天津纺织工业在近代辉煌的历史,对于现代纺织企业的经营、管理也能有着借鉴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编制的《新中国出版50年(1949-1999)》集中介绍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出版事业的关怀,中央关于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出版事业的发展变化及机构状况,优秀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的介绍,印刷技术及规模,发行工作与图书市场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和版权贸易,出版印刷科研和教育等等。
《上海市级专志?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志》是一部专门反映以《解放日报》为主体构建的集团起步、整合、摸索、发展直至终结的始末的志书,力求全面、客观、系统反映断限内历史与现状。 本志内容由序、凡例、总述、大事记、正文、附录、专记、编后记等组成,其中正文分篇、章、节、目四级,是《解放日报》“前生”与“今世”的全记录,全面细致的记载了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从诞生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编纂工作按照“分工负责、集中讨论、把握进度、注重质量”的要求,达到框架脉络清晰、文字表述规范的要求,确保这部规模宏大的志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