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科的历史不到百年,由于长期受到学科正当性赤字的困扰,其研究史常被各种神话所笼罩。 《重访灰色地带:传播研究史的书写与记忆》从那些被有意收编或无意误读的"灰色地带"入手,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和语境,重新诠释传播学经典文本,以颠覆传播学术史主流叙事的霸权,寻找新的视角,解放传播研究的想象力。本书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重写传播学术思想史,在对拉斯维尔、哥伦比亚学派、芝加哥学派、中国传播研究的史前史、批判学派的失踪、本土化话语等问题的研究上,均推翻了目前的定论。 作为一个贴近意识形态的舶来学科,中国传播学的经验在诸社会科学中并不特殊。对传播学术史的反思也可为中国当代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典型个案。
编辑一本书需要想法,策划一个书系需要想法,经营一个部门也需要想法,管理一家出版社更离不开想法。总之,对出版业而言,想法就是生产力! 《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重点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如何以编辑工作为中心进行思考的能力。其核心问题包括: ·怎样找到出版渠道的新增长点? ·纸书不会死,但它的新契机在哪里? ·内容的自制和他制,各有何优势? ·如何科学地做一本图书的企划? ·成事者和任事者的角色有何不同? ·出版人应该经营时间,还是经营机会? ·何谓编辑力,何谓编企力? ·新时代的编辑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 通过两岸业界数百个真实案例,作者提出了有关编辑力的种种新思考,并总结了出版人***的18种企划能力。《如何提高编辑力》一书兼具应用性和理论性,是出版人的***互联网思维实战教科
本书针对成年人的语言特色和发音习惯,精选大家喜闻乐见的绕口令、贯口、气息训练三类内容进行专项训练与指导。 把绕口令与系统的语音知识相结合,用简明的文字归纳了最重要的普通话实用知识(声调、标调、轻声、儿化、 啊 的音变等);文中附有几十段可以用快板节拍练习的绕口令和贯口、气息训练材料,还可用于舞台表演。 简明注音,并标出了训练重点,方便学习者练习使用。全书配有音频、视频,方便聆听模拟、模仿、记忆。
本书收录的 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最新探索。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别出版了第一辑至第六辑。这是第七辑,是对2023年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榜单的阐释和点评。 书中所介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典籍里的中国》、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舆论监督、新民晚报社 老外讲故事 系列短视频、 四川观察 全链路服务平台、深圳晚报文化创意综合服务体、 九派新闻 平台矩阵号运营、福建三明尤溪县融媒体中心、腾讯新闻精品资讯转型、搜狐号极昼工作室、 人物 微信公众号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最新
《新闻的十大基本原则:新闻从业者须知和公众的期待》把新闻从业者的素质归纳为九个要素并分章节论述,包括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保持中立的态度、遵守媒介伦理等方面,其中结合了作者作为新闻从业者的大量体会和真实案例。此书在美国新闻界获得很高评价,获得哈佛大学戈德施密斯图书奖和巴特.理查德媒介批评奖等多个奖项,被认为是新闻从业人员和相关专业师生的书,这本书也被一些院校选作教材。本书也获得了国内很多新闻从业人员的关注,其中的论述具有普适性,很有参考价值。本书译者在新闻领域从业多年,能够很好地把握本书的精神,忠实再现原文。
本书收录的 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探索。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出版了至第四辑。这是第五辑,是对2021年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榜单的阐释和点评。 书中所介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 国聘行动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河南广播电视台 中国节日 系列节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南风窗传媒智库、二更传媒、微信视频号、公众号 牛弹琴 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成果,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引领性。 每个案例既有来自 内部人 直接的创新
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进行评说的一种文体,其根源可追溯至百年前的梁启超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时评在中国走向繁荣。 时评因为介于杂文和传统报章政论之间,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说情寓理,短小精悍,深受读者喜爱。近些年,全国各大媒体都非常重视时评写作,众多报刊都开设了时评版面,很多网站每天刊发大量时评,一些自媒体作者也开始写作时评。时评更是中、高考语文试卷上的常见试题类型。 本书是作者以其十多年的时评写作经验为基础,精心提炼总结的一套时评写作方法,作者将其概括为 两面三刀 一针见血 以古鉴今 等十三招。书中作者结合自身创作案例讲述这十三种方法,既有理论深度,更重实践操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学易用,对媒体从业者写作时评,对大、中学生学习写作都有一定帮助。
本书以作者多年来关于网络舆情处置的授课内容为基础素材,精选适宜中国网络舆情的传播理论和典型案例编写而成。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网络舆情的总体态势,介绍互联网对舆论引导的新挑战;第二章为网络舆情新特征,从八个方面概括当前的舆情特点;第三章为网络舆情主要类型,将公共领域的网络舆情分为六类;第四章为舆情事件的成因,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为什么会引发舆情;第五章为网络舆情处置策略,讲解了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而成的“12345”策略,即建立一种科学的监测预警机制,确保两个前提,坚持三个原则,把握四个要点,防止五种错误行为。 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丰富,形式新颖,实用性强,是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媒介素养、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参考读物。
深度报道是新闻产品金宇塔的*,也是传媒内容竞争的利器,更是记录历史、揭示真相的烙印30年来深度报道的实践轨迹,见证着社会转型的艰难曲折,折射着传媒改革的起伏跌宕,亦成就着几代新闻人的光荣与梦想。 本书以告别之事、启蒙之热、监督之惑、调查之力、记录之真等五个篇章,忠实记录了不同时期数十家深度报道媒体、栏目的足迹及故事。无论坚守或消逝、记录或影响、突进或挫折,这些关于转型时代的传媒真相都将激励无数新闻人为服务于民主的新闻业而不懈前行。
本书收录的 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最新探索。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出版了第一辑至第五辑。这是第六辑,是对2022年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榜单的阐释和点评。 书中所介绍的 浙江宣传 微信公众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冬奥会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中国之声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 荔直播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 深圳卫健委 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B站)、健闻咨询、 正面连接 微信公众号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最新成果,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引领性。
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1949年以来六十多年传记出版的数量变化、发展阶段等概况,分析了几十年间媒介空间的流变、传记出版的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以传记这一类出版物作为一个侧面,来展现当代中国出版发展的流变。同时,重点探讨并展现了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传记,一个时期的传记出版也能深刻地反映出时代氛围与现象。
本书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是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出的 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探索。2018年10月已经出版*辑,此书是第二辑。 腾讯Dreamwriter、抖音、DT财经、看看新闻、兽楼处、侠客岛、现场云、长兴传媒、华尔街见闻、正午故事等案例,代表了2018年中国新闻传播业界在融合媒体环境下内容生成、信息分发、运营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尝试。每个案例既有来自 内部人 *直接的创新理念阐释与具体运作介绍,又有对该案例的深度研究性分析,也有国内应用新闻传播学界知名学者的精辟点评。通过 主题演讲 案例分析 专家点评 的结构,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了这些案例的前台与幕后,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业界的*发展实践。
《新闻传播学热点专题:知识图谱(2022)》是一部梳理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点的图书。本书主要包括48章内容,包括传播学学科专论、传播学控制研究、传播学媒介研究、传播学内容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个性化信息推送等专题。新版内容在之前经验累积和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对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知识、学术热点话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以期瞄准前沿,关注媒介新动向,覆盖热点话题。本书兼顾理论分析与案例点评,具有较强的知识性、思想性与总结性,对考研考博等读者有较强的指导性。
《从菜鸟到专业:萌新记者成长手册》是一本兼具可读性和趣味性的新闻采访手记。本书探讨了大多数记者成长之路上会遇到的问题并分享了个人经验和解决方案,旨在为刚入行的记者新人(萌新记者)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指导。书稿系统阐述了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采访结束后的整理、记录工作,内容涉及"采访是什么""如何提问""访谈礼仪""访谈的禁忌""如何整理采访稿"等议题,对新闻从业者和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无启发和参考作用。书后附有作者的六篇采访小记,采访对象包括于丹、杨澜、阎学通等人。
本书是国家规划教材《电视节目主持》的*修订版,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淑萍。本版《电视节目主持(修订版)》主要立足于其基础性和知识性。本次修订,重点在于强化本书的基础性,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类下属的 播音与主持艺术 专业的高校生,其核心课程 播音主持艺术导论 契合《电视节目主持》这本书的基础导论性质。本书强调,电视节目主持人要想成功地把信息传达给观众,不仅要明白各种体态语言的含义,而且还必须准确完善地使用,使观众更好地接受信息。主持人的魅力贵在自然。这里的自然是指体态语言与主持人本人自然而有机的结合,而不是机械地模仿。本书配合《电视采访学》一起,着重以其 名家编写 、 经典性 为推广关键词。本次修订特别新增了一章的精选案例,即在原书基础上增加了 第十五章 ,内容主要围绕主持人冠名语境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