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简介】 《国际传播的体系与运作:文化传播的观念与实践》是一部系统研究网络与数字时代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学术著作。本书分为三卷,上卷主题为 国际传播的格局、观念与国家形象建构 ,中卷主题为 国际传播的体系、叙事与影响力测评 ,下卷主题为 国际传播的运作、实践与经典案例 。三卷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全面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领域所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本卷为下卷,以 国际传播的运作、实践与经典案例 为主题,是三卷本中颇为微观层面的研究,该卷是上卷和中卷所阐述理念和体系的具体展开与案例分析。本卷从中国典籍文化、中国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中国视觉文化以及中国企业形象与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这些全面、深入和详细的案例剖析,不仅研究方法独特,而且研究视
作为国内旅游类专业课程思政案例集,本书是上海旅专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成果。本书通过教师申报、专家评审与个别指导,学校遴选出配以教学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并在此基础上集结成册出版。这些案例覆盖了全校所有专业,以期通过这些案例能够为学校各专业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发挥良好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同时也非常期待该案例集能够为全国旅游类专业教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提升课程思政意识,锻造育德能力,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供有益的范本和参照。
本书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民阅读报告”2020年度的研究成果,延续了历年来的研究特点和内容。本书分为“导言”、“ 篇18周岁及以上成年人部分”、“第二篇14~17周岁青少年部分”、“第三篇9~13周岁少年儿童部分”、“第四篇0~8周岁儿童部分”四大篇章,每个篇章下面又有若干个小节。本报告反映的是2020年全年我国国民对各媒介的阅读与购买倾向,即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研究结论反映,同时,也从读者的维度反映了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开展数据处理和初步成果发布。
本书从作者个人视野,以时间为经,以议题为纬,记载了他在(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38年的工作历程。通过一个个具体事例的叙述和众多事件细节的描写,展示出该校新闻传播教育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发展道路上的许多精彩场面;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教书育人的体会,作为一名学者,如何进行学术研究的做法,以及作为一名院系负责人,如何把学科带到本学科前沿的经验。这一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发展文科教育和做文科教师的艰难性、艰苦性。同时,也通过具体事例,记述了各级领导、校内外同人在华科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过程中提供的帮助、给与的支持,并表示了作者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本书用事实说话、以细节感人,同时也不乏理论论述,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也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本书是 外期刊评价中 种分类分级排行榜和 与核心期刊指南。全书分为4个部分:一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理念和做法,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以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二是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与结果分析。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得出了65个分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2个综合性学科分类的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独立的评价排行榜和5个综合性学科分类的中文OA学术期刊的评价排行榜。本书全面、系统地评价了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其评价对象全面、分类合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创新性强、适用面广,既可为各级各类的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和定量依据;又能为各个图书馆及文献情报单位选购
本书是 外期刊评价中 种分类分级排行榜和 与核心期刊指南。全书分为4个部分:一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理念和做法,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和特色以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二是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与结果分析。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得出了65个分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2个综合性学科分类的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独立的评价排行榜和5个综合性学科分类的中文OA学术期刊的评价排行榜。本书全面、系统地评价了中国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并提供了详细的评价结果。其评价对象全面、分类合理、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数据翔实、结论可靠、创新性强、适用面广,既可为各级各类的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基础和定量依据;又能为各个图书馆及文献情报单位选购
本书以年份为纲,选校了从1900年到1911年共12年的白话报刊语料,其中,每个年份在三万字左右。书中对白话报刊做了必要的校勘整理工作,主要包括文字错讹、断句空格的脱漏、标点符号的衍脱等。另外还对涉及的白话报刊均以脚注的形式进行简要的介绍,内容主要是白话报刊的创刊及停刊日期、出版周期、出版地、发行人及编辑者、主要栏目等。本书能够为清末汉语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读本,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进本时期汉语的进一步研究。
本书反映的是2018年全年我国国民对各媒介的阅读与购买倾向,即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研究结论反映,同时,也从读者的维度反映了全国全民阅读活动开展的效果,并开展数据处理和初步成果发布。全书收录了导言、18周岁及以上成年国民部分、14-17周岁青少年部分、9-13周岁少年儿童部分以及0-8周岁儿童部分。
本书是一部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报告。以高被引论文为基础,按论文所属学科类别统计,从主题、期刊、作者、机构、图书、会议等多个角度分学科进行了高被引分析,全面地展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情况。按学科领域反映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机构、高被引图书、高被引外文期刊、高被引学术会议等,并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同被引分析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了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关联分析、高被引作者合著关系分析,直观地展现了领域内的核心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各领域高被引作者的科研合作情况。
《上海出版年刊(2023)》收录上海出版界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报告,囊括中国 的书等奖项的评选,收入新店图册、论点选刊、行业视点、 书单、年度主要获奖情况一览、人物以及出版行业的其他重大事件,具有档案价值的重要图片等,是上海出版的年度大事记、资料库和数据集成。《上海出版年刊(2023)》是上海出版史料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2022年上海出版界之面貌,具有重大社会价值和史料价值。本系列已经推出了《上海出版年刊(2020)》《上海出版年刊(2021)》《上海出版年刊(2022)》,现推出《上海出版年刊(2023)》。
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4ZDB129)的研究成果《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史》(7卷)中的一种,作者以中国新闻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文献分析、理论分析及跨学科分析等手段,全面呈现出中国新闻传播技术发展的脉络。本卷本主要对与新闻传播密切相关的“采、印、发”过程中的几种重要技术(印刷技术、电报技术、交通与新闻等)为核心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和阐述。该项目入选2021年度 出版基金。
《太原市图书馆珍贵古籍名录图录(精)》全面展示了太原市古籍保护成果,同时让市民了解古籍、认识古籍开启了通道。编者郭欣萍相信,本书的出版对加强太原市重点的古籍的保护、提高全社会对古籍工作的认识,并对传承中华文明和晋阳文化,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