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国际传播(沿袭与流变第3版)/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31 条评论 )
    • (英)达雅·基山·屠苏 /2022-01-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呼应时代趋势,国际传播学渐成显学。然而,无论学界或业界,无论从事国际传播的研究或实务,都需要一张宏阔的认知地图来确立边界,指引方向。 对此需求,没有比阅读屠苏教授的力作《国际传播:沿袭与流变》更合适的选择了。过去20年,该著作已经风靡全球。每隔10年,屠苏教授都会针对国际传播领域新现象,整合全球资讯,做一次大幅修订。 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的是本书第三版,重点讨论了国际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全球媒介的反向流动、数字时代的媒介与传播等,增加了新的案例来反映国际传播的新兴趋势。深广的视野、严谨的逻辑、丰富的案例,确保了本书的专享性:只要与国际传播有关,本书都是绕不开的里程碑。

    • ¥45.5 ¥68 折扣:6.7折
    •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解码广告
    •   ( 736 条评论 )
    • [英]朱迪斯·威廉森 著,马非白 译 /2021-08-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广告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一张张熟悉且令人愉悦的面孔,它显然具有经济功能,但它反映的不仅仅是现代经济。本书并没有简单地批评广告的虚假和剥削,而是通过一百多幅插图详细研究了广告的魅力,从而厘清它们毋庸置疑的吸引力从何而来。显然,广告的经济功能是吸引我们购买更多商品,而广告的意识形态功能让作为个体的我们置身于支撑我们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中。意识形态在经济环境中不可或缺,因为意识形态使经济环境看似不可或缺。 想要改变社会,就必须打破这种 不可或缺 与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本书试图打碎这条锁链中由我们自己铸造的一环,它提供的不是一个 答案 ,而是一套 工具 ,我们可以通过它改变自己对社会微妙、复杂的宣传形式之一的认知。 因此,本书对任何想了解图像和意识形态在我们社会中的运作方式的人来

    • ¥40.12 ¥59 折扣:6.8折
    •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三版)
    •   ( 3168 条评论 )
    • 陈力丹 /2016-01-10/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篇是对世界新闻传播的宏观概述。第二至第七篇,以洲或者大区域为范围,首先用较少的文字概述了这个洲或者区域新闻传播的发展特点,然后从中选择代表性的国家,较为详尽地叙述和研究其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特点。本书尝试在论述史实的过程中,呈现各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对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影响。 本书自 2002 年出版, 2007 年再版,累计印刷 12 次。这次改版,对所有的材料进行了修订,加大了关于网络传播的内容,为每章增添了较多的图片。 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生记新闻传播学研究者。

    • ¥41.6 ¥68 折扣:6.1折
    • 比特之物 论信息的物质性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美)保罗·杜里什(Paul Dourish) /2025-03-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在数字时代,当我们在云端漫步、在虚拟世界中穿梭时,是否曾想过,那些看似无形的数字信息,其实深嵌于物质之中? 作者保罗·杜里什以探索者的姿态,带领我们穿越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和社会文化研究的广阔领域,深入数字技术的核心地带,探索那些被我们忽视的“比特”背后的物质根基。从数据中心的电缆森林到网络协议的复杂架构,从电子表格的微观逻辑到互联网的宏观布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数字世界的物质轮廓。他告诉我们,数字并非纯粹的虚拟幻影,而是拥有实实在在的物质属性,它们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感知,也在有形中构建着我们的世界。因此,《比特之物》的研究不仅仅关于技术,更关于我们自身。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与启示的书,它不仅为我们打开了数字世界的“黑箱”,更让我们在物质与虚拟的交织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数字生

    • ¥45.5 ¥68 折扣:6.7折
    • 国际传媒前沿研究译丛 — 新媒体与社会
    •   ( 54 条评论 )
    • 蒂娜·A.罗林格(Deana A. Rohlinger) /2023-09-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在《新媒体与社会》一书中,蒂娜 A. 罗林格的研究触及了新媒体如何塑造我们的互动、体验和机构,改变我们与朋友、家人和自己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她鼓励读者思考这些变化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从社会学角度对许多新媒体技术提出了见解。每一章涉及一个不同的主题,包括教育、法律、工作和政治,是一本全面探讨美国新媒体和社会生活的教材。 《新媒体与社会》一书共七章,分别为导论:理解新媒体社会的社会机构和我们自己、虚拟自我与文本交流、数字时代的教育、老大哥在监视我们吗、不断变化的工作领域、这就是民主吗、结论。

    • ¥46.8 ¥72 折扣:6.5折
    •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全国坐标与江苏经验
    •   ( 63 条评论 )
    • 卜宇丁和根 /2022-12-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江苏省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与运营路径研究》的终成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 调研报告 ,由 区域性云平台建设管理运维模式创新研究 、 县级融媒体中心动态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 县级融媒体中心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建设研究 、 县级融媒体中心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等五章构成,分别从技术平台构建、建设成效评价、促进基层治理、可持续健康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营的路径,同时也对与县级融媒体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市级媒体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下编为 案例汇编 ,由课题组通过对江苏省以及国内其他十多个省份的十七家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实地调查所撰写的案例构成,分别对这些县级融媒体的建设背景、建设经验、存在问题、对策建议等进行概括总结,以

    • ¥39.44 ¥58 折扣:6.8折
    • 人民日报金句 奋斗卷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55 条评论 )
    • 任仲文 /2022-08-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以奋斗为主题,精心选取2021年以来人民日报版面文章中的金句200多条,分为理想信念、增强本领、勇敢担当、砥砺奋进四个部分。书中所选金句通俗易懂、言近旨远、催人奋进,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可在品行修养、能力提高、责任担当等方面给读者带来有益启示,有助于广大读者在实践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凝聚起砥砺奋进的磅礴力量。

    • ¥41.9 ¥68 折扣:6.2折
    • 数字断联
    •   ( 252 条评论 )
    • [美]罗伯特·W.迈切斯尼张志华 译 /2020-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数字断联》的核心关注是:资本主义、互联网和美国的治理危机,三者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数字革命这一带有进步色彩的技术革新,在现实中如何一步步褪去其梦想光环,给美国带来深刻的时代危机?作者基于政治经济分析,展现互联网被资本主义塑造和驯化的历史过程,以及其中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政策斗争。

    • ¥44 ¥68 折扣:6.5折
    • 功勋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故事 人民日报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无 /2024-10-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共和国勋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优选荣誉勋章,获得者均是为党、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道德品质高尚、群众公认的杰出人士。致敬英雄模范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建立的卓越功勋,致敬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这是庄严的宣誓,是崇高的礼赞。 本书收录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先进事迹和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生动记录王永志、王振义、李振生、黄宗德、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钟南山,为党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展现了奉献着的风采。全书语言朴实、催人奋进,是广大读者向这些先进楷模学习的生动材料。推动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典型、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奋发有为。

    • ¥41.9 ¥68 折扣:6.2折
    • 社交媒体概论(配课件)
    •   ( 233 条评论 )
    • 禹卫华 /2020-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聚焦于社交媒体理论框架的构建与实际应用,试图建立一个与大众媒体时代不同的传播理论体系。全书基于用户、内容、在线社交网络、效果四个理论支点,既对社交媒体所涉及的概念、分类、生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也对社交媒体应用领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分析,形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知识闭环。 本书引入了多学科的新概念和新理论,也结合了国内外探索的*成果,视野开阔,亮点突出。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学生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 丛书:社交媒体研究丛书 《社交媒体概论》《社交媒体舆论》《新媒体大数据研究方法》《政务新媒体的模式创新》

    • ¥35.5 ¥58 折扣:6.1折
    • 国际传媒前沿研究译丛 — 传媒产业研究
    •   ( 21 条评论 )
    • 丹尼尔·赫伯特 /2023-09-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传媒产业研究包罗甚广,包括通过研究、审视传媒实践并分析其后果,进而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探讨媒体的制作和传播。《传媒产业研究》一书为三位传媒研究领域的学者所著,内容充实,对传媒产业研究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及趋势进行了阐述与分析。《传媒产业研究》一书共八章,分别为导言、传媒产业研究的起源、个人和角色、生产文化、机构、产业和实践、宏观视图和结论:传媒研究的未来方向。书中每一个章节都探讨了该层次一系列的学术著作的特征,从而确定这些学术著作中所要探索的关键问题以及在此类分析中所采用的方法种类。

    • ¥45.5 ¥70 折扣:6.5折
    •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达额满减】
    •   ( 0 条评论 )
    • [英]汤姆·斯丹迪奇 著 /2015-11-01/ 中信出版社
    •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

    • ¥34 ¥54 折扣:6.3折
    •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第二版)
    •   ( 102 条评论 )
    • 吕新雨 /2018-10-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学术、传媒与公共性(第二版)》属于新闻传播学的通论作品(教材),在当代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研究新闻传播学中的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严厉批判了在韦伯的 价值无涉 这一社会科学方法论原则下所产生的*新闻自由的理念,客观描述了该原则的概念内涵,以及西方新闻界实际上使用该原则的界限,指出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就该原则所应持有的正确的、批判性的立场。

    • ¥37.6 ¥58 折扣:6.5折
    • 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修订版)/大师经典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   ( 1 条评论 )
    • (美)詹姆斯·凯瑞|译者:丁未 /2019-04-01/ 中国人民大学
    • 《作为文化的传播》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经典作品,精选了作者的论文和演讲稿,从文化角度研究传播手段和现代技术、媒介与社会。作者超凡的洞察和富有见地的评论,在学术批评家中是少有的。他在书中考察了美国新闻业的历史和现状,创造性地提出传播的传递观和仪式观,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作为文化的传播》 版的中文版曾于2005年推出,作者从人类制造符号、建构现实、维系传统这样的文化角度重新构想传播与传播研究,为我们展开了一幅集壮观、有趣、人本、理想为一体的新画卷,得到不少中国传播学者的精神共鸣,对拓宽中国传播学研究的视野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本书为全新修订版,加拿大教授G.斯图尔特·亚当和 华人学者潘忠党教授做了学术导读。

    • ¥45.56 ¥68 折扣:6.7折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互联网与流动社会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夏倩芳 /2022-03-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中国网络传播研究:互联网与流动社会》包含“学术对谈”“专题探讨:互联网与流动社会”和“研究论文”三个部分:其中,“学术对谈”部分1篇,为杨国斌教授和周海燕教授就“互联网中的个体叙事、社会结构与集体认同”展开讨论;专题论文聚焦于当下社会最为显著的现象“互联网和流动社会”,共5篇论文;“研究论文”部分,讨论探讨新型主流媒体、短视频的知识生产等话题。

    • ¥44.8 ¥68 折扣:6.6折
    • 多元视角下社交媒体中的自我表露与意见表达研究
    •   ( 0 条评论 )
    • 牛静 著 /2022-12-10/ 武汉大学
    • 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出现,公众的自我呈现方式、意见表达行为都开始出现重大的改变,借助微博、微信朋友圈、网络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公众获得了可以自由地表露自我、表达个人意见与态度的新渠道。本书区分了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的行为,将其区分为“自我表露”和“意见表达”这两种主要行为,并针对每一类行为进行多角度研究,本书既有对社交媒体的整体研究,也有针对某社交媒体的研究,既有针对自我表露与隐私素养的研究、自我表露与风险感知的研究,也有针对不同议题属性的意见表达以及社交媒体的匿名表达研究,研究内容丰富,具有一定学术价值。

    • ¥38.2 ¥60 折扣:6.4折
    • 国际传媒前沿研究译丛 — 新视听经济学
    •   ( 15 条评论 )
    • 阿兰·勒·迪伯德 /2023-09-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新视听经济学》的作者认为,从1950年开始到21世纪初,视听产业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转变,第一阶段为电影的兴起,第二阶段为电视的兴起,第三阶段为录像带、有线和卫星电视、付费电视或是欧洲的商业电视的兴起。而现在,第四个时代已经形成,本书的目标是揭示一个全新的、逐渐被定义为第四个时代的视听行业经济结构。《新视听经济学》共八章,分别为活跃而相互依存的系统、图像消费:持久性与创新性、视听节目、新视听经济学、奈飞和Youtube:搅局者、付费电视的转型、电影业的稳定性和结论。

    • ¥44.2 ¥68 折扣:6.5折
    • 互联网群体传播:理论、机制与实证研究
    •   ( 59 条评论 )
    • 薛可 /2022-08-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系统论述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概念、动因、主体、渠道以及发展趋势等内容。 综合运用社会学、认知心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认知与行为机制。在此基础上阐明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静态和动态机制,提出了互联网群体传播的政府管控和社会引导的双重方针,系统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互联网群体传播理论体系。

    • ¥47.8 ¥78 折扣:6.1折
    • 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
    •   ( 789 条评论 )
    • [美]托马斯·斯特里特 /2020-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计算机革命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吗?在争论今天的大数据、云计算将如何改变人类之前,我们更迫切的问题是,这些所谓科学技术的伟大突破、社会革命的风云突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吗?人类在那时贡献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理性思辨、科技能力与符号观念环境? 《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是一部关于美国计算机通信的浪漫史,关注社会与政治想象之间随互联网技术发展而密切互动的过程。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轨迹表明,技术并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资本和权力也没有一劳永逸决定新技术的社会使用的*力量。参与历史进程的形形色色的人,将自己的梦想、愿景和希望,注入对新技术的研发、使用与普及之中,并在信息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浪漫主义与资本协商、合作、博弈的痕迹。 《网络效应:浪漫主义、资本主义与互联网》

    • ¥44 ¥68 折扣:6.5折
    • 透过屏幕的情感:社交媒介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世界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2024-09-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全新视角探索了当代大学生在社交媒体浪潮下的情感经历与体悟。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均以第一人称视角,细腻地描绘了自己在数字空间中如何建立、维护和深化各类情感关系。这些篇章不仅是对友情、爱情等情感关系的思考,更是对青春时代如何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情感归宿的探索。书中文字流畅,情感真挚,每一篇都仿佛是一次心灵的对话,带领读者一同感受屏幕背后的情感波动。这不仅是一本关于社交媒介的书,更是一本关于青春、成长与情感的书,它用年轻人的语言,讲述了属于这个时代的情感故事。本书适合所有对新媒体时代情感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尤其是年轻一代,它将引领你走进一个真实而又充满思考的情感世界,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情感生活。

    • ¥36.4 ¥59 折扣:6.2折
    • 技术图像的宇宙 复旦大学出版社
    •   ( 38 条评论 )
    • (巴西)威廉·弗卢塞尔 /2021-04-01/ 复旦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当代技术图像为切入点,作者发现世界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势。一个是走向由图像接收者和管理员组成的、程序化的极权社会;另一个是走向由图像制作者和图像收集者组成的、对话式的通信社会。基于此,作者对技术图像所构成的世界及其引发的问题展开观察、分析和批评。全书内容围绕十九个具体问题展开,分析技术图像的生产、表意、分布、运作、实质等问题,推断了对话式“通信社会”(Telematic society)的结构、运行机制及其对人类生活状态与生命意义的影响。

    • ¥32.8 ¥4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