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如何有效处置网络舆情
    •   ( 936 条评论 )
    • 段赛民 /2022-03-10/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以作者多年来关于网络舆情处置的授课内容为基础素材,精选适宜中国网络舆情的传播理论和典型案例编写而成。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章为网络舆情的总体态势,介绍互联网对舆论引导的新挑战;第二章为网络舆情新特征,从八个方面概括当前的舆情特点;第三章为网络舆情主要类型,将公共领域的网络舆情分为六类;第四章为舆情事件的成因,帮助读者从根源上理解为什么会引发舆情;第五章为网络舆情处置策略,讲解了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而成的 12345 策略,即建立一种科学的监测预警机制,确保两个前提,坚持三个原则,把握四个要点,防止五种错误行为。 全书理论与实践结合,案例丰富,形式新颖,实用性强,是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提高媒介素养、处理网络舆情的重要参考读物。

    • ¥32.2 ¥48 折扣:6.7折
    • 融媒体新闻这样做: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解析
    •   ( 1010 条评论 )
    • 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 编 /2022-08-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奖。自1991 年设立的30多年来,7700余件作品获奖,树立了新闻报道的 样板 和 标杆 ,成为优秀作品和经典案例的宝库。2018年,经中央有关部门批准,第28届中国新闻奖增设媒体融合奖项。多年来,获奖作品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媒体融合发展取得的进步,在树立精品标杆、探索创新方向、引导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融媒体新闻这样做》全面梳理了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的评选办法,综合评析获奖情况,并选取32个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获奖作品,按照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新媒体报道界面和融合创新等6个部分,邀请创作团队分享创作体会和创新经验,展示主流媒体在内容创新、技术先导、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呈现融合新闻作品的时代性、代

    • ¥45.6 ¥68 折扣:6.7折
    • 好新闻的魅力: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赏析
    •   ( 203 条评论 )
    • 朱建华 著 /2024-04-17/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好新闻的魅力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赏析》是 好新闻 系列丛书的第四部,精选60篇中国新闻奖获奖通讯作品为分析对象,加之赏析文章。赏析文章联系当时新闻传播的实际需要和新闻采写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对获奖作品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探讨写作技法与技巧,还以获奖作品为中心延展了作者的业务研讨、传媒学界和业界人士的精彩点评等背后的故事。本书旨在为媒体人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论,适合一线记者编辑等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及高校新闻专业师生阅读参考,对写作爱好者及学习者也有帮助。

    • ¥44.2 ¥66 折扣:6.7折
    • 新闻评论实战教程
    •   ( 1159 条评论 )
    • 米博华 /2021-06-23/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新闻评论实战教程》是作者多年从事新闻评论工作与新闻教育工作的经验总结,是对新闻评论系统化的理论梳理,既阐明了新闻评论的基本理念,又涵盖评论业务的关键环节,并结合具有示范性的获奖作品,立体全景呈现了评论写作的内在规律与外在技巧,对新闻评论从业人员及评论爱好者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有利于启发评论思维,培养正确、公允、理性的评论素养。

    • ¥39.5 ¥59 折扣:6.7折
    •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简史
    •   ( 455 条评论 )
    • 武斌 /2022-03-01/ 山东人民出版社
    • 本书简略地叙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的历史过程,由近及远地记述了中华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几次高潮,即汉代、唐代、元代和明清时期,重点讲述了海外传播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世界价值,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先进性和开放性。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视野开阔、见解精深,是一本了解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史的简明读本。

    • ¥80.4 ¥120 折扣:6.7折
    • 哈贝马斯论媒介
    •   ( 364 条评论 )
    • 【德】哈特穆特·韦斯勒 /2022-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尤尔根 哈贝马斯可以说是二十世纪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和哲学家之一,他对媒介和传播研究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二十一世纪。本书以哈贝马斯作品中为人熟知的三个核心概念 公共领域、沟通行动和商议民主 为中心,清晰地揭示出他对媒介研究的诸多贡献。 作者简介: 哈特穆特 韦斯勒(Hartmut Wessler),德国曼海姆大学媒体和传播学教授,同时担任曼海姆欧洲社会研究中心(MZES)的项目主任。曾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和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学习传播学、政治学和社会学,并于1998年获得汉堡大学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聚焦于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上公共辩论的质量,尤为关注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商议理论。他的论文发表于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等知名传播学期刊。其著作《哈贝马斯论媒介》于2019年荣获

    • ¥32.8 ¥49 折扣:6.7折
    • 实用小记者培训手册
    •   ( 53 条评论 )
    • 鲍丹禾 著 /2024-10-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实用小记者培训手册》是一部面向中小学生的新闻采写实操读物。全书内容分为 你可能不了解的新闻知识 做小记者这些素质少不了 小记者的采访线索从哪儿来 等十节侧重点不同的课程,运用小读者喜爱的、浅显易懂的行文风格讲授新闻知识与采写实务,以优秀新闻作品作为案例,分析、归纳小记者的新闻采写技巧,传授实践经验。本书可作为中小学生养成新闻素养、锻炼新闻采写技能的拓展读物,激发他们对新闻业的向往与思索,为我国新闻业积累新生力量和后备人才。

    • ¥32.2 ¥48 折扣:6.7折
    • 融中对:市县融媒体中心全景实战12讲
    •   ( 164 条评论 )
    • 周劲 著 /2023-04-27/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的创作灵感源自家喻户晓的《隆中对》。一千八百多年前,在南阳郊外一间茅庐里,诸葛亮与刘备浊酒一杯,纵论天下。诸葛亮有条有理地析解形势、提出愿景,从战略战术上设计路径、明确打法,谈笑之间完成了三分天下的谋划布局。重读《隆中对》,对于媒体深融可以获得这样一些启示:既要有胸怀全局的战略眼光,又要有精准的战术打法;媒体深融需要谋篇布局,步步为营。 2020年9月,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对媒体进一步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战略部署。目前,市县融媒体中心正处于战略转折的关键节点,放眼全国,不少中心(报社、广播电视台)的深融改革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解决思路,基本上是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中国报业融媒研究中心主任、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总编

    • ¥45.6 ¥68 折扣:6.7折
    • 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
    •   ( 96 条评论 )
    • 顾亚奇 著 /2020-06-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在网络视听兴起的当下,电视传媒在内容生产与传播方面的历史经验与现实探索均值得从新的视角加以总结与反思。 《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立足视听传媒的具体实践,融学理探究与案例分析于一体,整体框架包括宏观观察、内容生产、融合传播、制播新态四大部分,追踪传媒发展从电视到 视听 的动态轨迹,揭示了融媒时代从 受众 到 用户 的业态变革及其内在逻辑。 《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既有纵向的历史分析,也注重横向内容生产与传播规律的把握,尤其聚焦于视听内容的创意、策划、生产、平台、运营等多维度、全方位的解析,既涵盖各种节目形态(新闻、综艺、纪实节目、网络剧等),又涉及栏目建设、频道运营、品牌策略以及业态研判,为传媒研究及行业发展提供了学理支撑与智力支持。

    • ¥46.2 ¥69 折扣:6.7折
    • 数字新闻十二讲
    •   ( 144 条评论 )
    • 胡 钰 吴璟薇 /2022-09-08/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当下媒介技术高速迭变,对社会沟通的传播形态、社会新闻舆论的形成与影响机制产生了全面、深入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了数字媒介技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研究和新闻业务带来的影响。 在理论方面,本书着重关注当下国内外学界在数字新闻研究方面有较大影响力的新视角、新成果,引介新闻与媒介物质性、数据与算法诠释学、媒介平台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实践方面,通过目前处于新闻实践与技术创新前沿的业界资深新闻人所作案例分享,与理论形成呼应,为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的建构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

    • ¥32.2 ¥48 折扣:6.7折
    • 管控危机
    •   ( 366 条评论 )
    • [英]斯图亚特·霍尔,等 /2022-09-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什么20世纪70年代初的英国社会,在应对 行凶抢劫 现象时会走入? 本书从社会暴力问题所引发的政治、舆论反应和波及全社会的道德恐慌入手,深入考察了经济衰退、阶级矛盾加剧、社会共识瓦解和政治合法性危机的背景下,英国社会文化霸权斗争和意识形态合法性重构的文化机制问题。 行凶抢劫所引发的道德恐慌,蕴含着一种针对社会秩序面临挑战和崩溃风险的焦虑和恐慌,其根源远远超出了普通街头犯罪行为所带来的治安威胁,背后蕴含的是对既有道德秩序和主导意识形态危机的深刻担忧。整个英国社会把暴力犯罪的 暴增 看作社会秩序整合失败,白人主导的传统生活方式和二战以来通过福利国家政策确立的社会共识日益分崩离析的征兆。行凶抢劫以及媒体围绕这一议题所建构起来的道德恐慌成为深层社会矛盾的一个表征。

    • ¥65.6 ¥98 折扣:6.7折
    •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第五辑)
    •   ( 154 条评论 )
    • 张志安 陶建杰 /2022-10-12/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收录的 中国十大应用新闻传播创新案例 ,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会组织,经过专家提名和推荐评审而出,反映了国内媒体在媒介融合和技术创新中的探索。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系列书,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出版了至第四辑。这是第五辑,是对2021年 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榜单的阐释和点评。 书中所介绍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 国聘行动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客户端、天目新闻客户端、陕西日报群众新闻网、河南广播电视台 中国节日 系列节目、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南风窗传媒智库、二更传媒、微信视频号、公众号 牛弹琴 等十大案例,代表了本年度中国媒体在主题报道、平台运营、技术应用等不同层面探索的成果,具有示范性、代表性和引领性。 每个案例既有来自 内部人 直接的创新

    • ¥25.5 ¥38 折扣:6.7折
    • 染墨的指尖:近代早期欧洲的书籍制作
    •   ( 769 条评论 )
    • [美]安东尼·格拉夫敦Anthony,Grafton) /2022-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从弗朗西斯 培根到巴拉克 奥巴马,历代思想家和政治领袖都曾经抨击人文主义者是不爱劳动的书呆子。而在这本赞美书籍制作的书中,享有盛誉的历史学家安东尼 格拉夫敦介绍了书籍制作过程中的诸多凌乱而复杂的细节,并邀请我们将近代早期欧洲的学者视为勤奋的劳动者。他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造就书籍黄金时代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编纂笔记、誊抄并修正文本与校样、筹备复本 他让我们看到,学者们的勤勉如何塑造了那些影响深远的书本、专著和伪书。 《染墨的指尖》追溯17、18世纪的人文主义文本研究方法的转变,探究神学争论对16世纪学者所产生的、既是支持也是制约的影响。格拉夫敦在人文主义传统与智识创新、文本学习和工艺知识之间、在手稿与印刷品之间建立了全新的联系。 重要的是,格拉夫敦明确了一点:书籍制造的基本细节对思想史产生了深远

    • ¥79.1 ¥118 折扣:6.7折
    • 理查德·鲍曼与表演研究
    •   ( 56 条评论 )
    • 王杰文 /2022-08-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 鲍曼(Richard Bauman)关注口头艺术的诗学,但他并不把口头艺术简化为民间文学 文本 ,而是把它作为 表演 。 表演 这一概念意味着特殊的交流模式或者框架,它包括了口头艺术的形式技巧、类型特征以及语用因素等。此外, 表演 意味着听众的参与。在口头艺术的表演中,讲述者承担了表演的责任,听众则具有品评的义务。 任何一个讲述者,都可能在表演或者不表演之间摇摆。 突破进入表演 表示他有能力承担表演的责任,但是退回到其他的讲述框架中来,就可能表示他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与信心操控这样一个表演。表演或者不表演,意味着口头艺术的诗学中内含着政治学的问题。

    • ¥65.7 ¥98 折扣:6.7折
    • 公益传播十讲
    •   ( 49 条评论 )
    • 曹轲 /2023-06-08/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我们讨论的 公益 不再仅仅是扶危济困;数字时代的到来,让 人人公益 指尖公益 理念得以传播和落地。 本书基于2022年暨南大学公益数字人才培训课程内容整理,课程依托暨南大学的侨校优势、南方优势、学科优势,借助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流的师资与课程资源,设计并推出包括新闻与传播学院一流精品课程、新闻伦理与法规研究、风险管理与舆情数据研究、互联网公益实践探索、文本优化创新在内等十门课程。 书中所载课程共分五大板块,包括公益传播力、公益数字力、公益创新力、公益领导力、公益政策力。主讲人包括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以及社会各界颇具影响力的高管,如暨南大学的刘涛、谷虹、曹轲、唐攀教授,公益传播研究专家周如南,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会长顾作义,广东省社会组织管理总会常务副会长郭洁莹,阿里巴巴原合伙人、马

    • ¥45.6 ¥68 折扣:6.7折
    • 人民日报记者说:采访礼仪
    •   ( 58 条评论 )
    • 胡线勤 著 /2023-04-27/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新闻采访礼仪的专著。 不学礼,无以立。 做任何工作之前都要先学会礼仪,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更是如此。书稿分为上、中、下共三篇:上篇主要阐述采访礼仪的概述、分类、基本要求等;中篇结合具体事例,对人物、会议、体验、电话、网络、隐性六种采访礼仪进行深入解析;下篇从如何把握说话艺术、当好新闻发言人、做好视频直播、善于调查研究、学会涉外礼仪等方面进行剖析探索。本书较全面地梳理了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采访礼仪素养,语言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广大媒体从业者和新闻院校学生提供参考。

    • ¥45.6 ¥68 折扣:6.7折
    • 政治传播: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
    •   ( 156 条评论 )
    • 【德】温弗莱德·舒尔茨 /2022-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政治传播:理论基础与经验研究成果》是德国政治传播学界的一本经典著作,也是一本德语政治传播教材。全书围绕政治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基于系统理论总结提出了开展经验研究的理论框架,并对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梳理。全书内容涵盖政治的媒介真实、传播与参政、选战、政治利益的传播管理以及媒体对民主的影响,读者不仅能通过本书来掌握政治传播的关键议题,也能更好地了解德国政治传播的实践与研究脉络。

    • ¥65.7 ¥98 折扣:6.7折
    • 吴尚之精选集
    •   ( 12 条评论 )
    • 吴尚之 /2024-01-08/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是吴尚之的作品精选集,以时间为序精选2010年4月至2023年4月作者从事新闻出版行政工作、中国期刊协会工作,以及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撰写的关于出版方面的文章43篇,展现了作者多年来对新闻出版业的思考认识和研究成果。书中所选文章如《努力实现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的跨越》《传统出版如何实现有效的转型》《古籍整理出版要保质量创高峰》《积极彰显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文化力量》《为建设文化强国培养更多期刊人才》等,有助于新闻出版相关从业人员加深学习理解,从而更好地做好出版工作,为文化强国、出版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 ¥52.3 ¥78 折扣:6.7折
    • 理性多元思考法:知的複眼思考法
    •   ( 281 条评论 )
    • [日] 苅谷刚彦 后浪 /2023-01-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你分析电影中的角色时只会考虑 正义 和 邪恶 两个阵营吗?专家说明年房价会涨,就一定不会跌吗?所有事物的结论只有 是 或 否 这两个吗? 从经济趋势到生活决策,我们早已被海量的信息淹没。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大脑做判断,那么只能全盘接受他人想让你看到的 事实 。牛津知名教授总结多年教学经验,以阅读、写作、提问为切入点,整理了一套系统性掌握多元思考的方法:首先在阅读时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逻辑,不再轻易地被他人的意见左右;然后尝试从多个立场写文章反驳作者观点,建立多个思考视角;后通过提问 为什么 引出新问题,找出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新看法,进一步提升思考质量。作者希望读者们养成从多角度出发独立思考的习惯,摆脱盲从盲信。 如果上网冲浪时不再盲目转发、点赞,写文章时能从不同角度清晰且严谨地阐述自身观

    • ¥33.4 ¥49.8 折扣:6.7折
    •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
    •   ( 148 条评论 )
    • 吕新雨 /2018-08-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错位:后冷战时代的中国叙述与视觉政治》主要辑录了作者的三篇长文,分上、中、下三部分,围绕艺术、政治和视觉三个主题,探讨后冷战时代的中国认同问题。 上篇以 美术 作为中国的世界史 为主题,回顾了作为 救亡 与 保守 双重奏的苏州30年代文献展,同时聚焦1937年世界博览会与中国 民族主义 的关系,详细描述了 中国 在世界博览会与美术馆中的 世界史 过程,并重新阐述了 赛会 与 美术 兴起之间的互动。 中篇主要通过《 台独 的历史根源:从 白团 到 台湾帮 作为中国叙述的 台湾问题 》一文,对两岸关系问题的理解进行了厘清和推进。作者认为,今日台湾的政治图景固化在了 台独 或 独台 的困境或危机中,只有打破蓝绿共享的冷战意识形态,重建反帝之民主革命的台湾红色血脉,才有可能重建作为中国叙述的 台湾问题 。 下篇则借助《新中国少数

    • ¥38.8 ¥58 折扣:6.7折
    • 常·识﹕南方报业媒体融合漫论
    •   ( 125 条评论 )
    • /2023-09-08/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黄常开继《传播力》之后又一聚焦南方报业媒体融合实践的力作,全书以漫论的方式展开,总结性地提出了 旧业与新业 饭碗与舞台 事业与人才 主业与产业 内容与技术 除弊与革新 管理与建设 大生态与小生态 八组辩证关系,将近年来南方报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进程中平台建设、队伍培养、多元经营、体制机制革新等情况娓娓道来,展现了作者作为南方报业一把手在媒体融合发展、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人才观、经营路径选择、智媒云技术、体制机制改革、传播使命、集团媒体发展等层面的新思考、新探索。附录部分还收录了作者黄常开关于媒体融合的四篇高质量论文。 全书视野新,站位高,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生动易读,有实践总结,也有理论思考,具有较强的理论穿透力、业务指导性和行业前瞻性

    • ¥45.6 ¥68 折扣:6.7折
    • 采编实用技巧88讲
    •   ( 57 条评论 )
    • 姚赣南 常亮著 /2022-03-01/ 人民日报出版社
    • 本书是关于新闻采访写作技巧的实用参考书,阐述了优秀新闻人不但要学好新闻理论与新闻史,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度与较强的发现新闻、策划新闻的能力,还要掌握各类型稿件的写作技巧,提高媒介素养等。具体内容有:学好新闻理论与新闻史;培养较高的新闻敏感度;发现新闻与策划新闻;成为优秀的新闻人;消息、通讯与评论的写作技巧;克服写作中 眼高手低 的毛病;提升写作理念;做好改稿、编辑、拟定标题的工作;提高媒介素养成为多面手;等等。

    • ¥45.6 ¥68 折扣:6.7折
    • 中国电影情采论
    •   ( 15 条评论 )
    • 谢群 著 /2022-09-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中国文论经典《文心雕龙》中的 情采 观为基础进行 电影情采 美学范畴的建构与阐发,再以 电影情采 美学为核心,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电影创作观和电影批评范式,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电影的分析,以总结出中国传统电影情采的风格与特点,为研究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提供一种新的观念和方法。本书采用跨学科研究、文本细读、文献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及本书建构的 剖情析采 电影批评范式展开论述和研究,尝试将中国文论中的概念和文艺观念转化、移植、融合到电影学领域,为 中国电影学派 的本土理论构建贡献一份力量。

    • ¥52.3 ¥78 折扣:6.7折
    • 危机时代重思新闻业
    •   ( 133 条评论 )
    • 〔英〕斯图尔特·艾伦Stuart Allan) 著,胡特 译,张昱辰 校 /2023-04-01/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普通公民能扮演什么角色?这一问题已触及当下关于公民新闻的论争核心。这也是如今新闻媒体面临的有挑战的议题之一。 在这本恰逢其时且挑战认知的著作中,作者斯图尔特 艾伦引入了 公民见证 这一核心概念,以便重新思考那些在新闻传统中将 业余 和 职业 记者区别开来的假说。他特别关注普通人被卷入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危机事件时进行的一手报道,常常为新闻报道作出重要贡献。 艾伦通过大量不同案例说明了他的观点。他将公民见证视为一种公共服务,阐明了公民见证能以何种方式复兴民主文化中新闻业的社会责任。

    • ¥32.8 ¥4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