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 第3册)/普通高等教育 十二五 国家规划教材》包括三个内容:1.文选;2.常用词;3.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截然分离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部分跟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第1个单元包括为文选、用词、通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说明、背景介绍,该书对于研究学习古代汉语文学、政治、经济、社会形态,大有帮助。
库克所著的《应用语言学》在“前言”之后,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个部分构成。部分概述是全书的主体,也是有关该领域研究的导论。第二部分提供与书中各章节内容相应的深入阅读的材料,其后所附的问题极具启发性,有助于读者形成对有关领域研究的独立见解。第三部分提供相应章节的参考书目,并对它们的主要内容作了点评,以便有兴趣的学习者深入学习。第四部分列出术语表,帮助初学者了解有关术语的定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作为系统的语言,也研究作为意义资源的语言,其本质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本书以十讲的形式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情况、基本概念和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对语言的分析中。本书从理论出发讲解概念,但又通过大量的实例方便读者的理解,内容翔实、材料丰富。总体而言,本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绍较为全面,相信能够给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感兴趣的师生提供一定的启示。
该书以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六种语言学作为全书的框架。特别是对索绪尔提出但没有研究的言语的语言学首次在高校教材中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并设 交叉语言学 一章把语言学的新发展分专题进行介绍。 该书较好地处理了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但由于当时编 写的时间比较仓促,内容显得有些单薄,这次修订,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增添了不少内容,如语音部分音节的音步概念和非线性语音学:语义部分的句义、语义指向:词汇部分的言语的词汇内容:语法部分语序类型分类、主位推进模式:文字部分的文字运用内容。交叉语言学部分的语言类型学、功能语言学等等。本书力争四个结合,即: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单一与交叉相结合:理论
杜若、小雅、鹿鸣等同学在美丽、幽静的育贤书院跟随先生学习汉字知识。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育贤书院的先生是用传统的经学思维来讲解典籍中重点汉字的体、象、用三个方面的知识。于是,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上,在老师与学生一问一答之间,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汉字的丰富含义,还能举一反三地理解古文的正确意思,从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该调查问卷是一个小型简明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方案,包括构词与形态、词类与句法、句法与语用等多方面。问卷包括四个部分。部分:基本概况及调查规范;第二部分:音系;第三部分:语法问卷;第四部分:话语语料。 部分包括调查点的选择、调查对象以及正文各部分的调查方法,同时对记音规范和调查软件进行了设定。第二部分包括音系的声韵调例字以及连读变调参考例字。第三部分是本调查问卷的重点,包括22个范畴的711个例句,涉及的22个语法范畴是:构词、构词生动形式、名词复数、重叠、代词、数量名结构、定名结构、状语性成分、趋向动补结构、介词与连词、处置被动致使、双及物结构、连动结构、处所存现领有判断、话序与话题、复杂句与复合句、疑问否定、祈使感叹、时体、情态语气、反身相互、比较比拟。每个范畴都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兴趣的日益浓厚,心理语言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原书做了大量的修改,系统真实地反映了这门学科在理论模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状况。
本书除择选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数篇关于古代汉语的一些常识性论文、讲义等外,又补充了一些王力先生写作的与古代汉语相关的趣味性小文,内容通俗易懂,以普及为目的,方便读者对古代汉语有一个初步了解。王力先生对古代汉语的研究极为精深,见解不凡,可给读者提供较佳参考。
本书是把存在于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趋向。在阐释和说明中,引用了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古今作品的阅读理解欣赏和练习写作,都有助益。 全书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
《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由杜永道著,是《缺火的语文课 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 的 姊妹篇。 《缺火的语文课》自2011年9月出版以来,得到 读者的广泛赞誉。应读者之请,作者再接再厉,用时一年半 , 整理出268个新问题,结集成册,以补*本之遗缺 。 这些问题均源自实际,多见于媒体,是常见面又极易 被人们忽视的语文知识。《缺失的语文课(那些被你轻视的常识)》作者承袭了上一本书的写作 风格,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不只给出*答案,亦 融入许多相关知识和自己的观点。所以,本书既是实用 的工具书,又是有趣好看的文化读本。 除此面外,本书另增《语文趣话》《语文观察》 两部分,通过历史和名著中的故事讲述语言问题,评说社 会语文现象,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古代的玉器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东方文化神韵,相应的,在汉字系统中包括了大量的趣味盎然的“玉”部字以及与玉相关的汉字。这些与玉有关的汉字透露了中国古代玉文化的无穷奥秘。本书首次从玉料和治玉、玉石与崇玉、玉器与用玉的角度,对中国的玉文化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并在这种阐述中解析了大量的与玉有关的字,阐释了这些汉字之所以有如此形音义的原因,揭示了这些汉字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
由郭曙纶编著的《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为笔者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小结。本书二至三章讨论汉语语料库的建设,主要为汉语切词词典的加工及语料库加工规范;四至七章讨论汉语语料库的应用,主要为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字词统计与分析、语料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的应用等。 愿《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的问世能抛砖引玉,为对汉语语料库建设及应用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语言学习认知法》着重探讨认知心理学与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关系,介绍与语言习得有关的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过程方面的知识,探讨语言习得的共性与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将有关的理论应用于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作者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法方面某些观点的片面性。作者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缺陷:一是未考虑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二是忽视了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三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作者指出,造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迄今为止所进行的研究都过分向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倾斜,却没有有效地吸收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者从认知过程的角度阐述了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观点,特别对学术界和教育界深感兴趣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以普遍性认知过程为重点
以往,对出土文献,多是从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角度加以研究,较少从语言学的角度去探究。研究杜代汉语的学者,很少涉及出土文献,往往只利用传世文献去研究古代词汇、语法、音韵等。由于传世文献的局限性,其研究成果也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本书作者从新近一大批出土文献着手,利用出土文献进行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显著,有较大的学术价值。
语言的成熟和工具的创制使人类区别于动物,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使人类社会告别了野蛮,汉字与书法的神妙使华夏文化焕发出异彩奇光。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是书法艺术之树滋生和丰茂的肥沃土壤。汉字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记录语言、交流思想、传承文化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又从自身的书写形式中衍化出一种独特的线条造型艺术 书法。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园地中的奇葩。 在我国,学习书法艺术,欣赏书法艺术,创作书法艺术作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书法艺术活动遍布各行各业,不仅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形式,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积极健康的社会传播与教化作用,成为先进文化的助力而备受全社会的呵护。正因为这样,汉
《汉字的世界》为日本著名汉学家、 *后的硕学 白川静先生代表作之一,该作深入解读汉字体系及文化系统,揭示汉字的文化意涵,并由此追寻先民的思想世界。本书是《汉字的世界》的下册。 日本著名汉学家白川静,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资料的缜密分析,建立了完整的汉字体系及汉学文化系统,在文字研究领域影响巨大。 本书从言灵信仰、法律与刑罚、祭祀与宗庙、生产与技术、人生在世、生命思想等主题入手,延续上册的思路,分析汉字的文化意涵,以博识而明快的理论风格,描绘汉字初创的世界。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源字典,也是世界上早期的字书之一。它清理和规范了早期汉字的字用系统,创立部首据形系联的编排体系,阐明“六书”理论,并用以分析汉字的构形本义而得以形义统一,对中国文化、学术的影响极为深远。 “《说文》学”是研究《说文解字》的学问,也就是“传统汉字学”。这本《说文学导论》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万献初教授多年讲解“《说文》学”的讲义扩充而成。主要内容为:《说文》的版本、编排与条例,《说文》540部首通讲,“六书”理论及其应用;《说文》白文的读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读法;以《说文解字诂林》为代表的前人《说文》研究,现当代千数种《说文》研究资料的列目与评述。 《 说文 学导论/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基于传统汉字学的学科视野,既为读者介绍“《
训诂-文集
这是一套按照新的思路编写的供外国人使用的基础汉语教材。这套教材由既相对独立而又有联系的三个课本组成。 使用《口语速成》,外国学生会觉得汉语很容易学,他们将会很快地掌握与中国人进行口头实际的能力。 使用《集中识字》,外国学生将会在短期内快速地提高书面阅读能力。 使用《常用汉字部首》,外国学生将不再视汉字为“绊脚脚石”,他们将会被汉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