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语文课:写作七十二讲》本书精选夏丐尊、叶圣陶合编的《国文百八课》 文话 文选 部分内容及本书提代的选文。本书既有语文知识又有学习方法,涵盖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是一本讲授语言素养提高方法的指导性图书。
库克所著的《应用语言学》在“前言”之后,由“概述”、“阅读材料”、“参考书目”和“术语表”四个部分构成。部分概述是全书的主体,也是有关该领域研究的导论。第二部分提供与书中各章节内容相应的深入阅读的材料,其后所附的问题极具启发性,有助于读者形成对有关领域研究的独立见解。第三部分提供相应章节的参考书目,并对它们的主要内容作了点评,以便有兴趣的学习者深入学习。第四部分列出术语表,帮助初学者了解有关术语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相关科学兴趣的日益浓厚,心理语言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作者在广泛收集材料的基础上,对原书做了大量的修改,系统真实地反映了这门学科在理论模型、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状况。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作为系统的语言,也研究作为意义资源的语言,其本质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的理论。本书以十讲的形式介绍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情况、基本概念和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对语言的分析中。本书从理论出发讲解概念,但又通过大量的实例方便读者的理解,内容翔实、材料丰富。总体而言,本书对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介绍较为全面,相信能够给对系统功能语言学感兴趣的师生提供一定的启示。
该调查问卷是一个小型简明的汉语方言语法调查方案,包括构词与形态、词类与句法、句法与语用等多方面。问卷包括四个部分。部分:基本概况及调查规范;第二部分:音系;第三部分:语法问卷;第四部分:话语语料。 部分包括调查点的选择、调查对象以及正文各部分的调查方法,同时对记音规范和调查软件进行了设定。第二部分包括音系的声韵调例字以及连读变调参考例字。第三部分是本调查问卷的重点,包括22个范畴的711个例句,涉及的22个语法范畴是:构词、构词生动形式、名词复数、重叠、代词、数量名结构、定名结构、状语性成分、趋向动补结构、介词与连词、处置被动致使、双及物结构、连动结构、处所存现领有判断、话序与话题、复杂句与复合句、疑问否定、祈使感叹、时体、情态语气、反身相互、比较比拟。每个范畴都根据难易程度设置不同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修订本)》从语言是音义结合体系统的角度,说明语言的结构本身就是人类智能的产物,语言系统的运作随时都需要智力参与。作者程雨民通过众多说话的实例表明,说话双方必须通过语言和意识活动的互动,才能把要说的内容传递出来,并得到理解。语言交流不是单方面的表达过程,而是听说双方通过语言理解说话用意,通过实践检验逐步取得理解的过程。语言的形式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基础,但是离开了智力参与势必不能全面解释语言应用。《语言系统及其运作(修订本)》论点深入浅出,适合汉语及外语学生,以及对 人类思维 和 语言应用 问题感兴趣的人阅读。
本书是把存在于汉语语文中的种种修辞方法、方式,以及运用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则,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它的发展趋向。在阐释和说明中,引用了丰富、适切的白话和文言的例证。对于系统地研究修辞学,对于古今作品的阅读理解欣赏和练习写作,都有助益。 全书共分十二篇。第一篇概括地述说修辞现象和修辞学的全貌。指出修辞现象有消极和积极两大分野,又指出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辞所须适合的题旨和情境。第二篇述说修辞所可利用的语言文字的可能性。第三篇述说消极和积极两大修辞分野的互相区别和互相联系。第四篇述说消极修辞的一般情况。第五篇至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其中第五至第八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格,第九篇述说积极修辞中的辞趣。第十篇述说修辞现象随种种不同情况而变化,以及它的统一的线索。第十一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修订本)》收录了作者戚雨村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的20篇精华文章,均围绕“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这一主题展开,内容涉及现代语言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对当代西方语法理论、语义学和语用学研究情况的综述,对一些边缘学科的介绍,以及对现代语言学有关问题的探讨等。《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修订本)》对现代语言学的广大读者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新华汉语小词典(全新版)》是一部记录并诠释现代汉语普通话语汇的词典。全书共收单字条目7,000余个,各条目下提供了词、词组、成语等,共约43,000条。除一般语汇外,兼收书面常用文言词语、常见方言词语、常见专门术语等。同时,也收入了部分新词汇,涉及环保、财经、生命科学、计算机、法律、军事等领域,突出了语言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乔姆斯基认为,《笛卡尔语言学》不但要描写语法,而且探讨了“语言结构的普遍原则”,即普遍语法,而“普遍原则的发现可以对具体语言的事实作出部分解释”。对此Kretzmann表示怀疑:《普遍唯理语法》确实作了探发普遍结构规律的尝试,但追求普遍原则的努力和有关的哲学阐述在17世纪以前就已有了,“笛卡尔语言学”在这方面并无特殊贡献。
由郭曙纶编著的《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为笔者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的一个小结。本书二至三章讨论汉语语料库的建设,主要为汉语切词词典的加工及语料库加工规范;四至七章讨论汉语语料库的应用,主要为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字词统计与分析、语料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材研究中的应用等。 愿《汉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的问世能抛砖引玉,为对汉语语料库建设及应用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世纪初,外教社先后引进“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19种)和“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续编)”(10种)。这些图书由于内容权威、选择精当而受到了外语界的好评,在科研论文中被广泛引用,对推动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扩展和深入,国内学界对研究资料有了新的需求,像“任务型教学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二语习得的跨学科研究”等逐渐成为了热门的话题。有鉴于此,我们又从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用语言学图书中精选了10本,埃利斯编著的《任务型语言教与学》为其中的一本,以更好地满足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需求。
《语言学习认知法》着重探讨认知心理学与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关系,介绍与语言习得有关的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过程方面的知识,探讨语言习得的共性与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并将有关的理论应用于任务型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作者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纠正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法方面某些观点的片面性。作者认为,由于历史的原因,对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缺陷:一是未考虑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二是忽视了学习者之间的个体差异,三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作者指出,造成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迄今为止所进行的研究都过分向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倾斜,却没有有效地吸收当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者从认知过程的角度阐述了关于第二语言学习的观点,特别对学术界和教育界深感兴趣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是以普遍性认知过程为重点
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源字典,也是世界上早期的字书之一。它清理和规范了早期汉字的字用系统,创立部首据形系联的编排体系,阐明“六书”理论,并用以分析汉字的构形本义而得以形义统一,对中国文化、学术的影响极为深远。 “《说文》学”是研究《说文解字》的学问,也就是“传统汉字学”。这本《说文学导论》由武汉大学文学院万献初教授多年讲解“《说文》学”的讲义扩充而成。主要内容为:《说文》的版本、编排与条例,《说文》540部首通讲,“六书”理论及其应用;《说文》白文的读法,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读法;以《说文解字诂林》为代表的前人《说文》研究,现当代千数种《说文》研究资料的列目与评述。 《 说文 学导论/普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规划教材》基于传统汉字学的学科视野,既为读者介绍“《
词语有颜色、形状、气味吗?语言习惯与性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冰岛不能用克利奥佩特拉(Cleopatra)这个名字?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进行对话吗?语言是主宰事物的力量吗?我们是由我们所说的语言所塑造的吗? 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丹尼尔 塔米特对数字和语言异常敏感,在对语言的学习中,他奇迹般开始接受自己、打开心扉,探索世界。本书由14篇文章组成,从英国到立陶宛,从墨西哥到冰岛,从法国到非洲,我们将随作者一起乘着词语的翅膀遨游世界,了解当地的逸闻趣事,聆听语言背后的故事,解码不同语言的文化意义。丹尼尔独特的语言学习方法也能给我们每个人带来新的启发,语言的学习不是枯燥的记诵,而是需要你打开五感,真正地去感受、体验、交流。
李晶洁编著的《学术文本的短语型式与意义——语料库数据驱动研究》基于NEW—JDEST语料库证据,系统地描述与概括学术英语文本中的短语序列,及其显著的形式、意义和功能特征。《学术文本的短语型式与意义——语料库数据驱动研究》以弗斯语言学为理论框架,是对Firth的语境论、Sinclair的扩展意义单位,以及Halliday的语言元功能的进一步探讨与实证研究。 在数据处理上,本文从多词序列的内部粘着力着手建立新的方法,实现计算机自动提取连续短语序列,并以NEW—JDEST语料库为测量对象,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新的提取方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1)以一阶马尔可夫模型为基点,发展“假拟二元序列转化”理论,将现有的两词序列统计方法应用于多词序列的计算和提取。 (2)建立新的标准化算法“概率均值加权法”,对现有的统计手段进行调整,提高短语序列识
这本小书是为普及语言测试知识而写的,它是为大学英语专业教师、师范院校师生,特别是中学英语教师编写的。它对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对准备参加各种水平的英语测试的学习者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介绍基础知识,都是采取从头说起的写法。编写本书的依据是:1.国内外出版的有关语言的测试的专著和论文;2.编者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测试经验;3.大量已经使用过的央语试郑和试题。为了不分散读者的精力。书中提到的理论和观点,不一一说明出处。书后列参与文献,供读者进一步研究。书中引用的试题例证,95%引自己经出版的各种试券和练习;有的作为范例而引,有的略加评论。此外,在有些章节后面,附录了若干试题样本,供读者参考。作者希望通过研究这些试题样本,可以加深对有关测试理论的理解。
语篇语用学既是功能语言学的一种研究范式,也是功能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语篇语用学探讨语法与语篇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语法范畴和句法结构在语篇层面上的使用和运作。也就是说,语篇语用学关注句法与语篇的界面,主要研究句法现象的语篇基础和语篇动因,句法现象在语篇中的分布和语篇功能、语篇因素对句法结构选择的制约以及语篇编码的句法过程。本书在构建语篇语用学理论的同时,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法范畴、句法结构和句法过程进行了语篇语用学研究,探讨了句法与语篇之间的互动与关联。
《牛津应用语言学丛书:复合系统与应用语言学》内容权威、选择精当而受到了外语界的好评,在科研论文中被广泛引用,对推动我国外语教学和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王宗炎先生在英语语言文字领域造诣深厚,著作 等身。王宗炎编著的《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包括四 部分内容:语言教学、翻译研究、辞书研究、附录。 语言教学部分讨论了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母语、语言 测试、教材等诸多因素。翻译研究部分既有翻译理论 ,也有对翻译实践的剖析。辞书研究部分展示了词典 编纂的困难、意义所在,并从实用的角度论述了集中 词典的优缺点。附录不烦你主要讲述当年信息技术对 英语研究和翻译的意义、作者的几位老师,还包括对 一本文集和它的作者的评价。《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语言干净利落,幽默风趣。重读此书,让读者再一 次领略一代大家王宗炎先生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 作风和历经久远依然熠熠闪光的真知灼见。
本书是著名语言学家主宗炎教授学术成果的精华文集,共收录了他生前发表过的文章22篇,多为笔记、书评,文字精炼朴实,说理深入浅出。从内容上看,这些文章分为四类,分别探讨了语言理论、汉语和汉语语法教学、英语和英语教学、翻译工作,涉及的领域有语言学、教学法、词典编纂、翻译等。全书既有对他人学术成果的提炼述介,又有个人批判性的点评和独到创见,从中可见王宗炎先生学识之渊博、治学之严谨、思维之缜密。对语言学、翻译和教学法感兴趣的读者必能从本书中获得有益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