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为学习情报学的大学生、研究生及科技情报、社科情报、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编写的一本通用基础教材,内容覆盖情报理论与方法、情报管理与服务各相关领域,在统一的定量化情报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简明扼要地阐述情报信息源、情报组织、情报检索、情报分析、情报技术、用户服务等情报学核心分支的基本知识和新近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显著地受到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和经济社会管理需求的牵引,目前已发展成为影响最广、作用**的管理领域之一,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新学科。本书根据国内外**研究动态,构建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的理论框架,对其结构内涵和重要的分主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全书分为理论和应用两大部分,理论部分阐述了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体系结构等问题,并从技术、经济、人文三个维度展开信息资源管理学的具体内容;应用部分阐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两个重要分支领域,以及企业和政府两大应用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
在经历数字化浪潮冲击、数字技术变革的影响后,传统纸质书阅读仍是各国民众主要的阅读方式,同时数字阅读与其形成互补并稳定发展趋势;各国阅读推广活动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吸纳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基金会、其他社会机构多方协作参与,不断促进各国阅读推广活动繁荣发展。本书是对目前数字技术大背景下各国全民阅读情况进行的多方位立体研究,全书由 主报告 和 国别报告 两部分构成。其中, 主报告 概述了国外全民阅读活动现状与经验研究,从各国全民阅读活动现状、各国全民阅读经验特点、国外阅读推广活动对我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研究。 国别报告 包括日本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德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法国全民阅读工作开展情况以及西班牙、英国、美国等6个国家全民阅读工作,从阅读数据调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机构
无
正所谓海纳百川,博物馆便是汇聚人类文明成果的海洋,肩负着对藏品按学术价值、艺术价值等标准予以分类研究的任务,承担着为公众提供知识介绍、学术教育和艺术欣赏的使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设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的博物馆已超越收藏、研究与展示等功能,开始向沟通、经营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与参观者建立互动关系等目标迈进。多元化的使命仿佛让博物馆从让人膜拜的知识殿堂变成了无穷奥秘的大千世界,博物馆的内涵与外延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本书既有对博物馆源流与历史的全面梳理,也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可帮助读者走进博物馆欣赏知识之美,体会博物馆动人心弦的魅力之所在,探知博物馆背后的理念,享受“发现”的愉悦。
本书是博物馆人类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作为一位人类学家和博物馆馆长,迈克尔?埃姆斯(Michael Ames)兼具实践与理论、博物馆内外两种视野,既批判了传统博物馆的实践,又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博物馆的管理过程中,埃姆斯将人类学视角带入到博物馆的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等各个环节,真正落实一种“在博物馆实践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practiced in museums)”。他结合新博物馆学、去殖民化和土著运动的最新思潮,将博物馆作为一个他者进行分析,真正发展出了一种基于批判与反思的“关于博物馆的人类学(anthropology of museums)”。 本书的研究主题包括博物馆民主化、公共服务与学术研究之间的关系,博物馆与第一民族之间的关系,以博览会和麦当劳为代表的“日常生活的博物馆(museums of everyday life)”的研究,文化表征与政治议题等。这些广
《现代档案管理与实践探究》属于档案管理方面的著作。本书以档案管理的基础知识为切入,解读了现代档案管理的理论依据,探讨了现代档案管理的的过程及步骤,探索了现代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对人事档案、会计档案、科技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档案等专业和特殊载体档案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全书理论观点新颖、论述深刻,紧扣时代脉搏,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指导性,对档案管理的研究学者、工作者以及爱好者均有较好的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目录学发微》,是1932至1948年间余嘉锡在北京各大学主讲目录学课程时的讲义,本书以“辨章学术”为核心,建立了自己的目录学体系。对目录书的体制、目录学的源流、历代目录书的类例沿革阐述甚详,举出目录学的体制有四种类型:一为篇目,考一书之源流;二为叙录,考一人之源流;三为小序,考一家之源流;四为版本序跋,考一书之源流。《古书通例》是余嘉锡先生另一部重要的学术著作。本书论及著述体例问题,对汉魏以前古书通例详加诠释,不少认识已为出土简帛书籍所证实。
动态知识的特点在于,随时间或情境的延续或变化,用于揭示知识内涵的特征属性的状态以及这些特征属性之间的关系都会随之演化。动态知识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尤其突出。本书在分析了本体及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后,提出了基于本体分子的动态知识管理方案。该方案充分借鉴了现有方案的精华并摒弃了其不足。本体分子在设计上,仍遵循OWL的设计规范,在动态知识描述时,没有引入冗余的类和属性该方案且有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
本书对我国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进行论证、梳理与分析、在剖析我国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的典型案例,以及借鉴域外公立图书馆管理外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府购买公共图书馆运营服务的完善路径和改进策略,从而为推进我国政府购买图书馆运营服务的科学发展提供研究与智力支持。本书对政府部门、图书馆、社会服务机构等具有很强的实用参考价值。
敦煌吐鲁番中医药文献,是指敦煌藏经洞与吐鲁番周边地区出土文书中的中医药文书及相关内容文书。这些文书形成约一千年前或稍晚时期,总数约有二百多件。本书选取了其中保存较好的一百多件进行研究。书稿内容分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是对敦煌吐鲁番医药文献研究作全景式的描述,举例揭示本研究范围的主要难点与存在问题。分论主体为各卷子(部分为缀合后的卷子组合)逐件录写、校勘、注释,并在每个卷子开头处列表记载该卷子的基本信息[内容属性、文件数、占有行数、形制、大小、缺损情况、避讳字、不避讳字、拟抄成年代等内容,并列入马继兴《敦煌中医药文献辑校》各卷号拟名和酌情举出其他已出版著作中同卷异名的情况]。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一本简单易操作的书,将专利信息检索的实用性知识直观、简洁地表现出来。在介绍专利文献基础、分类体系基础知识、审查过程文档的查询、检索系统的快速认识、查新检索、主题检索、无效检索、智能语义检索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场景下的检索应用实例,帮助科学工作者、专利工作者和广大发明人用 的学习成本按图索骤,快速获取关于检索的知识和信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面重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 治理、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宏观调控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成为实现 治理现代化的重要 之一,掌握新技术的基本概念、运行机理、发展趋势和创新作用,成为领导干部、企业家的 素养。本书由 信息中心组织编写,选取了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八个热点前沿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力图使读者形成对信息化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认知框架、掌握技术实质、明确这些热点技术的发展趋势。
《云服务时代的特色图书馆建设》所收录文章均紧紧围绕着云服务的技术环境下特色图书馆建设议题,开展特色资源平台建设及创新服务研究。书中不仅收录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原理对学科评价及学科建设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文章,还包含FRID、微博、博客、QQ等信息新技术在图书馆传统业务服务、网络虚拟参考咨询等学科服务领域的应用文章。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联盟服务效果评价及图书导读与阅读推广方面的文章亦予入编。 《云服务时代的特色图书馆建设》的主要读者对象是高校图书馆馆员、高校教师及学生读者,其他类型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作为学习和工作参考书籍阅读。
时雪峰、陈萍秀、刘艳磊、龚宏编*的《科技文 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第4版)》共分为8章:第1章为 文献检索基础知识,介绍信息的概念、类型、特点, 以及文献信息检索原理;第2章介绍了网络信息检索 技术及常用搜索引擎;第3章为中文图书检索,内容 包括工具书及电子图书数据库介绍;第4章为期刊信 息检索,介绍了几种国内主要期刊文献信息数据库的 使用;第5章为标准文献信息检索,介绍了标准相关 知识及标准信息检索;第6章为专利文献信息检索, 介绍了专利相关知识及专利信息检索;第7章为科技 档案信息检索,介绍了档案相关知识及档案信息检索 ;第8章为网络开放资源,介绍了网络开放信息资源 的特点及资源利用。 本书既可作为三年制工科类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教 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科技 人员和图书、信息部门有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一版于2011年出版,第二版于2015年出版,本书为第三版。本书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依据,按照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全面介绍数字信息资源、信息检索思路和方法,对国内外典型学术数据库进行重点、详细的介绍,展示实践操作,并强调“利用”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检索、获取、解读、利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内容安排上,密切结合网络信息资源最新动态。因此,本书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的目的是提供一本简单易操作的书,将专利信息检索的实用性知识直观、简洁地表现出来。在介绍专利文献基础、分类体系基础知识、审查过程文档的查询、检索系统的快速认识、查新检索、主题检索、无效检索、智能语义检索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场景下的检索应用实例,帮助科学工作者、专利工作者和广大发明人用 的学习成本按图索骤,快速获取关于检索的知识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