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亮主编的《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 ,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 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 性而为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 鬼 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 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钩玄古文献 》、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 记》等。 刘浩敏女史跟随印谱收藏大家林彰松先生治 学,目验广博,兼之才情斐然,作文深入浅出,尽揭 古人雅好。谢其章先生的文章一如其旧,旁征博引, 由点及面,娓娓道来,勾勒出沦陷时期南京地区出版 的文艺期刊之概况。赵俊杰先生是**赐稿,大作详 细讲述了其藏书的乐趣与艰辛,也如题目所示,其藏 书乃随性而为、随喜而作。彭震尧先生的文章深情回 忆了老一辈藏书家、史学家谢兴尧先
《藏书家》第 21 辑刊载了 26 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著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旧笺纸片与老信封,尽显中国的生活的细腻、雅致。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藏品佳。爱书之人必富爱书之事。沈津先生以经周氏藏、批、校的《前尘梦影新录》为例,展示了周氏的藏书之好。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更在于其 书藏天下 之识。周氏所刻之书颇多,均可谓嘉善之本,其中明纸印本《宣和宫词》即为一代表,详述俱见胡艳杰女史一文。谢其章先生钟情于民国期刊,大作《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上海篇)》即描绘了沦陷时期上海的期刊出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书概述、文书处理、文书整理归档、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与统计、档案利用服务、现代载体档案管理。各部分内容又由学习目标、模拟情景、任务驱动、任务分解、任务解析、任务实训、知识梳理、分析思考、目标检测和阅读材料构成,穿插相关链接,充分体现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的教学新理念,突出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 刘萌:女,1963年生,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劳动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现代信息资源检索实务》结合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信息时代的学习特点,以全新的视角向读者介绍各类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学术论文撰写、信息综合运用和国外图书馆利用等方面的内容。系统说明了现代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各类信息检索工具的编排、组织规则和使用方法,电子文献信息检索技术,国内外著名题录或文摘数据库、引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的特点以及使用方法,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等。融理论、方法、实践于一体,对提升读者的信息素质,培养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信息资源检索实务》可作为高等院校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的通用教材,也可作为科研人员、广大信息工作者的参考书和实用指南。 本书由何钧主编。
本书是以云南大学本科学生的课外阅读为研究内容,以图书馆导读工作为依托,让图书馆形成文献尽其用,馆员尽其职,学生尽其功的阅读氛围。内容包括阅读的艺术,好书推荐,特色文献概述等。
本书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现状作了系统的论述,具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面重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于 治理、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宏观调控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和挑战,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新技术成为实现 治理现代化的重要 之一,掌握新技术的基本概念、运行机理、发展趋势和创新作用,成为领导干部、企业家的 素养。本书由 信息中心组织编写,选取了与数字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八个热点前沿技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力图使读者形成对信息化领域前沿热点问题的认知框架、掌握技术实质、明确这些热点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书是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快速、全面掌握文献信息检索方法而编。内容共分6章,按照“文献概述→文献的分类、中外数据库及著录格式→分类文献的检索方法→文献引用技巧”逻辑顺序编排。另外,为了便于作为教材使用,本书增加了学位论文的撰写规范和要求及图表绘制与处理技巧,且每一章后附有练习题,以便现学活用。本书介绍了较多的文科、理科专业数据库,能够方便不同学科的读者选择。同时也介绍了一些通用性强的文稿编辑和图表绘制软件,便于初学者使用。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微》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重点阐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及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并结合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岗位设置、绩效考核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未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 本书共十章。章介绍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特征、作用、构成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目标、现状,并提出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第二章至第八章系统阐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配置,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租赁、外包和图书馆的绩效、薪酬等刚性管理,馆员的心理、职业生涯等柔性管理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等内容。以上部分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各章节上下贯通,前后呼应,衔接有序。第九章是国外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本书以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信息意识、检索理念和检索技能为主线,阐述了科技信息资源的类型及其保障体系、计算机信息检索原理及其过程、检索策略的构建及其调整方法、国内文献信息检索系统及其利用、国外文献信息检索系统及其利用、特种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检索利用、互联网信息资源搜索及开放存取资源的利用以及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等。 书中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国内外信息检索系统的*态势,突出了新颖性;章节结构符合认知规律,各章内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突出了科学性;检索理论充分融入在检索方法中,并精选了大量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的检索实例,突出了实用性;此外,除后一章外,各章还配有清新有趣的练习与思考题,帮助读者深入掌握信息检索技巧。
王关义等编著的《信息时代的传媒经济与管理》是北京印刷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的部分成果,收录了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论文25篇,是学院教师在传媒经济与管理领域研究探索的结晶。按照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本书共分为三篇:篇为传媒产业转型与发展,共有论文9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问题;第二篇为传媒企业运营与管理,共有论文8篇,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媒业的经营与管理问题;第三篇为综合管理与人才培养,共有论文8篇,从更一般和综合的角度研究了经济管理的问题。
本书根据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根据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文献信息检索教育教学的需求,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方法和内容,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共分九章,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信息素质教育和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与检索技巧、具体检索实例的经典案例分析、各学科网上免费资源简介、优秀的网站、个人主页与微博等资源信息的介绍。主要特点就是注重实用性,兼顾理论知识;注重计算机检索,兼顾手工检索;注重数据库检索,兼顾网络资源介绍;注重检索方法的使用,兼顾文献的综合利用。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新颖、重点突出、资料翔实,既可作为高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使用,又可作为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及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上机指导用书及
《如何做好文献综述(第3版)》是一本学术工具书。作者阿琳·芬克在《如何做好文献综述(第3版)》中全面论述了开展文献综述的目的、意义、文章搜索方法和原则,内容涉及目录数据库的选择、检索词的使用、文章的使用和质量选择原则、质量监控、结果合成以及描述性综述和元分析的开展方法等。
内容简介本书为专利审查员、专利律师、专利分析员、法律教师等提供了一系列专利检索的途径和方法。与同类书比较,具有如下特点:1.以专利检索的实际工作流程设置章节内容,对阅读者具有较强的借鉴和参考意义;2.根据产业领域的不同特点,对生物科技、化学、商业方法等领域的专利检索分别进行讲解;3.有丰富的实例,而且实例讲解突出重点、细节,可操作性强;4.对专利检索的机制、原理的分析鞭辟入里,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本书虽以美国专利法为背景,但是其提供的检索知识却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拟将其翻译出版,为国内相关
《知识链接及其服务研究》首先阐释了知识链接的概念以及内涵,在知识单元演变分析基础上,阐述了知识链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论述了知识链接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继而从知识属性出发,分析知识单元间的关联关系,论述知识链接构建模式;依据现有的知识管理理论、信息计量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提出知识链接理论基础。并着重探索了知识链接构建方法和基础,论述了知识关系的匹配与关联揭示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链接系统框架,探讨系统技术实现方案。 并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知识链接门户为对象,从系统构建方案与服务实现两个方面进行知识链接应用的实证研究。后,进一步分析开放式知识链接服务体系框架及其协同服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