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家》的宗旨,是联系世间所有爱书的朋友,倾听他们求书若渴、爱书如命的心声,记载他们访书的辛苦、读书的痴情和藏书的乐趣,从而展现爱书人的思想境界和生活追求。 本辑仍保持原有特色,由老、中、青三代爱书人谈访书、读书和藏书的经历和乐趣。本辑所收录的文章中,既有对历经沧桑劫存的老版本的记述,也有搜藏旧平装书的感受,从中认知历史,增广见闻,并使广大读者大开眼界,汲取知识,使爱书人通过心灵相通,将读书、藏书活动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本辑《藏书家》编讫,又是春暖花开时节。《藏书系》限于编辑力量,仍每年只能出版两辑,名符其实的“春华秋实”,但仍积极争取每年的春华美丽、秋实丰硕。迄今已出版十四辑的《藏书家》。远重近轻,谈“新善本”、忆新文坛书事的文章仍然偏少。
《知识学原理》从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出发,回顾人类知识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探索人类知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全书共分四篇,即“导论”、“人类知识的基本概念”、“人类知识的发展规律”、“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 “导论”讲述创建知识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鲜为人知的人类知识。 “人类知识的基本概念”讲述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三元生态体系、知识起源与人类三种知识形态、工具起源与人类工具发展史、人类智力的知识行为本质与特点。 “人类知识发展规律”讲述二元化基因与人类知识发展规律、人类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人类知识的集成性发展规律与人类知识的非线性发展规律。 “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讲述集成电路的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数字化革命与数字化知识形态、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 《知识学原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文献学研究的实用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古典文献载体形态及制作方式、古典文献的聚散及事业兴衰、古典文献的体类、古典文献目录学、古典文献版本学、古典文献辨伪学等,适合古典文献学研究人员参考学习。本书有以下特点: 一 吸取了一些*的研究成果; 二 强调了如下目的:1 使读者通过中国古典文献的学习,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并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向世界作出说服力的介绍;2 提高继承和发掘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能力。本书比较概括地介绍了古典文献的整理、考订、编纂、注释、检索等方法,进而探求其规律,为读者学习、整理、利用、传播古典文献打下基础;3 探求中国古典文献的丰富底蕴,以广博识。本书以较大的篇幅介绍古典文献的起源、产生、发展,古典文献载体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变,古
昝亮主编的《藏书家》(第22辑)收录文章21篇 ,有刘浩敏的《中国印谱版框之美》、谢其章的《沦 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南京篇)》、赵俊杰的《随 性而为随喜而做》、彭震尧的《看到我就是看到 鬼 了》、韦力的《风雨藏书楼》(一)、王朋的《千 目庐钩沉》、刘蔷与王锷的《读书清华园钩玄古文献 》、邢蓝田的《藏书百咏》、王国香的《古籍编目随 记》等。 刘浩敏女史跟随印谱收藏大家林彰松先生治 学,目验广博,兼之才情斐然,作文深入浅出,尽揭 古人雅好。谢其章先生的文章一如其旧,旁征博引, 由点及面,娓娓道来,勾勒出沦陷时期南京地区出版 的文艺期刊之概况。赵俊杰先生是**赐稿,大作详 细讲述了其藏书的乐趣与艰辛,也如题目所示,其藏 书乃随性而为、随喜而作。彭震尧先生的文章深情回 忆了老一辈藏书家、史学家谢兴尧先
《藏书家》第 21 辑刊载了 26 篇文章。陈灿峰先生的《印谱:余事见文心》一文重点介绍了沪上著名印人、藏谱大家王哲言先生收藏的印谱。读罢此文,深切地感受到印谱之美,正如作者所云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是文人艺术的精华所在 印谱之美自外而内 。胡桂林先生的《这柬儿权作言儿代》分享了自己收藏的旧笺纸片与老信封,尽显中国的生活的细腻、雅致。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藏品佳。爱书之人必富爱书之事。沈津先生以经周氏藏、批、校的《前尘梦影新录》为例,展示了周氏的藏书之好。周叔弢先生是藏书大家,更在于其 书藏天下 之识。周氏所刻之书颇多,均可谓嘉善之本,其中明纸印本《宣和宫词》即为一代表,详述俱见胡艳杰女史一文。谢其章先生钟情于民国期刊,大作《沦陷时期文艺期刊经眼录(上海篇)》即描绘了沦陷时期上海的期刊出版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文书概述、文书处理、文书整理归档、档案与档案工作、档案收集与整理、档案鉴定、档案保管与统计、档案利用服务、现代载体档案管理。各部分内容又由学习目标、模拟情景、任务驱动、任务分解、任务解析、任务实训、知识梳理、分析思考、目标检测和阅读材料构成,穿插相关链接,充分体现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 的教学新理念,突出文书与档案管理的专业应用能力训练。 刘萌:女,1963年生,教授,学校学术带头人。劳动部秘书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专家,中华女子学院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本书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现状作了系统的论述,具有较深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孙琪所*的《现代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旨在通过上述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增强图书馆界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的理解和认识。充分考虑到图书馆行业的实际特点和专业性质,注重以图书馆专业的视角理解和运用参考咨询服务工作理论,为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具有很强参考价值和操作性的管理工具。
王关义等编著的《信息时代的传媒经济与管理》是北京印刷学院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的部分成果,收录了部分教师和研究生的研究论文25篇,是学院教师在传媒经济与管理领域研究探索的结晶。按照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本书共分为三篇:篇为传媒产业转型与发展,共有论文9篇,从相对宏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问题;第二篇为传媒企业运营与管理,共有论文8篇,从相对微观的角度探讨了中国传媒业的经营与管理问题;第三篇为综合管理与人才培养,共有论文8篇,从更一般和综合的角度研究了经济管理的问题。
专利信息是科技创新和专利活动的产物,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文献和知识宝库。而专利信息中的失效专利是指在法律意义上不保护其专利权人的独占权,但并不是说它在技术市场上没有价值。由于目前我国整体科技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存在一定差距,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应更加重视公知公用技术的应用,让它们在市场经济效益中发挥作用。因此,充分挖掘失效专利的潜在技术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覆盖了失效专利产生的原因,获取信息的途径、避免失效专利侵权的方法、分析失效专利的应用价值和利用TRIZ理论对失效专利进行分析等内容。
《林业信息检索》具有4个特色:其一,注重学科特色。本书是根据林业学科发展及其检索特殊性而编写的,系统介绍了国内外主要林业及相关学科的中外文检索工具及使用、林业图书期刊资源检索,并增加了林业信息的检索与阅读、林业科技查新咨询、林业信息的收集与林业文献的收录与引用及传递。其二,注重实践积累。本书中所提到的实例均为近年来的工作所得,记载了近3年来林业科技的研究创新及当前发展,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广泛吸取和参考了国内外林业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不会感到晦涩、乏味,激发学习兴趣。其三,注重发展前沿。本书结合网络技术与检索理论的进步,从理论到方法全面地阐述了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检索、光盘数据库检索、国际联机及计算机信息
《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探微》在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重点阐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及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并结合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岗位设置、绩效考核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未来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进行全面、深入的概括。 本书共十章。章介绍了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特征、作用、构成和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内容、目标、现状,并提出加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第二章至第八章系统阐述了图书馆人力资源规划、配置,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租赁、外包和图书馆的绩效、薪酬等刚性管理,馆员的心理、职业生涯等柔性管理以及图书馆人力资源的社会保障和风险管理等内容。以上部分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各章节上下贯通,前后呼应,衔接有序。第九章是国外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写云南地方文献事业史,当然首先要理清“地方文献”及“地方文献事业”的概念。 对“地方文献”的理解,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现在学术界普遍能接受把“地方文献”概括为“记录有某地区知识的一切载体”。然而对该定义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却不尽相同。一种理解认为,地方文献是本地方的一切资料,表现于各种记载形式,如图书、杂志、报纸、图片等。具体分为史料、地方人士著作、地方出版物三个组成部分。另一种理解认为,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一切出版物均属地方文献(无论出版形式、出版地和出版物的载体形式如何),而地方人士著作和地方出版物,內容上无地方特色的,则不应属地方文献之列。前一种理解被认为是对“地方文献”的广义理解,而后一种是狭义的理解。
《中国读本》系列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介绍了中国的藏书史,书中包括了:秦代的藏书与焚书、中国古代藏书概论、魏晋南北朝藏书旋聚旋失、宋元官私藏书发展空前、近代图书馆的出现等内容。
本书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图书馆藏的中文古籍书录。所收录图书以清朝宣统三年(1911)为下限,共计252种,266部。按经、史、子、集、丛五部编排,书后另附有少量日本、朝鲜刻本。每本书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版本、行款、版式、内封、牌记、重要序跋及后人批校、题跋、藏印等信息。其中清代文集众多,并多小学类善本,有许多书经日本人收藏,亦有很多书是大陆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所流出。因此,本书对弘扬中国文化、方便学术研究大有裨益。
此次正在开发的文科系列实验教材是由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组织编写的应用型本科教材。该文科中心2009年先后被评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目前*仅评审了11个*文科综合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其中之首。《普通高等院校文科系列实验教材:档案检索实验教程》内容:章,档案检索实践概述;第二章,档案检索的基本概念;第三章,档案文献的著录;第四章,体系分类法及《中国档案分类法》。
《知识链接及其服务研究》首先阐释了知识链接的概念以及内涵,在知识单元演变分析基础上,阐述了知识链接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论述了知识链接的表现形式及其功能,继而从知识属性出发,分析知识单元间的关联关系,论述知识链接构建模式;依据现有的知识管理理论、信息计量学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提出知识链接理论基础。并着重探索了知识链接构建方法和基础,论述了知识关系的匹配与关联揭示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链接系统框架,探讨系统技术实现方案。 并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知识链接门户为对象,从系统构建方案与服务实现两个方面进行知识链接应用的实证研究。后,进一步分析开放式知识链接服务体系框架及其协同服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