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教育组织形式。它起源于唐代,废改于清末,历经一千余年的漫长岁月,培育了大批人才。书院的发展历程不仅同学术思潮的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文学史、图书事业史等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书院起源、发展和曾在书院讲学和担任主持人的主要名师,以及曾在书院肄业的著名人物。同时还分别叙述了宋、元、明、清各代书院在组织管理、教学、供祀、藏书、刻书、建筑结构与经费收支等方面的概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书屋”共分10大类、1000个品种。这些图书几乎涵盖了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书屋”用农民的语言、农民的话,深入浅出,使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就能读得懂;“书屋”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村生活的实际,贴近农民的文化需求,使农民读后能够用得上。 本书为“书屋”当中的一本。它介绍了农村的档案管理,共分七章,内容包括:农村档案与农村档案工作,农村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农村文件材料的分类和立卷,农村档案的鉴定、保管、统计,农村档案的利用,新型农村档案管理模式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