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美国杨百翰大学韩大伟(David B. Honey)教授所著五卷本《中国经学史》的第三卷,起于南北朝,而断于初唐,以文献学的衰落与诠释学的崛兴为核心,历述了经学的分裂与复归一统。全书贯彻了韩大伟教授 聚焦领袖群伦的宗师,例举举足轻重的先哲,并追踪他们身后的影响,借此概括各个时代的主要潮流 的写作理念,以及中西经学研究对比的视野。 全书体例谨严,既有对经学发展的宏观把握,也着重分析了皇侃、熊安生、刘炫、刘焯、孔颖达、颜师古等个案,填补了西方学界尚无中国经学通史的空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经学史研究著作。
学术期刊的社会价值功能在于其传播学术信息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属性,学术期刊评价是学术传播质量和期刊建设质量的助推动力。通过比较国际期刊评价群组的体量、结构、影响力,看到了权威评价对社会和科技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化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发展目标,是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工程,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从底层基础数据到上层服务和评价的完整权威体系任重道远。引入群组评价思维,系统研究国内外期刊评价的效度,可为我国研制权威数据库、培养世界期刊、吸引国际优质文献提供理论参考。 我国在期刊基础信息和文献评价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有中国期刊网、知网、维普、万方、超星等数据库,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CSSCI、SCD、CSCD、CSTPCD、CASS等评价群组,也有一大批致力于知识基础设施建设和评价推广的优秀人才。但评
《知识学原理》从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出发,回顾人类知识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探索人类知识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全书共分四篇,即“导论”、“人类知识的基本概念”、“人类知识的发展规律”、“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 “导论”讲述创建知识学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鲜为人知的人类知识。 “人类知识的基本概念”讲述人类起源与进化的三元生态体系、知识起源与人类三种知识形态、工具起源与人类工具发展史、人类智力的知识行为本质与特点。 “人类知识发展规律”讲述二元化基因与人类知识发展规律、人类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人类知识的集成性发展规律与人类知识的非线性发展规律。 “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讲述集成电路的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数字化革命与数字化知识形态、现代计算机知识革命与人类未来。 《知识学原
本书以“青春·奋斗”为主题,生动记录了中央企业各条战线先进青年典型的奋斗故事。从重点工程建设的火热现场到重大科技攻关的研发基地,从生产制造的车间班组到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业团队,从抢险救灾的应急突击到应对重大危机挑战的顽强斗争,通过297个典型事迹,充分展示了央企青年奋战在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自觉担苦、担难、担重、担险的动人形象。本书的出版旨在激发广大央企青年爱党爱国热情,更好地将青年力量凝聚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带动广大青年在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中开拓进取、奋勇拼搏。以新时代好青年应有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诠释新使命,创造新业绩。
《瞿秋白与书籍报刊——丁景唐藏书研究》通过对丁景唐老先生所藏有关瞿秋白的书籍、报纸、刊物的版本进行整理、对比,并对瞿秋白去世后出版的有关作品作了详尽的介绍,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瞿秋白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所作的贡献。该书是研究瞿秋白生平不可多得的一部资料性极强的工具书。勾勒出瞿秋白著译活动的粗线条,以及他与不同时期人物之间的挚友关系和内在联系。另外还展示了人们以不同方式悼念瞿秋白烈士的一个个画面,揭示了不同评价的重要性和局限性。书中有许多史事鲜为人知,有些述说和新资料填补了局部历史空白,完全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2015年6月18日是瞿秋白牺牲80周年,呈献此书便是一个很好的纪念。
古典学评论(第6辑),学术论文集。全书共分为历史与哲学、论著选议、学术龙门阵、小荷才露、实地调研、嘉陵书评、会议报道等七大部分,收入学术论文及译文总计二十余篇,内容涵盖中外古代文明和文化研究的多个方面,作者均系目前古典学领域专家,因而本书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古典学研究的水准。
文献综述是一个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文献综述看似简单,实际上想要写好却十分困难, 对接受高等教育学生和专业研究者的要求越来越高,文献综述写作能力稍欠、无法真正有效利用已有文献是目前我国广大研究生和专业研究者所面临的一大问题。本书不是一部手把手教你写文献综述的实用指南,远不止如此。本书以文献综述为切入点,同时又跳出了传统文献综述指导类图书的组织套路,为读者提供了如何读文献、如何解构文章、如何组织逻辑思路等方面的指导,本书内容系统且扎实,对应提升研究水平的“刚需”,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旨在帮助你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技巧和能力,使你能将其应用于学术圈内外的各种辩论、解读及议题中。
。。。
本书收录了 2020 年 专利文献研究成果集中以新冠肺炎和医疗器械为专题的 7 篇论文, 旨在通过对该专题的深入研究, 传播、 共享专利局各审查部门、 各地审查协作中心的专利审查员、 专利信息分析人员、 专利布局研究人员的 专利文献研究成果, 不断推进我国专利文献专题研究。
孙星衍是清代乾嘉时期知名学者、文献学家,在文献收藏、文献编撰、文献校勘、文献出版等方面成就斐然。本书对孙星衍在文献学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他的著述思想、编撰特点、校勘理论、刻书风格、“善
目前,在俄罗斯藏有各类满文文献一千余种,是研究满语文、中国古典文献、中俄历史文化交往和中华 传统文化 传播的珍贵史料,但 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整理且较少研究、利用。本书为 社科基金冷门“ 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俄藏满文珍稀文献抢救性整理与综合研究”(18VJX014)结项成果。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以书目叙录和原文翻译的形式,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图书馆和俄罗斯 图书馆等机构所藏满文文献中的珍稀版本编纂为《俄罗斯满文珍稀文献释录》,厘清其来源、总述其现状并考证其在中国、俄罗斯及欧洲各国的传播利用情况。书末附“索引”数篇,以便查阅。
本书是《文献语言学》的 2辑。本辑共收录15篇文章,涵盖文字、音韵、词汇、语法、方言等多个领域。本辑篇目如下:《提一个口号:复兴古典学——在“文献语言学”第六届 论坛上的演讲》、《关于〈孟子〉一处词语训释和理解的辨正》、《试析安大简〈诗经〉中〈秦风·渭阳〉的诗义——兼论简本与毛诗本的关系》、《〈诗〉“硕鼠”训诂新考》、《岂待开卷看,抚弄亦欣然——〈大宋重修广韵〉与〈钜宋广韵〉考实》、《章炳麟对古韵音值的假定》、《玄应〈一切经音义〉“体、字体、正体”辨说》、《徐广〈史记音义〉异文形讹问题考察》、《关于〈韵镜〉的“本书”问题——读〈中国音韵学研究〉札记一则》、《 藏明钞本〈类篇〉考略》、《清末民国方言辞书所録方言词研究——兼论汉语词汇的系统性》、《宿松方言数量值前的“个”》、《佛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