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医大师张灿珅教授《中医古籍文献学》的修订版,包括中医古籍文献的源流与流别、书名与篇名、书体结构、文体、文字、标记符号、载体、著录、校勘、注释、类书与丛书、聚散与辑佚、辨伪等有关内容。旨在结合一般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内容介绍中医文献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等。历史地、客观地反映中医古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与基本面貌,系统地、科学地总结与概括中医古代文献研究与古籍整理方法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及基本的研究方法。
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中国**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该展展出各类展品共计382件,是目前为止关于“四大发现”规模*大的展览,并入选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重点推介项目。为了持续发挥展览的综合价值,4家主办单位联合出版《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览图录》,基于该展览的内容和展品,并根据出版要求进行针对性修改,讲述与四大文献相关的知识、故事、人物,引导读者了解这些古文献蕴含的思想智慧、现实意义。《斯文不坠 伏典重光: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分为4个专题,“殷墟甲骨”专题介绍甲骨的发现经过、重
《安徽文献总目(1911年以前)》是旨在全面著录历代皖人各类著述及版本情况的目录类工具书。全书总字数在一百二十万字左右,用繁体竖排,有传统专名号,附书名、著者索引。其主要内容及体例如下:著录自先秦至1911年间安徽历代学者、文人所撰述、辑录的相关文献以及其他安徽地方文献。为系统反映皖人著述全貌,历史上曾出现过的文献,不论存佚,全数收入。以朝代为顺序辑录,同一时代者则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每一作者,著录其所有著述名称,注明出处。同书异名、卷篇有异均单独列出,加 又 别之。凡现存著述,罗列其各种版本及收入丛书等状况,如遇珍稀善本、稿本、抄本、精校本等,则尽可能则注明现收藏单位。附有 书名索引 、 著者索引 ,用文史工具书通用的四角号码检字法,字头之拼音与笔画也转化为四角号码附入,以方便使用者。
因日常工作之需,我们为《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制了书名索引。为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我们愿将其公诸于世,为古籍界同仁提供便利,以免躬亲翻检之劳。 考虑到利用书名索引的实际需要,我们将稿本的全文作为书名索引的附录附其后,并对稿本的类目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为节约篇幅缩印成上下栏版式。
任继愈主编的《中华大典(文献目录典文献学分典典藏)(精)》为其中《文献学分典》的九个总部之一。《文献目录典》旨在从实用出发,在继承中国传统的文献目录学领域的学术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近代以来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编纂一部资料全面、准确,分类科学、系统,全面反映文献目录学各分支学科基本资料及研究成果的专科类书。《典藏总部》由总论、收藏、典藏制度与方法、藏书楼、藏书家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下又设有多个分部、专题,汇集先秦至清末(1911年)有关文献收藏、流通等方面的资料,各专题下收录的材料依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通过本书,可以对中国历代文献的典藏及其学术脉络发展等的情况有较为清晰和全面的了解。本书资料相对广泛,且结构完整、成系统,对于我国文献学的学科体系和完善古籍目录的分类方法都会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文献计量学手册》是一本全面探讨文献计量学领域问题的 书籍,详细介绍了文献计量学的历史、理论基础、原则和方法,经典计量学和替代计量学指标,并在实际应用、特殊问题的处理及文献计量学的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做了深入探讨,还对文献计量学这一学术领域的未来作了展望,探讨了新技术和社会变革对该学科未来的可能影响。 这本书是文献计量学领域专家、研究人员、图书馆员、政策制定者及对文献计量学感兴趣的学者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
彝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其古籍文献不仅是彝族文化的瑰宝, 是中华 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古籍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作者以西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古籍文献研究中心云贵高原古籍文献馆彝文古籍目录《彝族毕摩文献提要》为基础,从中挖掘、整理出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 ”与“融合性”精髓的珍贵彝文古籍,并将这些古籍进行系统的重新编目与全面的补充完善, 终形成现在内容丰富、条理清晰的古籍编目图录。 本书稿不仅是对彝族古籍的一次重要整理, 展现了彝族与周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迹。
本书是一部专门用于期刊引用分析研究的报告。以高被引论文为基础,按论文所属学科类别统计,从主题、期刊、作者、机构、图书、会议等多个角度分学科进行了高被引分析,全面地展现了各个学科领域的高被引情况。按学科领域反映了高被引论文、高被引期刊、高被引作者、高被引机构、高被引图书、高被引外文期刊、高被引学术会议等,并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同被引分析方法,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了高被引论文的主题关联分析、高被引作者合著关系分析,直观地展现了领域内的核心研究主题的分布情况,揭示了各领域高被引作者的科研合作情况。
本书为敦煌文献中德行类的蒙书之一,《新集文词九经抄》裒辑九经诸子之粹语与史书典籍之文词嘉言成编。其援引的圣贤要言,均一一标举书名或人名,是唐代科举制度与私学教育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书抄类书性质的蒙书。其内容、体制,对后代蒙学读物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敦煌写卷中发现的这一蒙书有伯二五九八号、伯二五五七号及斯五七五四号,过去敦煌学界一直没有将其重视与利用。今就敦煌文书中的写卷进行整理録文,并析论其内容与性质,体式与引书,论述《新集文词九经抄》与西夏《经史杂抄》、明初《明心宝鉴》等关系,以说明其在中国德行类蒙书的发展与影响。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空间站计划等重大研究项目的实施,基于大科学概念的科学组织范式加快兴起。在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组织。综合集成是服务大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文献综合集成是一种基于公开科学文献成果开展集成研究的工作方法,是对综合集成方法论的延伸和发展。本书聚焦文献综合集成研究的需求,在厘清文献综合集成研究内涵与需求、文献综合集成方法论、文献综合集成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循证实践、集成研究、系统综述、元分析法等文献综合集成核心方法。明确文献综合集成目标与集成对象,提出六阶段文献综合集成研究范式。作者团队基于文献综合集成研究理论,设计开发了文献综合集成系统平台,可以为相关科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开放的文献成果集成研究服务,并选择“温度和湿度对COVID-19传播的影响”和“青藏高
本书为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之一种。收入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1911年以前古籍5290种。按照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作者、版本、册数、存卷进行一一著录。书前有前言,书后附书名笔画字头索引和书名笔画索引,方便读者检索使用。
由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编的《浙江省古籍普查手册》按照《浙江省古籍普查工作实施办法》的要求,参考《中华古籍总目编目规则》等文献,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手册》、《古籍普查培训讲义(试用本)》、《“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基本项目与扩展项目说明》、《古籍定级标准》、《古籍特藏破损定级标准》等规定的如客观著录、文字规范等普查原则,进行了细化、规范化,增加实践的案例。对现实存在的多种古籍信息著录方法作了明确统一的规定,避免矛盾。本书尽可能在每个知识点配图说明,是通俗易懂、操作性强、内容全面的工具书。
自1964年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以来,科学引文数据库以其独特的引证途径和耦合特征,形成了对期刊、论文、学术机构、学者等相关的科学计量指标。2001年推出的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对全球学术机构、学术论文、学者被引频次的前1%进行统计排行,形成了22个专业领域的高被引学术机构、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学者等指标,从多个维度对国家/地区科研水平、机构学术声誉、学者学术影响力及期刊学术水平进行评估。 近年来,我国学术论文产出逐年提高,对我国学术期刊进行有效采集,对学术论文进行规范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 中国知识链接数据库 ,是推进我国学术论文开放共享和公益传播的基础,也是进行我国科技论文引文计量分析的前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以来收录
亨利·考狄所著《中国学书目》,将汉学发轫时期至1924年的汉学研究论著目录全部收入,为汉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极为方便的论著检索向导。包括用各种欧洲语言写成有关中国的专著和文章,甚至小启事和书评,不论在何
本书著录项目包括:汉文书名、水文书名,抄写者,版本年代,册数、页数,纸质、墨色,装帧形式、页面开本规格、藏书单位索书号等。
罗工柳(1916~2004),中国油画家。陈琦的《罗工柳研究文献集(共3册)》分三辑。 辑主要介绍了罗工柳先生在从事多年绘画创作和长期美术教育工作中对艺术创作、教育教学的体会与见解。第二辑、第三辑主要通过罗工柳先生的同事、学生、晚辈对罗先生教育理论及绘画作品进行品读评论,深情地表达了罗工柳先生对绘画创作、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通过这些文章,体现了罗工柳先生在创作革命历史画过程中倾注的理想主义 和严谨态度。罗工柳先生在人才培养上有突出贡献,他的绘画技法与教学方法对中国油画创作和油画教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由潘丽敏主编的《云和县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图目(精)》收录浙江省云和县图书馆藏古籍文献共320种左右,每种古籍配以彩色书影,附以文字性说明。所收古籍大部分为明清刻本,也包括一些明清和民国时期的抄本。全书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满足了不同层次读者阅读古籍的需求。
吴格,字致之,有名的文献学家,在四库学、古籍整理与保护方面夙著盛名,而钻研之深、论断之精,向为业界所尊仰。唯文章散落诸处,征引不便,学界深以为憾。有鉴于此,特精选作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学术论
本书为反映西城区图书馆藏地方文献信息,方便读者查找文献资料的工具书,是2016年出版的《北京市西城区 图书馆入藏地方文献目录提要(2010-2015)》的续篇。因北京市行政区域合并,目前的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包含有两个馆:一是原北京市西城区 图书馆,二是原北京市宣武区图书馆。本书收录目录为2016-2020年间这两个馆所收入的地方文献。本书内容与《北京市西城区第一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目录提要(2010-2015)》相似,但因增加了原宣武区图书馆的内容,故体量较前 为丰富。
《中岛雄其人与《往复文信目录》:日本公使馆与总理衙门通信目录1874-1899》讲述了:《往复文信目录》是晚清时期日本驻清公使馆书记馆中岛雄编纂的日公使馆与总理衙门的通信目录,其中涉及许多重大事件和人物,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此次据日本外务省档案影印,孔祥吉、村田雄二郎做了详细的解读。 《中岛雄其人与《往复文信目录》:日本公使馆与总理衙门通信目录1874-1899》对于研究早期中日关系,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他建议我们尽快将其出版,以嘉惠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