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知识的特点在于,随时间或情境的延续或变化,用于揭示知识内涵的特征属性的状态以及这些特征属性之间的关系都会随之演化。动态知识广泛存在于各个领域,在数字图书馆领域尤其突出。本书在分析了本体及现有解决方案的不足后,提出了基于本体分子的动态知识管理方案。该方案充分借鉴了现有方案的精华并摒弃了其不足。本体分子在设计上,仍遵循OWL的设计规范,在动态知识描述时,没有引入冗余的类和属性该方案且有一些实际的应用案例
吴涛和王关锁编著的《图书馆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对什么是和谐图书馆,如何区别图书馆的发展与科学发展,如何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引申、变通和构造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如何将我国图书情报事业的科学发展牢固奠定在价值理念、体制机制、社会需求、先进技术的坚实基础上,如何从理论层面发掘图书馆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如何从实践层面探索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和和谐发展等,这些目前我国图书馆界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有益的尝试。
本书围绕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本质和学科基本问题,梳理具体学科的学术史,以便完整清晰地梳理学科发展的脉络,呈现学科发展过程中不同学派和流派的产生、发展变化及其影响。论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概述、基本研究规范、研究程序规范、写作规范、学术署名及著作方式标注规范、引文规范、成果发表规范、研究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研究方法论等相关内容。
王世伟,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 负责编制《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本书是作者在其30多年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战略、特点、历史和转型等四个层面,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相关问题。其中“战略篇”对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新冠“大流行中的智慧图书馆的历史方位进行了战略审视;“特点篇”是关于智慧图书馆和融合图书馆的定义和性质特点的研究,同时辨析了智慧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复合图书馆、融合图书馆等的联系与区别;“历史篇”是关于智慧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的研究;“转型篇”主要是关于智慧图书馆对图书馆服务的全面重塑和图书馆全面 新所带来了一系列变革转型的研究。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需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既全面介绍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不同类型的实体馆藏?虚拟馆藏的查询利用,以及读者的权利?义务,大学生应怎样阅读与治学?怎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等,同时还增加了移动图书馆,更新了电子数据库使用等内容,更好地阐述了大学图书馆在高等教育巾的地位与作用?网络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特点,以及图书馆对大学生学习与成才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