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 孝 是上天所定的规范,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女孝经》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班大家以立言,也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教育的优秀读物。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典籍,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书中主要阐述了墨家的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非命 、 非乐 、 节葬 、 节用 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 显学 。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旧刊《王文成公全书》的基础上,进行繁简转化,编辑整理而成,同时结合并吸取近年来*收集整理的王阳明文稿、资料及研究成果,亦参考比对了其他版本的王阳明文集。 《全集》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补录、年谱、附录等八部分,同时收录有王阳明门人弟子、同僚、友人及历代文人学者所撰写的有关王阳明本人及著作的文章。这些文字或生动再现了王阳明其人其事,或饱含对恩师的孺慕之情,或严谨中肯地评价了王阳明著作及思想的起转传承,对于研究王氏学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将此类文章编辑整理,置于各卷章节之首,以供读者参照阅读。这也是此次编辑出版不同于以往版本的*特色。
《鬼谷子》是战国纵横家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它提出了不同于儒、道、法等其它学派的哲学政治思想,它曾经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对宗教家、军事家、术数家都发生过影响,堪称中国奇书。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成为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
《龙文鞭影》是中国古代非常有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初由明人萧良有编撰,后来杨臣诤进行了增补修订。《龙文鞭影》主要是介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典故和逸事传说,四字一句,两句押韵,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它问世后,影响极大,成为受欢迎的童蒙读物之一。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作的一部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小窗幽记》儒道通俗读物,一名《醉古堂剑扫》,十二卷,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钱基博集?国学推荐阅读》由傅宏星主编,是钱基博先生早年编选的一部中学教科书,既考虑了读者的实际能力和现实需求,又兼顾了各个朝代的文章,纲举目张,选文精审,成为当时影响较大、流传甚广的国学普及读物之一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著名经典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道德经》原文五千多字,内容涉及到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各个方面。毛晓编著的《道德经》对原文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对一些难懂的内容做了深入浅出的翻译。
姜特立(一一二五—一二○五?)字邦杰,浙江丽水人。姜特立早年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等,赵汝愚荐於朝,孝宗召见,献诗百篇,除合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合门事,後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虽为武职,却以工诗名於当时,与韩元吉、陆游、杨万里多有唱和。《四库提要》评价其诗『意境特为超旷,往往自然流露,不事雕琢』,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 姜特立的著作原辑有《梅山藁》、《梅山续藁》等十八卷传世,其中《梅山藁》已佚。此次《姜特立集》的整理以《续藁》为基础,并对佚作及相关史料作了精心的钩稽工作,堪称完备。
李春青主编的《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小学中高年级卷)》内容简介:荀子(约公元前298—前238)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他是 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先秦 后一位儒学大师,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种主管教育的官员),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法家代表人物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北师大名师伴我读荀子(小学中高年级卷)》阐述:荀子 的思想是“性恶论”。与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不同,荀子反对“性善论”,主张“性恶论”,因此他十分重视人们后天的学习修养,也十分强调礼法在塑造人性方面的重要性。在历 ,荀子的思想与学说并不算正统,但他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