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直接、可靠的资料。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论语》——国学的经典、向善的名著、传世的篇章——中国古代“四书”之一、“儒家” 经典★ 其多篇原文入选 本初高中语文教材、教辅、考试篇目★国学启蒙,传统精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涵盖政治、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蔡志忠独特画风+独到见解,让国学轻松阅读从这里开始1.本版特以蔡志忠先生风靡世界的《论语:儒者的诤言》为底本,将深邃拗口的古文变得趣味、睿智、幽默。 2.本版特别为中学生国学阅读制作,特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徐志刚《论语通译》为参照,并配有“专文导读”“后文附录”等板块,导读到位,原文注释翔实,可为青少年朋友的阅读提供必要辅助。 3.名社名品,郑重 。我社为 出版社,是 文学、教辅读物出版的重镇,编校质量上乘,品牌号召力强,在业界素享盛誉
《手书经典名篇赏析:孟子》旨在通过书法教育实践,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当然,开展书法教育,不仅是针对中小学生,也应延伸到各个阶层、各种群体,使大家都投入到书法教育实践中来,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贡献。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强调规范,因为规范体现了汉字书写的共性,只有掌握了汉字书写的共性,才能在追求书写个性时尊重传统,遵循规律,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有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的传世代表作。这是中国历目前部有名的传世“家训”,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在生活、仕宦、处世、文章、修养等各个方告诫子孙,这也促
《孔子家语》一书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问答和言谈行事,以及孔子与时人、各诸侯国君王的问答,生动地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对研究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有巨大的理论价值。本书对
本书为蒙文通先生一生自编的一本论文集。全书辟为两编,“本论”部分阐发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墨学源流,脉络清晰,曲折有致,深切精纯;“广论”部分旁及周秦汉宋明诸代之商业、社会、经济,大开大阖,看似游离,实则大有深意,令人叹为观止!本书对儒学核心价值之体认与诠释,有别于现代中国哲学家熊十力、冯友兰纯粹思辨之路数,而重思想与制度、经学与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其实是接续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本身的脉络,而又能应对现代的问题,弥足珍贵。
无论是在 政治体制还是在 治理上,自由民主之秩序都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在这本专著中,白彤东教授提出受儒家思想启发的可替代政治模式,试图解决当今 的一些根本政治问题。 在 政治体制问题上,本书认为,儒家可以认可自由民主政体的自由部分,儒家也可以认可机会平等与以人民为本的政府问责等民主理念。但是,儒家会把 多的政治决策权给与那些在道德上、实践上、智识上能够 加关爱人民的贤能者。其结果就是建立在人权与法治基础上的结合民众意见与精英决策的混合政体。 面对当代民主体制的问题,主流的政治理论家的思考还在关注如何强化民主与平等的因素。但是白彤东认为,自由民主体制中的平等与民主的成分与其自由的成分与良政的目标时有冲突,对后者的保护就要求对前者进行抑制,而儒家混合政体是对这种自由民主体制根本冲突
本书为蒙文通先生一生自编的一本论文集。全书辟为两编,“本论”部分阐发儒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及墨学源流,脉络清晰,曲折有致,深切精纯;“广论”部分旁及周秦汉宋明诸代之商业、社会、经济,大开大阖,看似游离,实则大有深意,令人叹为观止!本书对儒学核心价值之体认与诠释,有别于现代中国哲学家熊十力、冯友兰纯粹思辨之路数,而重思想与制度、经学与历史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其实是接续中国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本身的脉络,而又能应对现代的问题,弥足珍贵。
先秦诸子经典,战国后期儒家学派 重要的著作。荀況著的《荀子》共32篇。《荀子》擅长说理,组织严密,善于取譬,常用排比句增强议论的气势,语言警炼,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荀子之学,本仲尼而斥诸子,隆礼义而重名法,主性恶而倡人为,制天命而材万物,尊先王而法后王,推王霸而举贤能,综合了战国时期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思想成分,对儒家做了创造性的发展。
《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经宋儒二程和朱熹等人推崇,与《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虽然篇幅不大却是儒家文化核心经典。《大学》以人的修养为核心,指出了“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提出了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整修养路径,包括了穷究万物事理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我人格等方面。《中庸》同《 》一样,是儒家的哲学理论渊薮,不过《 》涵盖面广,《中庸》则集中强调与人的自我认识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道德哲学,自宋代以后《中庸》成为儒者研读的重点,理学的很多概念命题都出自《中庸》,“中庸”的思维方式成为很多学者的生活信条,对宋代以后中华文明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荀子是战国末叶的思想家、文学家,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是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荀子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诸家的成分,而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这一学说构成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基础。其思想资料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如果说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像一双健康美丽的天足,在后来封建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下,孟子的思想就被慢慢地束缚、扭曲成一双金莲。所以,如果要细究儒家思想的根本,其方法,唯有研究先秦儒教大家著述一途。《荀子》就是一部很好的研读范本。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整个中华大地上一片混战,诸侯争霸,血雨腥风。而就在那时,荀子建立了一